我国出口商品价格汇率传递效应及其变动趋势研究

2015-11-11 02:12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丹俊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财会通讯 2015年18期
关键词:出口商品定价汇率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丹俊霖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靳 毓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主权信用显著提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节节攀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升值成为长期趋势。尤其是在2005年我国实施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之后,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2005年汇率改革时(2005年7月21日)升值了24.5%,升值力度和速度可见一斑。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带来的直接影响,我国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焦点。根据传统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变动可以完全反映在出口商品的货币标价上,只要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那么汇率变动就可以通过改变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产生支出转换效应,进而影响贸易收支。但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的浮动汇率制度下,经济现实表明,进出口商品价格与汇率的变动并不是一致的,即汇率表现出不完全传递的特征,传统国际收支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尤其是在基于不完全竞争及市场分割等假设的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兴起后,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均得到了很好的论证。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是否也存在不完全传递现象,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先后的动态发展趋势如何,是本文关注焦点。

二、文献综述

传统国际收支理论认为一国汇率变动直接反映在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上,即假设汇率是完全传递的。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汇率变化并非同等比例地反映在出口品价格上,一般而言,出口企业仅将部分汇率变化带来的成本变动转嫁出去,即汇率是不完全传递的。这样,汇率传递(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问题逐渐成了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焦点之一。随着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兴起,不少学者就汇率的不完全传递现象给出了理论解释。Krugman(1987)提出了著名的“依市定价”理论(Pricing To Market,PTM),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及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出口企业面对汇率波动,往往通过主动调整产品的成本加成保持商品目的地货币标价的稳定,进而维持其市场份额,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延续“依市定价”理论的研究视角,不少学者进一步完善了在不完全竞争及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出现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的理论解释:Yang(1997)认为特定市场结构和产品不完全替代性是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Baldwin(1988)、Baldwin和Krugman(1989)、Kasa(1992)则进一步指出沉没成本和调整成本的存在是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依市定价”等微观视角相对应,一些学者也尝试寻找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的宏观影响因素。Rogoff(2002)、Devereux和Engel(2003)、Corsetti和Pesenti(2005)等学者提出出口商品名义价格粘性和出口商品的计价货币选择都是影响汇率传递的重要因素。考虑到目前以“依市定价”理论为代表的微观视角是研究汇率传递的主流,同时,我国目前以美元计价成交和以美元向海关申报的报关记录占八成以上(郑跃声,2013),出口商品计价货币选择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影响非常有限,因此,本文将延续以“依市定价”理论为代表的微观视角分析框架,而该理论的核心就是局部均衡的加成定价模型(Feenstra,1987;Knetter,1993;Campa和Goldberg,2005)。加成定价模型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及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厂商依据边际成本和成本加成确定出口价格水平,其中边际成本受产出水平影响,随生产规模增加而降低;成本加成则受出口方市场力量和进口方需求弹性影响,即进口方需求弹性越高,出口方市场力量越强,汇率传递率(本币计价)则越低(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2009)。以加成定价模型为基础,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Yang(1998)实证研究认为美国出口企业存在“依市定价”,其是美国汇率是不完全传递的主因。Carew和Florkowski(2003)比较分析发现相对于加拿大出口企业,美国出口企业的汇率传递效应更为明显。Campa和Goldber(2005)研究发现,短期来看,各国均存在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但长期来看,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并不明显。另外,Mallick和Marques(2008)、Yoshida(2009)、Maria Dolores(2010)等也都做出了大量的类似的研究。我国学者陈学彬、李世刚、芦东(2007),马淑琴(2010),毕玉江和朱钟棣(2007),文争为(2010),胡冬梅(2010),陈斌开、万晓莉、傅雄广(2010)也开展了类似研究,普遍认为我国存在出口企业的“依市定价”以及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不完全传递,同时这一效应也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性。另外,不少学者也运用VAR模型、协整分析等方法研究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问题(Mccartlly,2000;Faruqee,2004;刘攀、朱俊波,2007;王胜、李睿君,2009)。刘攀、朱俊波(2007)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对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传递作用,发现无论是短期和来看长期来看,汇率传递率均较低。王胜、李睿君(2009)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受到了国际价格竞争的重要影响,所以人民币汇率传递程度并不高。本文认为上述基于“依市定价”理论和加成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过分关注于汇率这一单一变量对于出口价格的影响,加成定价模型中已经较为全面地涉及了除汇率外的出口价格其它影响因素,但这些因素仅作为控制变量加以处理,并未给予足够关注,而且现有研究仅仅阐述了汇率对出口价格的影响程度,但并没有说明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对我国出口价格形成机制并未给出一个全面地、系统地描述。另外,从研究方法上来看,针对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单方程OLS方法比较关注汇率传递的行业差别,多为静态分析,缺乏动态分析;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则在强调动态分析的同时,往往难以展示出口产品结构(行业)特征。

三、加成定价理论模型构建分析

根据Marston(1991),Campa和Goldberg(2005),汪琳和刘海云(2012)的研究,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成本加成模型,以揭示不完全竞争及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垄断竞争型企业的“依市定价”策略。假设D国家存在一个代表性性的垄断竞争厂商,其生产某种产品i,并同时销往国内及国外,由于不完全竞争及市场分割的情况存在,该厂商可以根据其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国内及国外市场进行区别定价。首先,其面临的国外市场需求函数为Qfi=Qfi(Pfi,Pci,Yfi);其面临的国内市场需求函数为Qdi=Qdi(Pdi,Pc'i,Ydi),其中Pfi和Pdi分别表示该厂商在国外和D国销售i商品的价格,Pci和Pc'i分别表示生产i商品的其他同类厂商在国外和D国销售i商品的价格(均以外币表示),Yfi和Ydi分别表示国外和D国的收入水平。另外,该厂商生产i产品的成本可以用Ci=Ci(Qdi+Qfi,Wi,Ki)表示,Ci代表厂商生产i产品的总成本,Qdi+Qfi是厂商生产i产品的总产量,Wi和Ki分别表示厂商生产i产品所需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价格水平。这样,厂商的定价行为是将利润函数最大化,即MAX∏i=PdiQdi+ePfiQfi-Ci(Qdi+Qfi,Wi,Ki),因此,我们可知厂商的“依市定价”策略是:

其中,C'i(Qdi+Qfi,Wi,Ki)是厂商生产i产品的边际成本,而εf和εd分别是厂商在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定价的成本加成率,即销售价格与边际成本的比率,进一步地,εf和εd还可以表示为需求弹性的函数:εfi=αfi/αfi-1和εdi=αdi/αdi-1,αfi和αdi分别表示i产品国外和国内的需求价格弹性。

进一步地,本文关注D国各种出口商品的价格水平(Pf),表示出口产品结构。因此,Pf可以表示为:

其中,e=Fe(e1,e2,…,en);εf=Fε(εf1,εf2,…,εfn);Z=FZ(Z1,Z2,…,Zn);Cf=Fc[C'i(Qdi+Qfi,Wi,Ki),C'2(Qdi+Qfi,Wi,Ki),…,C'n(Qdi+Qfi,Wi,Ki)]。

进一步地,Qfi=Qfi(Pfi,Pci,Yf),Wi和Ki为外生变量,因此Pf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其中,e=Fe(e1,e2,…,en);Z=FZ(Z1,Z2,…,Zn);W=FW(W1,W2,…,Wn);K=Fk(F1,F2,…,Fn);Yf=FY(Yf1,Yf2,…,Yfn);Pc=Fp(Pc1,Pc2,…,Pcn)。

四、我国出口商品价格汇率传递效应分析

基于加成定价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本文将我国出口商品价格汇率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模型设定为:

作为因变量表示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水平,本文用我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作为其代理变量。另外,本文将对6个自变量分为5类,逐类进行说明。(1)成本因素变量。W=FW(W1,W2,…,Wn)和K=Fk(F1,F2,…,Fn),共同表示我国出口商品的边际成本。实证研究中,由于我们无法直接获取上述两个成本变量,借鉴现有研究的做法,本文将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边际成本的代理变量,同时考虑到我国目前公布的PPI仅为工业出厂品价格指数,而出口商品不仅包含工业品而且包含农产品,因此,我们用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作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这样上述实证模型的成本因素变量的代理变量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2)需求因素变量。Yf=FY(Yf1,Yf2,…,Yfn),即我国出口商品目的地国家的收入水平。本文用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工业生产指数的加权指数作为我国出口商品目的地国家的收入水平的代理变量。关于主要出口目的地的选择,本文选取2005年至今我国最主要的9个出口商品目的地国家: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墨西哥,经测算我国对上述9个国家的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60%以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稳定性。(3)结构因素变量。Z=FZ(Z1,Z2,…,Zn),即出口商品结构变量。该变量是现有研究文献中普遍忽视的变量,本文认为该变量代表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是解释出口价格走势的非常重要变量。本文采用我国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比重这一指标作为该因素的代理变量,理论上来说,机电产品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产品附加值较高,厂商在产品定价过程中更为灵活。(4)竞争因素变量。Pc=Fp(Pc1,Pc2,…,Pcn),即出口产品竞争因素变量。本文采用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出口价格指数作为该因素的代理变量。(5)汇率因素变量。e=Fe(e1,e2,…,en)。本文采用我国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作为该因素的代理变量。

考虑到2005年我国实施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得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有基本稳定逐步扩展变动空间,其对出口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本文选取2005年7月至2013年7月作为研究样本区间,共97个月。另外,本文对样本区间内,除我国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比重(MEPR)外的各类指数变量进行了以2005年7月为基期的指数处理;同时,为避免异方差等问题,本文对上述定基期指数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并采用相关英文简称作为变量符号代表见表1。鉴于本文实证模型中的数据为典型的时间序列数据,同时各变量之间不仅存在滞后期与当前期的相互影响,而且不能排除存变量当前期与当前期之间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模型)作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模型。

作为构建SVAR模型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包含上述影响因素变量及因变量的VAR模型的滞后阶数进行了判断,根据SC和HQ信息准则,本文认为,这个初步的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应设定为2阶。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对初步的VAR模型的稳定性及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上述VAR模型的无特征根均位于单位圆内,即该模型平稳;另外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不能否定EDCEPI和APWPI不是EPI的Granger成因,因此应该从模型中将上述两个自变量删除(详见图1)。因此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滞后阶数为2,包含自变量PPI、IPI、REER、MEPR和因变量EPI的VAR模型。

表1 .变量定义

图1 初步的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考虑到初步建立的VAR模型中的变量存在当期相互影响的可能性,本文进一步施加约束条件,构建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模型)。首先,本文采用SVAR模型中的短期约束形式,即设立A、B矩阵,方程形式为:Aεt=But,其中εt表示扰动项;ut表示结构式冲击,即结构式扰动项。另外,A、B分别表示变量矩阵和参数矩阵,如下:

矩阵A中的aij表示第j变量对第i变量的当期影响系数,另外,矩阵中变量次序依次为EPI、PPI、IPI、REER、MEPR。为了使得结构化模型可以被识别,本文依据现实情况,对模型A中的变量施加必要的约束。

PPI表示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当期出口商品价格(EPI)、国外产出水平(IPI),实际有效汇率水平(REER)和我国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比重(MEPR)均不能对其构成显著影响,因此本文设定a21=a23=a24=a25=0。另外,IPI为国外产出水平,我国国内经济情况及出口情况不能在当期对其显著影响,因此本文设定a31=a32=a34=a35=0。REER为我国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当期会受到PPI水平的直接影响,但不会受到出口价格(EPI)、国外产出水平(IPI)和我国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比重(MEPR)的显著影响,因此本文设定a41=a43=a45=0。MEPR表示我国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比重,短期内不会受到其他4个变量的显著影响,因此本文设定a51=a52=a53=a54=0。通过施加上述限制条件,本文得出SVAR模型的A、B矩阵的估计结果为:

依据SVAR模型的估计结果,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价格的当期影响系数为0.0939,滞后1期的影响系数为0.4402,考虑到滞后2期的影响系数为负值,而现实经济运行中汇率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因此本文对该结果不予取信。上述研究结果高于毕玉江、朱钟棣(2007)和王胜、李赛君(2009)的研究结果,同时低于王千红、封媛嫄(2010)的研究结果,数值在现有研究中处于中等水平。

五、我国出口商品价格汇率传递效应的比较分析

在上文得出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价格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本节重点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比较分析我国出口价格决定因素中实际有效汇率因素的重要性和动态变化。从整个分析区间来看,依据SVAR模型给出的脉冲影响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图2,本文认为进入稳定期后,出口价格主要受到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和国外产出水平(IPI)的影响;实际有效汇率水平(REER)虽然对出口价格产生影响,但影响力并不大;而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MEPR)则是影响力最小的一类因素。

图2 整个分析期内SVAR模型的脉冲影响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

考虑到整个分析期内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很可能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长期的、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将整个分析期分为两个阶段: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进而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各种影响因素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走势的影响程度的变化趋势,见表2。在国际经济危机发生前(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主要受到国外产出水平(IPI)的影响;实际有效汇率水平(REER)虽然对出口价格产生影响略大于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的影响;而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因素(MEPR)则是影响力最小的一类影响因素。这一时期,我国出口价格的定价权主要在需求方,国外产出水平(IPI)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很大,同时,作为供给方因素的PPI和REER均处于强势上升阶段,因此对于出口价格的影响大体相当。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主要受到实际有效汇率水平(REER)的影响,其次是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因素(MEPR)的影响,而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和国外产出水平(IPI)对于我国出口商品价格非常有限。本文认为,这一期间,国际市场低迷,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对于我国的进口商品更趋向于收入弹性小的产品,因此这一时期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因素(MEPR)的影响开始凸显;另外,这一时期的出口商品的价格敏感度提升,同样作为成本因素的PPI和REER的呈现不同的走势:前者呈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而后者则强势上升,因此实际有效汇率水平(REER)对于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进一步突显。

六、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文研究了在不完全竞争及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垄断竞争型企业的“依市定价”策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研究了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其变动趋势,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依据SVAR模型的估计结果,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价格的当期影响系数为0.0939,滞后1期的影响系数为0.4402。这表明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存在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这与大多数同类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第二,虽然我国出口价格存在汇率不完全传递现象,但是综合整个研究期间来看,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主要受到需求方收入水平(IPI)的影响和产品生产成本(PPI)的影响,实际有效汇率水平(REER)对出口商品价格的作用并不大。第三,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因素对于出口商品价格开始突显,在人民币汇率整体升值的背景下,实际有效汇率水平(REER)对出口商品价格的作用显著提升。

(二)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我国出口企业应该认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出口经济形势,即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退、国际市场处于复苏态势的情况下,主要贸易伙伴对于我国的进口更趋向于收入弹性小的产品,而且其对于商品的价格敏感度较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升值预期不断增强,因此我国出口企业将面临长期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必须深挖内浅降低企业组织的运营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搞好资本预算和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成本控制。第二,在上述经济的背景下,为了避免人民币长期升值压力压缩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的利润空间,出口企业需要在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上下功夫,以出口在世界产业链上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商品,拉低主要贸易伙伴对于我国出口产品的收入弹性,确保出口产品在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价区间,也即是合理的资本投入产出关系。第三,在上述出口经济形势背景下,我国资源、原材料、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提升,资源、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将逐渐消失,加之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对于这些产品的收入弹性较大,上述出口产品在要素价格上涨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双重压力下逐渐丧失原有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份额。为了避免人民币长期升值压力进一步压缩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的利润空间,提升我国出口企业在出口价格形成过程中的话语权,出口企业可以采用期权、保险、融资租赁的财务工具,回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我国企业也需要加强成本的财务分析与管理,积极应对原材料成本不断增高带来的企业经营、管理压力。

[1]黄满盈、高志存:《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和波动对中美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统计研究》2012年第2期。

[2]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人民币汇率与出口商品价格关系研究:产业视角》,《金融纵横》2009年第3期。

[3]汪琳、刘海云:《我国出口企业依市定价能力研究》,《当代财经》2012年第7期。

[4]王胜、李赛君:《国际价格竞争与人民币汇率传递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5]萧琛、崔楠楠:《论汇率变动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第4期。

[6]项后军、许磊:《不同因素影响下我国出口企业依市定价行为的非对称性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10期。

[7]Barhoumi,Karim.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into Import Pri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Economics Bulletin,2005.

[8]J.Campa,&L.Goldber g.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into Import Price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5.

[9]Krugman,P.R.Pricing to Market When the Exchange Rate Changes,Real Financial Linkages among Open Economies,Cambridge,MA:MITPress.1987.

[10]Marston,Richard C.Price Behavior in Japanese and U.S.Manufacturing.in Paul Krugman eds.,Trade in Japan:Has the Door Opened Wid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猜你喜欢
出口商品定价汇率
重要更正
欢迎选购
欢迎选购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