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启发式生物教学

2015-11-08 00:16葛志英
新课程·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启发式实践性动手

葛志英

摘 要:生物学科实践性很强,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多种生物教育方式层出不穷,其中启发式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动手做”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课改;实践性;动手;启发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理念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启发式等多种生物教学方式层出不穷。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注重实验和动手“做”能力培养的学科,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很少涉及“做”这一环节。鉴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验和动手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启发式教育方式充分体现了“做”的重要性。

新课改一直强调:在对学生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应偏重传授学习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主动学习。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但事实上,在很多学校里,学生基本都重在学习课本知识,学会并锻炼生活的能力,而动手动脑的能力往往被忽视了。因而我们应加强引导启发学生要有适当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体现新课改的要求以及生物学科的实践性。

首先,想办法把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脱出来。实践证明,我们不能对学生搞题海战术,应该经常适时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其次,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走进并感受大自然,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发现。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一切创造能力皆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多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给他们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激发他们走进、接触、感受大自然,搜集多种信息资源,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再者,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活动,学生所想的东西才能得到验证,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到自身的认知尚有诸多不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热情。在这方面,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开设一些实践课,给

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场所,例如,郊外大自然、社会各种种植和养殖基地等。

当然,要想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离不开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支持配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作为一名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普通生物教师,现就生物教学,对自己多年来启发式教学的实践谈几点见解和思考,诚与诸位交流。

一、打造轻松、民主、愉快的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才是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打造轻松、民主、愉快的课堂。一个人只有心里感觉安全,被人认可,得到他人信任,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积极的思维,激发出创造的力量。如果教师居高临下、傲慢俯视学生、无视教学民主,课堂教学将无民主而言,学生只能被迫服从、消极被动接受,带着怨气有话不敢说,有问题不敢问,实验也不敢做,没有丝毫积极主动性。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生生沟通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则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这种互动过程就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仅要充当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发展的开拓者、潜能的挖掘者,还要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启发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灌输—接受”,重在把所教知识以结论的形式向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

再把老师讲解的东西记下来并且记住就算大功告成。这种单调、枯燥、刻板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即使进入大学或毕业后就业,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而科学的本质就在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过程,还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个教学内容,它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启发学生体验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多动脑子去想,还要激发鼓励他们去切身经历,多用眼观察,多用耳听,多动口说,多动手做,多用心灵去感悟。这不仅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多引导、多创造机会使学生多参与“实验操作”“实践”“制作”“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并在愉快的氛围中动手动脑学生物。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既能学到知识,锻炼观察、实践等多种能力,还能大大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真正感受到生物学是非常有趣的学科。

参考文献:

蒋凋棠,周小平.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J].生物学教学,2015(04).

猜你喜欢
启发式实践性动手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动手演示找错因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