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雪珂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从教几十年,我深深地体悟到了育人之本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自己不断地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相信学生、调动学生、发展学生,才能找到一条适合学生生活、做人、求知之路,让他们一路开心、一路开窍、一路收获。多年的教学中,我不知与学生相击相撞、相谈相论、相听相闻多少次,正是这种相撞、相互激发、相互促进,才有了今天的教学相长。“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师生相互的信任与理解中,开启了生命永久的意义——发展。
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学校正值给住宿生发放补助的时日。我同往常一样,满怀激情地给学生讲课,可是不到十分钟,门“吱嘎”一声被推开,一位家长直呼他孩子的名字,叫去领补助了。我虽不满家长的行为,但未流露于脸上,只是缓缓地关上了门,继续讲课,可不到两分钟,门又被推开,又有个学生被家长喊叫出去了,我情绪一下子降到了零点,面带怒色,停了停,还是接着讲课了,但讲课语气明显多了几分生硬,表情更是难看。此时的课堂谈不上参与,谈不上主动,更谈不上精彩,学生更多的是一种惴惴不安,他们哪有心思听课?名存实亡的课堂冷却了我的燥热,我也同样心不在焉,心有旁骛。
正在此时,又来了两位家长,站在窗外向教室里窥视着,我随机应变,停下了讲课,并打开门,很自然地问家长:“是叫孩子领补助吗?那行,让孩子去吧!”随后我又对其他同学说,“凡是领补助的同学都下去领吧!”起初有些学生还不敢动,以为我说的是反话,我有面带微笑催促道:“快去吧!不然,让家长等久了!”“唰”那些学生都起身走出了教室,教室里出现了窸窸窣窣的声音,也有窃窃私语的,我明白,他们在谈论刚才之事。我趁机淡然地说:“怎么,你们对老师有意见吗?不赞成老师这么做吗?”班长一下子站起来说:“老师,你做得很好!是你让我们明白了相互的尊重,明白了一种平等,和谐与理解,我们为你刚才态度的转变而骄傲。我相信,这件事对每个同学教育很大,在今后的做事中,都会全方面考虑,都会以课堂为主,我的课堂我做主,不利于课堂的事,绝不会再犯再做!”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同学们也重复着刚才的那句话“我的课堂我做主”,我也顺便板书在了黑板上,这时陆续有学生回到了教室,我指着那七个字,对同学们说“同学们,看到这七个字,结合今天的课堂,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想法,我希望你们能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无论长短,只要发自内心就好。”至此,学生心有所想,情有所动,融入刚才情景,自由表达。
这节课给我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当我聆听完学生的表达与认识,我顿悟了,明白了,教师应以平等宽容的姿态对待学生,多了解他们的动态,了解他们的心思,处处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应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把学生的“情”与“愿”与教师的“宽”与“容”紧密结合,才可相互撞击出最美最和谐的课堂之音。
教师是“传道与授业”的统一体,因此,只有我们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我们的角色,抛开传统的“师道尊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内心感到一种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心灵成长的幸福,就能真正实现生活、生存、生命、生态,真正谱奏出以人为本、让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