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强
作文是用来表情达意的,而是否能很好地组织作文也标志着学生运用文字能力高下,因此在中考中作文占据着半壁江山,而在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掌握记叙文的要求颇高,笔者就记叙文的写作谈谈自己的看法。笔者曾就本班的学生作过一项有关写作的调查,发现大多学生都觉得作文难写。就记叙文而言,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大多是平淡的叙述,缺乏具体形象的描写,不能打动读者;有的虽然有一定的情感抒发,但还不够真切感人。那么,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就是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如何写好?
要先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知道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体是以描述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情达意的文章。记叙文体的特征主要由文章的表现内容、表达方式、框架基础来显示。它不同于抒情文体的抒发主观感受,论述文体的阐释理论为内容,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的记叙人事活动或写景状物,以反映客观现实,人和事是记叙文体的主要表现内容。接下来笔者就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措施。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让事件曲折起来
记叙文主要的叙述方式分为五种,分别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采用了何种叙述方式,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呢。而这五种叙述方式对于中学生来说比较清楚的是前四种,使用最熟悉的就是顺叙了。但如果仅仅只掌握这么一种叙述方式,写起文章可能就波澜不惊,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羚羊木雕》一文,叙述了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之间发生的故事。如果采用顺叙的方式叙述故事,先叙述上星期万芳拿自己的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然后写昨天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接着叙述妈妈逼我要回羚羊。文章则显得平静如水,吸引不了读者。然而,作者一开头却从妈妈追问“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写起,使气氛变得紧张,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接着,争辩结束,穿插上星期体育课发生的事情和昨天送羚羊的事情,情节就变得曲折生动了。可见,顺叙不是唯一的方法,倒叙、插叙的运用可以使场面集中起来,让故事变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学习这些叙述方式的作用,就有可能使学生在多向思考的同时,融入自己平时的写作,从而更好地提高写作的能力。
2.悬念让文章变得新奇
人都有好奇心,制造悬念,可以让故事的情节发展不再平淡如水,变得有起有伏。制造悬念的关键在于“层层剥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驿路梨花》可以说是这一技巧运用的典范:文中,关于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个答案,可以说是历经曲折,设置了层层迷雾。山中的小茅屋有米、有柴、有水,却没有主人。等来了哈尼老大爷,却不是主人。从老大爷的口中了解到哈尼姑娘梨花是主人,辛辛苦苦找到哈尼小姑娘,却被告知梨花已经出嫁。文章最后才揭晓答案,是一群解放军建造了小茅屋,把雷锋精神播撒到祖国的边疆,让“驿路梨花”处处开放。这样的结尾确实起到了吊足读者的“胃口”的作用。
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若是不适当地运用一些描写的方法,文章就有可能变成了“流水帐”,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懂得运用描写,让他们的文章“万紫千红”起来。但也不能滥用描写,滥用了,文章就会拖沓、冗杂、臃肿。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对每一具体描写对象要多加考虑,有所选择,有所取舍,也就是说要有目的地描写。
1.细节描写的运用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如为了凸显一个人物的形象,通过细节描写把人物的动作、肖像、特点用特写镜头进行放大,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彰显在读者面前。朱自清的《背影》中对父亲有这么一段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文中因为运用了细节的描写,抓住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使父亲不顾身体肥胖仍坚持为儿子买橘子的形象变得清晰可见,一个挚爱儿子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过目难忘。
2.让主题升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作中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将作者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都带上了感情色彩。并由此引导读者进一步理解、领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主旨。如《紫藤萝瀑布》中有这么几段描写:“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文中不管是流动的瀑布还是张帆航行的船,都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充满生命的张力。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指导学生通过这种表层的描写,其实是种以景寓情的方法,让学生从瀑布和帆船联想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个主旨。花美在精神,而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悟的。
所有这些描写都对文章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起到了作用,因此都是必要的,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起不了作用的描写,则是多余的——它们是文章的累赘,当然应毫不犹豫地予以消除。如果中学生也能像课文那样,有条理地记叙的同时注意有目的地描写,对描写做到用而不滥,又何愁不能使自己写的文章既精练、纯净、清晰,又充实、形象、生动呢?
3.感官的运用
人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种感觉。调动这“五觉”,多方位地凸显事物的特征,增强记叙文的生动性,能给读者产生一种闻其声、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与读者的共鸣。如《社戏》中的这段话:“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这段文字中,糅合了嗅觉、视觉、听觉的描写。从一个儿童的感觉诠释了想看戏的喜悦心理,这样的描写,不仅凸显了事物的个体特征,还让记叙文变得有血有肉、生动精彩。
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绝唱千古不绝,正是因为他的用情至深。如果你是有认真阅读、分析文章的学生一定会发现,任何一篇记叙文不可能完全是叙述。它一定是有抒情与议论的成分,这些虽然占的笔墨不多,却是至关重要的,它往往能使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赵丽宏的《周庄水韵》,在文章的结尾,用“我很难忘记这样一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这么一个凝注感情的语句来抒发感情。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应该强调写景的目的:即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向学生讲明作者就是抓住景物的特征——周庄具有特别的“水”的特点,从自身的感受写出了周庄的“水”对自己的“吸引”,自己三次去周庄三次不同的感受。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周庄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在做总结时应该强调学生在写作时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但凡抒情都必须发自内心,这样才能给人以感奋和激励。很多学生内心没有真实感受,却要强作“抒情”,那样写出的文字不但不会动人,而且让人感到矫揉造作,这种无病呻吟、无动于衷的“抒情”,不仅不会成为“点睛”之笔,而只会是成为“蛇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