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温英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全力实施素质教育,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我认为以问题为载体,编写问题学案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手段。
问题是课堂教学之魂。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问题提得好,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之成为一把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巧妙设问,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从疑问开始,由问题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新的问题。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例如,在讲《平抛运动》时,设置这样的情境“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道路毁坏,救灾物资只能空投至灾区。如果你是救灾飞行员,你会选择在何时投放物资,目的地正上方还是提前投放,为什么?”
让物理融入生活实际,学生有代入感就更愿意去思考、探索。再如,介绍《圆周运动》时,播放“汽车急转弯”、电影《头文字D》漂移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汽车转弯时容易侧滑、甩尾甚至翻车?怎样预防这种情况发生?”
好的问题情境能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求知欲,让学生有想学下去的热情,是打造和谐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二、构建问题桥梁,突破重难点
传统教学模式对重难点的处理多是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只是出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虽然课容量很大,但学生真正掌握的东西很少,不符合“高效”原则。新课程改革下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经历知识获得的思维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知识。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参与度高,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当前物理教学任务繁重,课时量明显不足,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更不能以牺牲课容量为代价。编写问题学案,以问题领路,设置梯度,既可以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又可以把一部分的思考时间下放到课外,节约课堂时间。以《平抛运动》为例,设置以下问题学案:
问题1:从飞机上投放的物资怎样运动?有什么特点?
问题2:能否找出生活中相类似的运动?
问题3:我们把上述这类运动叫做平抛运动,请你总结出平抛运动的三个特点。
问题4:为什么平抛运动会有这样弯曲的运动轨迹?
问题5: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是否认为平抛物体同时参与了两个方向的运动,分别是哪两个方向的运动?
问题6:按照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理论,能否将平抛运动沿这两个方向分解?这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分别是什么运动?
请根据两个分运动的性质,写出t时刻平抛物体的分速度及分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矢量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试求出t时刻平抛物体的合速度及合位移。
合理设置问题能够有效降低思维的跨度,让学生在回答一个个问题的同时一步步攻克难点,是打造和谐高效课堂的第二步。
三、重视问题反馈,优化课堂结构
在教学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学不再按照预设的路线前进。学生困惑的焦点、认知的偏差、意见的分歧、观点的创意,都有可能给教学带来不曾预约的精彩,但也可能会打乱教学的节奏,所以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思维动态。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反馈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出思维过程,从而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盲点,也能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找出教育活动偏离目标的程度。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教师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生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适时地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点拨,创设思维的情境和和谐的课堂氛围,调整和优化课堂结构,是打造和谐高效课堂的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