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龙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和深入,初中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便成为老师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有效的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以后初中语文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能力;有效途径;课堂教学
在知识快速传播和运用的时代,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至于在教学中不断注入创新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并没有过多地开展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只是将其形式化,这不仅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就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几条有效的途径。
一、提高自身的创新素养,更新教学观念
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状况,因此,老师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创新素养。具体来说,老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并且从这些资源中捕获与创新相关的内容,将其运用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另外,老师也可以与其他同行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使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具有创造力和活力。
二、避免标准答案,培养自由发散思维
实际上初中语文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亲身去体验和感悟,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墨守成规,只认定教材中的标准答案,那么会严重制约学生的思维发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老师务必要避免标准答案,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散,从而激发更多的创新因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举个例子,在教鲁迅的《风筝》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提问学生“文章中作者说道‘我还能希求什么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一种怎样的想法。”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着,有的学生说“表达了作者更加悲痛的心情”,有的说“作者无法与旧制度抗争的无奈”等等,这时老师不要过分地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思想方向上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细胞。
三、构建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很多学生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是十分沉闷无趣的,这在无形中会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恶感甚至产生抵制的情绪,为了改善这种教学现状,语文老师务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富有创新的环境中激发自己,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举个例子,语文老师在教安徒生《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时,老师在讲完基本的知识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续写,学生可以自由地编写故事的结尾。学生听到这种教学任务,其注意力便会集中起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得到极大地提升,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也使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一)多功能交互电子白板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和知识都是描绘相关的景色或者意境,老师适当借助电子白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相应的环境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举个例子,语文老师在教《黄河颂》这首诗歌时,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歌颂祖国的歌曲,或者是《黄河颂》的录音,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意境下充分感受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想象着自己站在磅礴的黄河边,那种气势和雄伟。
(二)抢答系统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产品能够实现课堂问答、随堂测试等功能,并且将学生抢答或者做题的情况反馈到系统中,学生可以使用手中的遥控器来了解自己的答题情况。这种系统的广泛使用能够为老师解决一定的教学难题,使得教学效率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途径都是适合自己的教学情况的,这就需要语文老师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切不可过分放任学生,只有做到“松弛有度”,才能真正地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初中生的创新意识,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龙锦付.浅谈农村初中语文创新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4):144-146.
[2]李国权.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J].硅谷,2009(0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