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林 董文建
摘 要:中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是学校和家庭、社会普遍面对的新课题。近年来我国学生在跑步中猝死、昏厥的现象时有发生。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已持续20年下降,学生肥胖率逐年上升,它给体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敲响了警钟。
关键词:体质健康;下降原因;应对策略
一、中小学生体能素质状况
最近我们地区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统计,根据成绩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的体能在下降,学生的近视率在增加。
二、造成学生体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安全法规的“一刀切”
每学期开学初校长都要传达教育局对学校安全事故的处理办法的文件,这给学校的安全工作带来了压力,学校也把安全方面的压力转移到教师身上。于是就出现了体育老师宁肯违背教学原则,也不愿冒险触摸“安全”高压线的现状。
家长的溺爱和维权意识使学生在学校里不能有一点闪失。学校总是提心吊胆,怕出现安全问题。家长和学校因为意外伤害事故经常会闹得不可开交。于是,体育课的内容简单化也是常事,一些稍有难度的内容,如:铅球、山羊、单杠、双杠等,许多老师只做介绍性的讲解,最多做一下示范,很少让学生大面积地参与活动。
原因之二:条件受限
根据有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时量,小学1~2年级每周不少于4节,3~6年级每周不少于3节,初中阶段每周不少于2节。但现在有多少学校能有条件地按照规定执行呢?有条件地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呢?运动场地面积与学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人均不足1.5%,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有些学校连投掷课都无法正常完成。学生活动受限,产生拥挤,每天大约10名体育老师挤在操场上上课,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由于受到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学生在活动时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也就影响了学生体质的增强。
原因之三:家长溺爱,剥夺了学生锻炼的机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学生越来越多,许多家长误以为“能吃”“胖”就是健康,其实“胖”不一定代表健康;还有家长认为,现在孩子身体那么好,锻炼是以后的事,体育锻炼是“夕阳锻炼”,从事锻炼的更该是老年人等。有很多家长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不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学生放学回家后,忙着从一个补习班赶往另一个补习班,哪有时间去锻炼身体呢。我们的家长如此“关爱”自己的孩子,他们的体质能得到增强吗?
原因之四: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的淡化
现在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体育达标”是什么。有学生问:“体育达不达标影响我升学吗?”虽然义务教育规定,小学生毕业不得举行升学选拔考试,按入学区域自动升入初中,但有些家长惟恐学生的“底子”不够厚实而影响到将来的中高考,所以并不敢完全放任学生过一个宽松愉快的童年。许多学校很重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评比,但大多数只注重文化课的监控,而对体育成绩则是“睁只眼、闭只眼”。进入21世纪后,上级对体育达标验收或评比力度不如以前了。现在达标工作的实施情况是: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时间对学生进行逐项考核→登记成绩→换算分数→做好统计→自行保留→以备检查,已没有原来的“争章达标”的氛围了。这也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体质下降。
三、应对策略
1.加强师德教育,增强体育教师的责任心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的法规、政策,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不能因怕承担安全责任,而选择在体育课上无所作为。教师要认真备课,积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使其能认真学习,积极锻炼,用正面的活动来占有学生的精力,避免因“无序”“无味”“无内容”造成教学的简单化,从而达到锻炼、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目的。
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应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根据经济条件尽可能地软化地面,增设专门的体育活动场地,如“乒乓健身园”等,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良好环境。尽可能地加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的安排来增加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以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3.健康咨询辅导
在教学中,要适时开展家庭健康辅导、咨询活动,引导家长在养育子女问题上走出“重营养、轻运动、事事包办”的误区,鼓励他们带领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并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4.培养“人人达标,力争优秀”的良好习惯
学校应加大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的验收、评估工作、考核的办法,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应努力改善场地器材设施,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自觉意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
学生体质的健康,单靠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进行锻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共同重视、共同努力。为了我们的学生将来都有一个健康体魄,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邱烈峰.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