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莉莉,何 骁,庾金燕(.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市儿童医院)儿科,湖南43000;.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湖南43000)
心搏呼吸停止(CPA)是重症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然而有些患儿送至医院时已处于CPA状态,或到达前死亡(DOA)。为探讨DOA发生原因及影响复苏的因素,现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抢救不成功的DOA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急诊科共接诊171 377例患儿,其中抢救留院观察患儿3 600例,DOA患儿56例(占抢救留院观察患儿1.6%)。56例DOA患儿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0~1个月 18例,>1个月至1岁16例,>1~3岁15例,>3岁7例。
1.2 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急诊科抢救留院观察病例登记本、当时的病例资料和医院信息系统。全部DOA患儿在预检分诊处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快速放置抢救室,由抢救小组的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复苏过程遵循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儿科高级生命支持指南》[1-2],详细记录抢救全过程。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对DOA患儿年份分布、来院方式、入院时状态及原发疾病分布等研究指标均应用结构相对数(即构成比)进行分析。
2.1 DOA患儿年份分布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急诊患儿人次及抢救患儿人次逐年增加,但急诊收治的DOA患儿占抢救患儿的比例逐年下降。见表1。
表1 DOA患儿年份分布
2.2 DOA患儿来院方式 家长自行抱送入院42例(75.0%),途中未予任何处理;而外院120转运14例(25.0%),其中 4 例途中进行过心肺复苏(7.1%),但均未复苏成功。
2.3 DOA患儿入院时状态 56例患儿入院时均发生CPA,其中停止时间小于 10 min 15 例(26.8%),10~30 min 14 例(25.0%),>30~60 min 7 例(12.5%),另 20 例(35.7%)停止时间不详。
2.4 DOA患儿原发疾病分布 56例患儿中原发病首位是新生儿疾病;其次是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颅内感染及外科疾病。见表2。
表2 DOA患儿原发疾病分布
2.5 DOA患儿去向及转归 因56例患儿CPA时间较长,全部患儿抢救无效死亡。
DOA本意指就诊时已经死亡的患者,日本急救医学会认为DOA是指患者到医院时虽然发生CPA,但对有力的复苏措施可能有反应者[3]。小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且发展迅速等特点,若不能及时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常常会延误抢救时机。通过对本院近4年急诊抢救资料的分析,作者发现,虽急诊收治的DOA患儿占抢救患儿的比例逐年下降,但急诊人次及抢救患儿人次逐年增加,4年内DOA患儿仍有56例。这说明儿科急诊的急救承载量仍重,存在高风险性。因此,科学构建我国小儿急救医疗体系是广大急诊急救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4-5]。
有效复苏时间越早,成功率越高[6-7]。这在院前急救中显得更为突出,尤其是对CPA者,若能4 min内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可达50%,而若在10 min以后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极低。本资料中的56例患儿入院时CPA时间大多数超过10 min,另20例停止时间不详,尽管急诊科已采取了积极的高级生命支持,但仍抢救无效死亡。因此,缩短复苏时间可最大程度改善院外心搏骤停的预后[8]。另外,56例患儿中有42例由家长自行抱送入院,途中未经任何处理;而外院120转运的14例患儿,虽有4例途中进行过心肺复苏,但均未复苏成功。这说明强化监护人对小儿的监护意识、普及儿科急救的基本知识及大力开展心肺复苏技术的培训均迫在眉睫。尤其需倡导第一目击者积极参与急救[9],因为院外转运到医院需要一定时间,有时会错过最佳抢救时间,为了提高CPA患者的存活率,积极在院外进行第一时间抢救非常重要。动物实验、成人与儿科的资料也提示目击者心肺复苏与良好预后具有相关性[10-11]。从院内急救的前5位疾病谱可以看出,院前急救转运工作不单纯是儿内科或儿外科疾病,而是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因此,对急诊医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是提高急救医护质量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完善儿科急诊医疗体系,提高家长的文化安全素质和健康保育方式,开展大众心肺复苏培训,可减少DOA发生及提高抢救成功率。
[1]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ECC)of pediatric and neonatal patients:pediatric basic life support[J].Circulation,2006,112(24 Suppl):Ⅳ1-203.
[2]Berg MD,Schexnayder SM,Chameides L,et al.pediatric basic life support: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 Suppl 3):S862-875.
[3]Kellermann AL.Criteria for dead-on-arrivals,prehospital termination of CPR,and do-not-resuscitate orders[J].Ann Emerg Med,1993,22(1):47-51.
[4]武秀昆.从战略高度科学构建我国的急救医疗体系[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85-87.
[5]陆国平,任晓旭,宋国维.我国儿童急救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1):23-27.
[6]董秀利.136例心肺复苏结果分析与体会[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3):136-137.
[7]陆国平,程晔.复苏后综合征的预后判断及相关因素[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6):415-418.
[8]Sasson C,Rogers MA,Dahl J,et al.Predictors of survival from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2010,3(1):63-81.
[9]Plant N,Taylor K.How best to teach CPR to school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J].Resuscitation,2013,84(4):415-421.
[10]Donoghue AJ,Nadkarni V,Berg RA,et al.Out-of-hospital pediatric cardiac arrest:an epidemiologic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current knowledge[J].Ann Emerg Med,2005,46(6):512-522.
[11]Young KD,Gausche-Hill M,McClung CD,et al.A prospective,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the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 of out-of-hospital pediatric cardiopulmonary arrest[J].Pediatrics,2004,114(1):15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