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眼睛是人们认识大千世界的重要通道,同时也能映射出人的内心世界。也许我们很难想像,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沟通,90%以上都是使用非语言的方式实现的,其中眼神沟通又是“重中之重”。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学语文,学外语,可是我们却从未上过“眼神交流课”。
其实,了解一些简单的眼神沟通的原则,会有助于沟通和交流。比如,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如果是在一个群体中,盯住一个人看的时间在3秒-5秒比较合适,如果是一对一的沟通,一次注视的时间在7秒-10秒比较合适,不会给对方造成不适的感觉。另外一个影响注视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注视对方的时长和看向别处的时间的比例,通常在30%-60%比较合适。
眼神传递信任
法国研究者席琳·雅各布的一个研究关注的是在街上做问卷调查时的眼神接触问题,结果发现,如果发放问卷者在接触的过程中较多地注视对方,有66%的个体同意完成问卷调查;如果在邀请时眼神接触少,总是躲避眼神交流,仅有34%的个体愿意参加问卷调查。研究者认为,直接的眼神接触可以避免旁观者产生“跟自己无关”或者是“自己的参与与否得不到重视”的感觉。通常我们仅和自己熟识和信任的人有较多的眼神接触,因此如果发放问卷者和潜在的实验参与者有较多的眼神接触,对方无法拒绝这种眼神接触所伴随的一贯的信任感,对发放问卷者的印象较好,因此也更愿意参加问卷调查。不过,该研究进一步的分析则发现女性更容易受到眼神的暗示作用。在眼神接触条件下,有76%的女性同意参与问卷调查,而男性只有56%;在眼神逃避的条件下,仅有24%的女性同意参与问卷调查,而44%的男性则同意参与。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也是相符的,女性更容易受到一些细节的暗示作用。
另一方面,通常而言,眼神交流也能够传递交流双方的一些人格特点,比如主动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多被认为是自信的表现,更有领导能力,更有权力。因此一方面注视的特点可能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不过另一方面可能与文化背景也有关系。在东方文化里,特别是在日本,人们认为避免和对方进行直接的对视是表达尊重,而西方人则会认为这样的人鬼鬼祟祟、不值得托付,因为西方文化中鼓励眼神接触,并认为这样是自信的表现。
眼神能否改变
对方的态度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事件与个体的态度和立场密切相关时,眼神接触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态度。在第一个研究中,研究者让实验参与者观看一些观点有争议的演讲视频,比如核能的开发、安乐死、高等教育收费等。在实验参与者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研究者使用眼动仪追踪他们的眼球活动,观看结束后对眼动轨迹的分析则发现:当实验参与者的意见和演讲者的态度基本一致时,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来注视演讲者的眼睛,并且更容易接受演讲者的意见;如果他们对该议题的态度与演讲者不一致时,注视时间长度和个体对信息的接受度不存在相关性。实验也发现,如果演讲者更多地注视前方而不是眼神躲避,实验参与者更倾向于接受他们的观点。
研究者受此启发,又开展了第二个研究,同样是观看一些有争议的视频议题,但一部分参与者被要求关注演讲者的嘴巴,而另外一部分被要求关注演讲者的眼睛,在观看视频前后,让实验参与者就视频中的议题表明他们的态度。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事先就与演讲者观点不同,关注演讲者眼睛的参与者更难被说服,更难去接受演讲者所传递的信息。究其原因,可能和实验参与者对事件的态度有关。因此这部分研究传递的信息是,如果你想改变对方比较模糊的观点或者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观点,不如更多地注视对方;但你也要注意,另外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如果对方已经确认和你的观点不一致,那么和你产生的眼神接触越多,反而抵触越深。
撒谎者的眼神交流
英国研究者歇玛·琼迪在2013年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对撒谎者的眼神交流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让实验设计更接近真实的生活状态,歇玛·琼迪邀请成对的朋友或同事来参与实验,其中21对参与者被分配到“讲真话组”。首先,“讲真话组”被告知实验是在附近的购物中心进行,实验人员把他们带到相应的地方后,假装收到短信告知实验被推迟了,作为补偿,让这些参与者在附近的餐馆吃了午饭,45分钟后研究者把他们接回实验室。当他们回到实验室之后,这些参与者被告知在他们吃午饭时实验室丢了10欧元,而作为被怀疑对象将被问询他们最近的活动,为此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准备这个访谈。
另外的22对参与者,则被分配到“撒谎组”,他们被要求从另外的一个办公室“偷走”10欧元后返回到实验室,回到实验室立马被告知他们被怀疑偷了钱,但他们的任务是告诉调查人员说他们去餐厅吃饭了。
在访谈开始前,这些成对的朋友首先会被分开带到不同的房间就他们的准备过程填写一个问卷,比如他们是否就如何和调查人员沟通和朋友达成一致,如果回答是,需要他们写下他们的策略是什么;此外还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准备程度进行评分。然后这些成对的参与者就会被一起带到访谈的房间里,调查人员会问他们在餐馆里的一些细节。在访谈结束后,他们也会再次单独分开来填写问卷。
结果发现,就动机而言,分配到“撒谎组”的个体报告的动机水平更高。比较有意思的是,“撒谎组”的个体在访谈前的评分中认为自己和队友进行了非常充分的讨论,并且认为讨论能够有效地说服调查人员。对访谈过程视频的分析则发现,“撒谎组”个体和调查人员有更多的眼神交流,而讲真话的个体和队友的眼神交流更多。
这个结果有点颠覆了我们的常识,通常我们会认为撒谎者面对调查人员会避免眼神接触,但实验却给出了另一个答案:撒谎的人也会倾向于去和对方保持眼神交流。他们或许是想通过关注对方的反应,来确认对方是否察觉了他们在撒谎。
虽然我们发现了一些眼神的小秘密,但现实中眼神能够传递的信息太多,目前的研究还不足以彻底解读关于眼神的一切。人类的爱、恨、悲伤、惊恐都可以通过眼神传递,同时信任、怀疑和讽刺也可以完美地用眼神表达,而更重要的是眼神交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也使得它更为复杂、难解、捉摸不定。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曾言:“不畏浮云遮望眼”,但愿你我的生活中能遇到更多真诚、温暖的目光,也希望你我能在每一个眨眼的瞬间传递对他人的理解和对世界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