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珍
摘要:区域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在活动区域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地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以积极态度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幼儿更好地完成体育活动目标。本文结合课题研究,提出区域体育活动的情景创设应遵循就地选材、生活化、游戏化、目的性原则,探索区域体育活动的材料突显丰富性、情景突显多样性、情境与活动的内容突显动态性、活动方式突显灵活性等问题,使区域活动更具趣味性,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关键词: 区域活动 情境 幼儿体育
【中图分类号】G613.7
幼儿园区域体育活动是体育活动的一个组织形式,也是让幼儿每天户外体育活动一小时的有力保证。本文基于我园在2013年开展的“以情境为导向的体育活动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研究成果和区域体育活动情景创设的具体例子,谈谈如何进行区域体育活动情景的创设。
一、关于区域体育活动情景创设的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其中,情景式教学已被广泛应用到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但是在体育教学却还没有有效普及。
什么是情景性教学?简要地说,情景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情景创设教学氛围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或设置的能引起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使幼儿能“置身其中”的具体而生动的场景。
在创设体育活动区域中,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季节的变化以及幼儿园的地形特点进行创设。在区域设置上可以按基本动作划分。如:走跑区、跳跃区、攀爬区、平衡区、综合区等;也可以按场地或器材特性来设置,如玩球区、玩沙区、嬉水区、轮船区。在区域设置上既要设置活动量较大的,也要设置活动量较小的;既有发展幼儿上肢动作的,又要有锻炼下肢动作的;既有训练基本动作的,也有提升综合身体素质的。
二、区域体育活动的情景创设要遵循的原则
(一)就地选材原则
我们在户外场地设置各种活动区域,但场地面积有限,由于幼儿基本动作如走、跑、等活动不同,目标要求不同,所采用的区域材料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创设情景应结合幼儿园的地形地貌,就地选材创造“各类情景”,让幼儿愉快融入环境中,更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标。
如我们所设置的跳跃区,能够让幼儿练习原地跳、跨跳动作,但场地有限,没有设定向上跳的区域经过对园区环境的仔细考察,我们在绿花廊下、树下设置触跳区,将花廓设置成“瓜棚”,悬挂着高低不一的瓜类(如丝瓜、节瓜、南瓜等);将树丛下设置“果园”,悬挂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季节性水果(如苹果、雪梨等)。每当幼儿走进“瓜棚”、 “果园”,都会情不自禁向上触摸瓜果,主动练习向上跳的动作,效果非常好。这样使绿花廊、树丛既保留原有的观赏功能,又开拓成幼儿喜欢体育区域,一举两得。
(二)生活化原则
在设置区域体育活动的情景时,要充分利用体育器材,并以幼儿熟悉或生活场景和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生活场景来开展体育活动。如果要让幼儿练习投掷动作,一般都会设置“炸堡垒”的情景,让幼儿拿沙包掷向“堡垒”。但幼儿本身对“堡垒”知之甚少,只是通过教师、成人的言语上的描述来感知少许信息,使得幼儿对这个体育活动的兴趣持续不长。为了克服这个活动的不足,我们创新地设置“灭四害”情景,在两条柱子中间悬挂网,网上张贴着蚊子、蟑螂的图片,让孩子利用投掷沙包的方式进行“打害虫”。这些害虫都是幼儿常见的,令人讨厌传播细菌的害虫,对于幼儿来说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容易地就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一直保持比较高的热情。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生活化情景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以直接感知,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取更多的经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体育活动的兴趣,更好地完成锻炼目标。
(三)游戏化原则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对于幼儿具有非常大吸引力。例如在钻爬区,我们把几个拱形门用透明的塑料连起来,就构成一个个“山洞”,幼儿都特别喜欢在“山洞”里爬来爬去。然后,幼儿就能够主动地玩起了“小刺猬搬果子”、“蚂蚁搬豆”等游戏,而不需要老师们过分强调要求。所以说,在体育活动区域的情景创设中,游戏性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四)目的性原则
我们在探索体育活动区域的情景研究中,需要明确活动目标,所创设情景必须为活动的目标服务,不能陷入“为情景而情景”的误区而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动作发展需要。如跳跃区里,让幼儿学习双脚向前跳而设计“小青蛙跳”的情景,效果很好。但有的老师为追求趣味性,还设置了“小青蛙跳到荷叶上”的环节,由于荷叶的正反面比较光滑,结果造成幼儿在跳到“荷叶上”却站立不稳,甚至出现摔倒情况。因此,在活动中,切勿过分追求形式的热闹,要清楚创设情景只是活动的手段,如何让情景创设为体育区域的目标服务,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才是关键所在。
三、如何有效创设区域体育活动的情景
(一)区域活动材料突显丰富性
在体育活动区中,材料的投放质量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兴趣和体育活动的效果。因此,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是开展情景性体育区域活动的前提。
1.结合体育活动区的特点,提供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材料。体育活动材料的种类要丰富,才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平衡区,我们投放了各种平衡木、高绕、梅花桩、轮胎;在球区投放篮球、足球、触摸球、篮球架、“龙门”等;在钻爬区投放爬网,大纸箱做的山洞,轮胎以及各种各样垫子。通过投放丰富体育活动器材,吸引幼儿主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2.结合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体育活动材料。活动区材料面向小中大班幼儿使用,但由于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运动水平等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所提供的体育活动材料也要有不同的难易程度。如在投掷区,我们所设置“灭四害”的情景,张贴的蟑螂、蚊子、苍蝇等图片大小不一,悬挂的高度不一,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练习投准能力;在投掷线前方不同的距离的地面上分别放着纸箱,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距离、合适的目标进行投掷,既可用纸球投掷,也可以用沙包、布球投掷。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使每个幼儿在活动区中都能根据自身能力需要选择活动材料,同时也可随时调整自己的活动内容,由易到难,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区域情景突显多样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思维发展情况也不同,所以,在体育区域中创设的情景也要有不同,有的情景性强,有的以探索解决问题为主,突显多样性。例如小班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主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参与性不高,常规体育区域活动往往使教师觉得活动氛围不够,孩子们的积极性不高。为此,我们将情景式教学融入区域活动,并通过语言、故事等形式,使幼儿融入角色,在无形之中把体育动作学习融入到情节。如在跳跃区,组织小班孩子学习双脚跳,平时都把胶圈放在地上,要求幼儿双脚跳进圈内。虽然这也能达到要求,但整个活动会显得非常枯燥乏味。开展情景性教育研究后,我们有意识利用小朋友熟悉的小动物角色 ——小兔子来设计情境,让“免妈妈”带着“免宝宝”出去拔萝卜,要求“兔宝宝”要双脚跳到“草丛”中,才能把萝卜运回家。通过创设这个情景,幼儿融入“兔宝宝”角色,跟着教师的指令,愉快地完成双脚向前跳的动作,效果良好。
(三)区域的情境与活动的内容突显动态性
体育区域的器材都是相对固定的,如何让幼儿对这些相对固定的器材始终能保持“新鲜感”呢,我们尝试根据季节、主题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以体现区域的动态性。如在草坪创设过“为鸟妈妈送蛋”的游戏情景,孩子们通过“撩鸟蛋”、“送鸟蛋”、“放鸟蛋”的游戏情景发展了跳、钻、爬等各种动作,爱护动物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也在这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维持游戏情景的动态性需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活动常变常新。
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我们还要鼓励幼儿自己调节活动的器材,让幼儿更主动开展区域活动。如小朋友进行“勇敢的小战士”活动时,在引导幼儿走过小河的过程中,让幼儿尝试摆弄器材,构建又稳又宽的“小河”。通过不断探索,使幼儿不仅是练习者也是探索者,在探索过程中体验发现性学习,让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提高。
(四)区域活动方式突显灵活性
一直以来,我园体育区域实行班级轮换,每个班依次轮换到各个区域开展活动的区域活动模式。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是存在认知偏差,认为投放大量器材,让幼儿在自已的视线范围内活动就可以了。在开展的情景为导向的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了使幼儿开展体育时更主动更开放,我们尝试调整区域活动的方式,打破班级界限、教师界限,在区域活动(晨运)时,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区域,选择自己喜欢的器材进行活动。在教师分工方面,教师负责只协助幼儿摆放器材,维持好活动区域的秩序。
在调整区域活动方式时,我们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先开放两个区域逐步过渡三、四区域,多区域独立开展过渡到将各个区域打通,联成畅道无阻的“绿道”。
结束语
通过对情景性体育活动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区域体育环境的情境创设多次实践探索,我们对如何创设适合幼儿园环境、符合幼儿身心需要的区域体育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利用情景性的区域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够有效减少体育教学中的机械与枯燥,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晓群,邹晓燕.幼儿园情境体能教学活动设计要点与实施原则.[J]幼儿教育,2014.02
[2]李清,姚蕾,魏秀丽.情境体育教学模式及其运用.[J]体育教学,2005.04
[3]刘建霞.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