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方离子导入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观察

2015-11-04 10:39:00纪娟张念志许李娜刘丹丽王浩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10期
关键词:肺纤维化特发性中医药大学

纪娟张念志许李娜刘丹丽王浩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

肺痿方离子导入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观察

纪娟1张念志2许李娜1刘丹丽1王浩1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

目的观察肺痿方离子导入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肺痿方离子导入,14 d为1个疗程,每月1个疗程,共3个疗程,同时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中药活血化瘀制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较前减低(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评价有效率有大于对照组的趋势,因样本量限制,未作统计学分析;治疗后肺功能、血气分析、6分钟步行距离(6MWT)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均无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肺痿方离子导入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改善有一定的优势,可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评价。

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痿方离子导入临床观察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组织病理学和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为普通间质性肺炎。文献显示,IPF的发病率约为16.3/10万人,且3年内出现急性加重并导致病情恶化的概率为20.7%[1-2]。IPF患者从出现呼吸道症状开始计算一直到死亡,其中位生存时间大约为28.2个月;而如果从确诊到死亡计算,其平均生存时间为3.2~5年;有研究关于IPF的生存率显示其5年生存率不足50%,10年生存率仅大约为30%[3]。IPF发病率逐年增高,死亡率高,现代医学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笔者从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采用肺痿方离子导入治疗IPF。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所选病例临床诊断参照2011年IPF治疗指南[4]。纳入标准:符合西医IPF的诊断标准,与医务人员交流无障碍,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者;2)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心肺疾病、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支气管扩张、胸膜病变、恶性肿瘤等病者;3)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及精神病者;4)未按规定服药者;5)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者。

1.2临床资料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IPF患者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50~75岁,平均(63.41±3.24)岁。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48~77岁,平均(66.41±3.5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不包括糖皮质激素)、止咳化痰治疗。此外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5 mg/(kg·d),每经1个月治疗后减半量,共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肺痿方离子导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14 d为1个疗程,每月1个疗程,共3个疗程。同时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中药活血化瘀制剂。肺痿方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张念志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创制而成,药用:虎杖15 g,冬瓜仁30 g,鱼腥草20 g,北沙参10 g,南沙参10 g,生地黄10 g,麦冬10 g,白术10 g,当归10 g,红花10 g,桃仁10 g,熟地黄10 g,炙甘草10 g。水煎2遍,过滤、沉淀、浓缩,密封冷藏备用。离子导入的方法:使用电脑中频治疗仪(北京奔奥新技术有限公司型号BA2008-Ⅲ型)治疗,中药取约200 mL,微波加热1~2 min,温度以患者舒适为宜,将中药煎剂适量浸渍于药物垫上(5~6层棉布,15 cm×12 cm)包裹2个铅板电极,用弹力绷带固定于患者肺部Velcro啰音最明显的部位。注:药物垫均应抻平,并与皮肤接实。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选择输出频率,以患者舒适为佳,时间为20 min,每日2次,共14 d为1个疗程,完成3个疗程后作为统计对象。治疗期间除因病情恶化、死亡停止观察外,不得随意更改方案。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血气分析、6分钟步行距离(6MWT)、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和安全性指标。检查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安全性检查在治疗前后各1次,一旦出现生化检测指标异常,则需复查,直至恢复正常。观察不良反应,如血常规异常、肝肾功能损害、过敏等。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咳嗽”“哮病”制定中医证候积分标准,主要症状喘息、憋闷、气短、咳嗽和Velcro啰音,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计0、2、4、6分;咯痰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计0、1、2、3分,根据以上计算总和。肺功能:观察治疗前后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的变化。血气分析:观察治疗前后1次不吸氧情况下的血气分析。观察治疗前后6MWT。

1.5疗效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的评价标准进行判断,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按尼莫地平评分法(疗效指数=治疗前主要症状与体征总积分-治疗后主要症状与体征总积分/治疗前主要症状与体征总积分×100%)拟定。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结果示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分别为(16.38±2.27)分、(18.06±1.84)分,分别低于治疗前的(21.94±2.43)分、(22.5±1.96)分(P<0.01);两组比较,治疗组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见表1。结果示两组治疗后TLC、DLCO较治疗前无明显进展(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LC、VC指标百分比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LC、VC指标百分比比较(%,±s)

组别时间TLC/预计值DLCO/预计值治疗组治疗前71.70±17.4960.14±26.53(n=16)治疗后70.47±14.7559.12±19.65对照组治疗前72.34±16.1262.89±26.31(n=16)治疗后70.65±14.9160.26±19.56

2.3两组治疗前后PaCO2、PaO2比较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PaCO2、PaO2较治疗前前无明显进展(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CO2、PaO2比较(mmHg,±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CO2、PaO2比较(mmHg,±s)

组别时间PaCO2PaO2治疗组治疗前37.16±4.5879.41±10.53(n=16)治疗后37.76±3.1579.71±10.33对照组治疗前37.72±4.2879.34±10.23(n=16)治疗后37.62±2.5779.67±10.31

2.4两组治疗前后6MWT比较结果为两组治疗后6MWT分别为(432.17±94.11)m、(424.76±93.68)m,与治疗前的(415.23±92.92)m、(412.75±91.31)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3。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因样本量限制,未作统计学分析。

2.6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结果为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异常变化,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表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目前,针对IPF的发病机制,不断有新的治疗药物和手段被发现,主要有抗炎治疗、抗氧化治疗、抗纤维化治疗、抗凝治疗等治疗方法和手段,但2011年诊疗指南中指出少数患者可以试用糖皮质激素加N-乙酰半胱氨酸加硫唑嘌呤、单用N-乙酰半胱氨酸、抗凝药物或吡非尼酮进行治疗[4]。特发性肺纤维化病因及具体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是非常明确,没有哪一种药物可以治疗IPF,肺移植仍然是治疗本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肺移植受到种种限制,目前开展有限,因此研制新的治疗方法就成为了医学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喘证”“肺痿”等范畴。张念志主任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提出“虚-瘀”理论。张念志主任认为本病肺气阴两虚为本,瘀血阻肺为标,总体呈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发病过程之中,气阴亏虚与血瘀互为因果,并因虛实程度不一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肺痿方中虎杖、当归、红花、桃仁活血化瘀;南沙参、北沙参、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白术益气养阴;冬瓜仁、鱼腥草清肺化痰;甘草祛痰止咳、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化痰止咳、活血化瘀之功效。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虎杖、红花、当归、生地黄、麦冬均有抗肺纤维化的作用[6-10]。

中医药外治法在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中药离子导入法毒性小,并可长期应用,目前正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中医认为“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中药外治于患处,可以通过经穴-内脏途径,作用于体内各个系统,而起到多系统、多器官、多环节的调整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外治药物除通过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发挥治疗作用外,还可以调整系统组织器官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间接的治疗作用。中医药外治法给药途径简便易行,同时可以减少药物对消化道刺激,患者容易接受,因此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

该研究表明,肺痿方离子导入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安全、有效,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相比,临床症状缓解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其重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主观痛苦,提升其生存质量,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方法之一。但该次临床观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等,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该做到全面考虑,尽量依照循证医学的设计原则,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实验研究,早日找到治疗本病的突破口,造福于广大患者。

[1]Navaratnam V,Fleming KM,West J,et al.The rising incidence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n the U.K[J].Thorax,2011,66(6):462-467.

[2]Song JW,Hong SB,Lim CM,et al.Acute exacerbation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ncidence,risk factors and outcome[J].Eur Respir J,2011,37(2):356-363.

[3]佀庆帅.益气通络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4]朱毅.最新呼吸科疾病诊疗指南荟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58,6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9.

[6]夏永良,骆仙芳,宋康,等.虎杖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泡灌洗液TNF-α和PDGF影响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9(1):43-47.

[7]成文媛,钱之玉,杨丽娜,等.西红花酸在AngⅡ诱导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2,20(2):103-108.

[8]刘新年.当归注射液辨治对肺纤维化患者肺组织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3):351-352.

[9]刘力,唐岚,徐德生,等.生地对大鼠肺间质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表达的作用[J].中成药,2008,30(2):175-178.

[10]蒋玉宇,曹世宏,刘仪.养阴药(地黄、麦冬)对肺间质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网络的干预作用[J].四川中医,2004,22(11):1813-1814.

R563.9

B

1004-745X(2015)10-1845-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10.056

2015-06-11)

猜你喜欢
肺纤维化特发性中医药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11-25 23:46:31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江西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5-24 06:57:54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38
沙利度胺治疗肺纤维化新进展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