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等待花开的声音

2015-11-01 02:41蓝玉文
新教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条船上衣算式

蓝玉文

有一次,黄老师说起了他执教的一个教学片段。

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中的“解决问题”时,学生中出现了对余数如何处置的数学问题。教师先出示例1,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几条船?算式:22÷4=5(条)……2(人),余下的2人还需要再租1条船,5+1=6(条),所以一共要租6条船。同时,又出示了例2,有23个扣子,每件上衣钉4个,可以钉几件上衣?算式:23÷4=5(件)……3(个),余下的3个扣子不能再钉1件上衣,因此,只能钉5件上衣。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掌握了对余数“进”或“舍”的处理方法。可在练习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要做50个灯笼,张爷爷每天最多可做8个,需要多少天才能做完?大部分学生都采用50÷8=6(天)……2(个),6+1=7(天),所以,需要7天才能做完。教师正准备出示下一题时,却发现中等生A同学在挠头,好像不理解,教师就问她:“你觉得哪儿不对劲?”她说:“老师,我认为这道题中商加1错了!”同学们都笑了,甚至有个别同学还做鬼脸小声说:“余数采用‘进一法都不懂!”生A急得说不出话来。为了弄清她“错”的想法,教师又问:“别急,慢慢来,那你认为应该怎样?”生A说:“张爷爷每天最多可做8个,那么半天可做4个,题中剩下2个,张爷爷不是半天就能做完吗?为什么要算1天呢?应该是6天半!”是哟,“6天半”更准确!但余数能采用“进半法”吗?

有研究表明:中国的孩子之所以容易服从权威,是因为思维常被教师禁锢在固有的模式之中。的确如此,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为确保“无差错”,忠实地执行课程内容和预设的教案,常常使有些神奇的解题方法在这样的定势下消亡。而片段中的黄老师敏锐观察,能为学生创造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的状态下,合情合理地表达出独特的见解,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

黄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让学生把话说完,始终保持着一份亲切、平和、真诚与耐心。学生的思考常包含着他们的解答方式,包含着他们各自的见解,包含着他们独特的创造。在一年级数学里,学生就学习了“整时”与“半时”,而在农村中,帮人打工也常常分“1天”与“半天”计工,案例中,生A是生活的有心人,她的想法是合乎实际情理的。因此,教师不可匆忙下结论,应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这样或许能让我们看到数学课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画面。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庐丰春蕾小学〓责任编辑:王彬)endprint

猜你喜欢
条船上衣算式
罗马尼亚人的上衣
算法多样化教学分析
怎么写算式
作品(十六)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小上衣+阔腿裤一穿就时髦
层层推进逐步建构数学模型
——《应用问题(二)》教学
紧身上衣阔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