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凤
【摘 要】音乐课是孩子们感受美、享受美的课堂,是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堂。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拥有快乐。
【关键词】音乐课 快乐 心理健康教育
快乐是一种心情,把快乐带给孩子们,才能够使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美好的事物,感受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学生从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把这种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在教学活动中转变教学指导思想,转变教学模式,转变对学生的态度,尤其是对某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他们心理健康的水平。这种发展将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在心理保障。具体讲,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快乐学习,使音乐课成为一个充满精神生活的课堂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情绪状态往往能让机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愉快、轻盈的心情能使人头脑清醒,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创造能力;相反,压抑的心情会使人大脑受抑制、胡思乱想、学习效率降低。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影响着整个课堂的氛围和生活的质量,只有精神饱满,高情绪地走进课堂,才能激发快乐的心理状态。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会产生压抑感,这时,我就讲一个小幽默、小笑话,或者是根据所学内容讲一个相关的故事,这样就会引发学生兴奋起来,甚至开怀大笑,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学会将“苦学”变“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大大提高教学课堂效果。
二、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维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应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如在课堂上开展内容新颖、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团结协作,努力完成一项教学任务。如在二年级歌曲《理发师》的教学中,我利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鼓励学生自主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真正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接受者和探索者,学生在自身获得知识的同时,又产生了自我效能和胜任感。这种心理感受是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会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成功者,从而走上心理健康发展之路。关心他们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就是從深层次上抓好了心理教育。
三、适当鼓励,使音乐课的氛围充满和谐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多鼓励的心理价值就在于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心和成功感,带来趣味感。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一些激励性、鼓励性的动作、信任的眼光、表扬的话语、热烈的掌声等唤醒鼓舞孩子们,这样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要投注学生一份爱,一份期望和鼓励,通过鼓励,让每个学生每天都收获一定的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快乐,增强自信心和成功的勇气,从而获得更进一步的动力。每一个教师都要相信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抓住其闪光点,正面诱导、鼓励,要使学生感到“我能学会”,“我能行”。教师应杜绝使用讽刺、挖苦、讥笑、揭短、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语言,在课堂上应多表扬,要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热爱、尊重学生并非一味地宠惯学生,严格要求能促进学生形成自觉、自律、自尊、自重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以及尊重他人的好习惯。教师对学生的爱,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教育。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我们要在课堂上用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快乐的氛围中感受美、体验美。
快乐是一种享受,拥有快乐心情的人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美好的事物,去感受美好的生活,去创造美好的学习情景,让我们的学生在音乐的课堂上信心十足,在校园生活中感受美、享受美,拥有快乐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 陈永霞.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形式分析[J].学园:教育科研,2012(03).
[2] 范亦飞.论审美教育与小学音乐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0(11).
[3] 王薇.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策略探析[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07).
[4] 田春明.民族打击乐器在音乐创新实践中的作用——兼谈民族打击乐曲创作[J].戏曲艺术,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