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室,辽宁 丹东 118000)
手膝支持俯卧位与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对肩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李红梅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室,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 探讨手膝支持俯卧位与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对肩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5例肩难产产妇,依据其体位分娩差异分为对照组(半卧位屈大腿抱膝)31例与观察组(手膝支持俯卧位)3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并分析肩难产的合理体位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为(356.4±139.7)min,产后2h出血量为(144.6± 47.6)mL,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4%,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难产产妇采用手膝支持俯卧位分娩方式能够缩短产程时间,抑制产后出血,对新生儿健康也有良好改善作用。
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手膝支持俯卧位;肩难产
肩难产是产妇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之一[1],主要指胎头娩出后,胎儿肩部受困于产妇盆骨出口部位,使得胎儿无法有效娩出,该种并发症的临床发生率约为0.1%~1.4%[2]。肩难产产妇需立即接受胎方位矫正等处置措施,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极易危害母婴健康。为深入明确肩难产的改善措施,本研究对不同分娩体位产妇的分娩结局开展了临床比较,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65例肩难产产妇均为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收治,所有患者均为足月妊娠,分娩时胎头娩出至胎儿完全娩出时间>60 s,且无其他妊娠合并症。依据产妇体位分娩差异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26.7± 2.4)岁,体质量61.9~86.7 kg,平均(74.8±2.7)kg,初产妇28例,经产妇3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4~36岁,平均(27.2±2.3)岁,体质量62.1~87.4 kg,平均(75.2±2.5)kg,初产妇29例,经产妇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产妇经确诊后便给予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等待发生1次宫缩后辅助产妇将双腿尽量屈曲,并采用双手抱膝或抱腿姿势,使其腹部表面与腿部贴紧,缓解腰骶段脊柱弯曲并降低骨盆倾斜角度,促进出口面扩大与耻骨升高,从而松动胎儿前肩,经局部加压后促进胎儿娩出。观察组产妇在确诊后便采用手膝支持俯卧位,等待发生1次宫缩后辅助患者自仰卧位转变为手膝支持俯卧位,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缓慢下拉抬头,再依次娩出产妇后肩及前肩。
1.3评价标准: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观察分娩后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以及产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正常胎儿经左枕前位分娩时,在胎头仰伸状态下胎儿双肩部位便可轻松进入至产妇盆骨入口左斜径处,随盆骨走向胎头便逐渐下降,助产士通过复位与旋转等措施可促进胎儿头、肩的垂直状态,而后经产妇耻骨弓下胎儿后肩可成功娩出[3]。而肩难产主要指常规助产手法无法成功娩出胎儿双肩的情况,是妇产科常见分娩并发症之一[4],即便该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一经发生便会显著影响胎儿成功娩出,延长产程并提高分娩风险,严重危害母婴健康,进而肩难产的合理处理方法仍为妇产科研究重点问题[5]。以往临床多采用半卧位大腿抱膝处置方法,通过大腿屈曲紧贴腹壁,促使骶骨倾斜程度降低,在骨盆倾斜状态改善后促进前肩的自然松动。但该种方式应用后,约50%的产妇仍无法良好改善肩难产效果。本研究中部分产妇采用了手膝支持俯卧位处置方法,通过辅助产妇转变为手膝俯卧位后,护理人员探至阴道内对胎儿双臂进行旋转,从而确保成功娩出。手膝支持俯卧位处理产妇的分娩产程时间为(356.4±139.7)min,产后2 h出血量为(144.6±47.6)mL,产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4%,均显著好于半卧位屈大腿抱膝处理患者,证实在肩难产分娩过程中采用手膝支持俯卧位的临床改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肩难产产妇采用手膝支持俯卧位分娩方式能够缩短产程时间,抑制产后出血,对新生儿健康也有良好改善作用,同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比较其应用效果更为满意。
[1] 梁海燕.37例肩难产产妇处理措施及分娩情况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12):106.
[2] 王晓怡,何玉甜,钟梅,等.肩难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多中心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19(1):12-16.
[3] 朱华英,徐玲娣,陈廷美.膀胱截石位与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156-157.
[4] 路云霞,杜荷荣.肩难产的临床预防和处理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4):1518-1520.
[5] 赵燕.不同护理方法在肩难产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2):466.
表1 组间分娩结局比较[(),n(%)]
表1 组间分娩结局比较[(),n(%)]
组别 产程时间(min) 产后2 h出血量(mL) 新生儿并发症 总发生率(%)锁骨骨折 臂丛神经损伤 新生儿窒息对照组(n=31) 476.9±192.1 184.5±56.7 1(2.9) 2(5.9) 3(8.8) 17.6观察组(n=34) 356.4±139.7 144.6±47.6 0 1(3.2) 1(3.2) 6.4 t值/χ2 11.28 13.14 - - - 4.16 P值 <0.05 <0.05 - - - <0.05
R714.44
B
1671-8194(2015)35-01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