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德
【摘要】农村寄宿制小学优化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率,提升了办学水平,但其也存在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规章制度不健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差、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了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发展的对策,以期促进寄宿制学校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 寄宿制教育 发展途径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Q2015-67。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29-02
前言
为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农村的小学办学开始呈现出集中化、规模化、寄宿制的趋势。这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让所有农村孩子都能享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寄宿制小学教育处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和解决,以此提高办学效率。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源减少,留守儿童增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的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更多的人到城镇去工作,条件较好家庭的孩子大都随着父母去了城市读书,而大部分学生只能留在农村跟随家里的老人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生源的逐渐减少和留守儿童的增多,给小学教育带来了很多困难,农村小学趋于寄宿制教育。集中生源给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多的关爱,已成为寄宿制教育的重要任务。
2.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短缺
农村小学虽然集中了一个地方的主要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国家也给予学生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地方政府对小学教育投入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加之,农村小学对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够,导致优秀人才的补给不足,即使个别的人才来到农村支教,也很难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很难留住优秀人才。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短缺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3.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寄宿制小学一般都是学生人数较多、占地面积较大,整体规模比较大的学校。虽然办学规模上去了,硬件上得到了提升,但是在管理、制度的建设、内涵的提升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在这些学校的管理中,很少有一整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即使有也很难贯彻执行,人治的思想比较重,领导对教师,教师对学生教育的随意性非常明显。
4.学生习惯养成意识差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受教师和父母的影响非常大,家庭教育是其成长的重要一个环节。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把学生集中在一起,虽然能够接受较多的学校教育,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教育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而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教育相对缺乏,导致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利于其全面发展。
5.学生心理问题普遍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很多是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中尽管能得到教师的关心与帮助,但没有父母陪伴的爱毕竟是缺失的、不完整的。当这种思念不能化解,或者自己有什么问题不能跟父母商量、探讨时,积聚起来的诸多问题不断被挤压,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对于这些心理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一般都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医生,也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
6.课程体系不完善
农村小学的课程设置,一般都以语数外为主,其他的课程即使存在也往往是摆设,成为陪衬。例如,体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有着重要影响,但农村小学很少开设这门课,即使开设也没有系统的规划,体育教师很多都是由其他课程的教师兼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发展的对策
1.集中力量提升办学水平
寄宿制小学教育是汇集一个地方的众多力量,来为师生提供更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模式。寄宿制小学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好这一工作:一是地方政府要给予寄宿制小学的发展更多力量,尤其在经济、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二是地方出去的一些较有成就的企业家等名人,要积极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可以用设立奖学金的形式尽自己的能力提供一些帮助;三是政府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使其投入扎根到农村的教育事业中。
2.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一个学校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既定的规章制度,使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在一定的法律法规内进行。学校要认真研究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政策,认真分析学校和学生实际,按照教育方针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完善课程设置,健全学生的考核机制,建立学生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机制,促进其德育教育,落实好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制度的制定相对简单,关键在于落实,切实执行才能让工作落到实处。
3.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基础。小学生正处于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学校要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关注,注重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培养:一是让小学生养成正确对待学业的习惯。不迟到、 不早退,按时完成学业,诚信考试等。二是要让其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尊重长辈、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三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意志品质。可以让学生坚持上好体育课、坚持晨跑,磨练意志等。
4.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人数多,教师工作压力大,导致教师的工作很难面面俱到。若教师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会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严重,后果不堪设想。关注学生心理,一是学校要引进小学生心理辅导专业人才,成立专门的农村学生心理工作队伍。二是教师要对学生给予更多的爱心,让学生感受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温暖,减少心理问题。在节日或者学生生日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送上祝福或者准备些小礼物,以此温暖学生的内心。
5.完善课程体系
农村小学的传统教学理念就是今后升学考什么,就设置什么课程,这是不科学的。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学生必须获得全面发展。课程体系在现有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完善,此项工作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没有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设置标准要抓紧时间开设起来。二是已经开设的课程,尤其是像音乐、美术、体育等所谓的“副科”课程,要注意抓好落实,让每一堂课都不打折扣,不断提高其教学的实效,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6.提高教科研能力
农村寄宿制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加之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导致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差,不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提高其科研能力,一是要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科研工作是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方式。二是要加大对科研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科学研究需要大量资料的支持,没有经费作保障,一般的学校和教师是很难承受的。三是要对科研工作进行正确指导,教师的盲目科研探索不但不能研究问题,而且会让自己陷入身心俱疲的境地。
结语
总之,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其为解决农村现实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模式。但这种教育模式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地方政府以及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共同努力,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不断地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勇.农村寄宿制学校应重视宿舍文化建设[J].新课程,2009(08).
[2]杨兆山,高鹏.农村寄宿制学校低龄学生的适应问题与对策——基于中西部三省区的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12(07).
[3]张鸿泰.农村寄宿制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改革与探索,2008(03).
[4]何强军.浅谈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利与弊[J].学园(教育科研,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