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明
【摘要】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物理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该课程功能即便如此高位,但经不完全调查,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实际教学实施情况参差不齐,实施效果也不尽如意。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上对物理课程在服务专业学习、广泛应用于科技和生活等地位与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二是客观上没有根据物理课程特征紧密结合专业和生活实际,采用适切的教学方式。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以为,作为中职学校一线物理教师,应积极思考在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怎样进行整合教学资源、指引学习方法和组织交流评价等等,构建“体验式”物理课堂。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验式 物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78-02
一、注重整合教学资源
从广义上来讲,教学资源可以指在教学过程中被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的、为教学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通常,教师手边的资源大都是课本、习题册等文本资料和实验教具,以及传统的教学经验;现有的教材有好多版本,也都是照顾到宽泛的专业大类而编写学习内容,虽然编写时不强调科学理论体系,但也都是直接表述知识点;虽然安排了演示实验,但演示实验也是较多偏向较为先进的DIS实验系统,注重通过计算机数据验证规律,忽略实验探究过程;好多职业学校只注重专业实验室建设,不太注重物理实验室完善等等。这就需要中职学校物理教师在“体验式”物理课堂时,主要做好学习内容增删、信息技术运用、生活观察和学习群体组建等方面的教学准备,让文本资源与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相互补充,让课内学习与课外观察、实践相衔接,让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具、传统的教学经验相得益彰,让师生、平等相待、和谐共进。比如,在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可以结合建筑、机械专业《工程力学》或《建筑力学》课程中“平面力系平衡”章节学习,增加“正交分解法”内容;为了学生顺利衔接高职阶段物理课程学习,也可以拓展相关内容。比如,在学习“动量守恒定律”时介绍“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在学习“圆周运动”时,介绍“刚体转动”和“刚体定轴转动定律与应用”等等。
同时,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生活实践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和《天体运动》时,结合科技发展,利用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提供最新的神舟飞船和探月卫星发射,以及宇航员在太空舱活动与实验等视频,调动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可以将演示实验调整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精神,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另外,学生智能结构有别,兴趣爱好各异,认知水平不等,逻辑思维能力不同,教师就可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组织。
二、注重指引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所学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就需要教师指引学生回归生活亲身体验,以问题探究为学习主线自主建构。
1.指引学生回归生活亲身体验
胡塞尔现象学认为,要认识事物,就必须“回到事物本身”。物理课程的研究对象就是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它科学地解释了自然现象所遵循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物理课程的学习需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应用。因此,在构建“体验式”物理课堂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自觉观察和联系身边的生活现象,善于思考;可以组织开展主题性参观和社会实践,指引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比如,在学习“摩擦力”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雨雪天气人走路或汽车行进时怎样防止打滑;在学习“力的分解”中“分力作用效果”时,可以把学生带到建筑施工现场附近,远距离观察“塔式起重机”机构,获得直观印象;在学习“圆周运动”中“主动轮和冲动轮速度大小关系”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百米骑行比赛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车间参观,实地观察“变速箱”结构,理解变速原理;在学习“曲线运动”时,组织学生自制一个小飞镖,指导学生在空旷地把飞镖斜向上抛出,理解飞镖落至地面插入泥土后的指向就是它落地瞬时的方向,飞镖在空中的指向就是它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再改变飞镖的投射角,观察它投至地面时的不同角度,与飞镖在空中曲线运动的轨迹相联系等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基本定律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曾经说过:“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往往是千百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更是离不开学生分组实验。这主要是因为分组实验比演示实验更为形象、直观,学生能真正亲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清楚地展示研究的物理现象,揭露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一方面因陋就简选材,增加一些简单易行的分组实验,为他们提供观摩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去思考、去设计,偏于学生定性理解规律,另一方面注重将教材中演示实验调整为分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真正“动起来”,并在“动”中探究、解惑。比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分组实验和“牛顿第二定律”分组实验等等。
2.指引学生围绕问题科学探究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所说:最重要的是自己会不会提出正确的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驱动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一方面注重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以学生合作学习和实验探究分析问题,回归生产和生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注重指引学生物理研究方法。比如:在学习“力的合成”时,通过一名学生提起水桶和两名学生共同提起同一水桶的实验,引导学生领会“等效替代法”;在学习“力的分解”时,结合建筑专业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建构模型法”;在探究“位移和速度、时间的关系”即s=vt时,通过先让一辆小车匀速行驶一段时间,然后看它的位移,再让小车以不同的速度行驶相同的时间,比较两种情况下行驶的位移的实验,引导学生学习“控制变量法”。同时,注意指引学生运用“勾股定理 、三角形和四边形”等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注重组织互动评价
1.组织协作学习,促进平等互动交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教师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重点不在于老师将资讯灌输给学生,而在于提供资源和架构,在于引导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构建伙伴关系,组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多频度互动与交流,提供很多机会让他们协作学习。比如,在学习“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时,可以将教材中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分组探究性实验。由于这次实验是学生进入中专校学习后第一次分组探究性实验,因此,教师在课前需要考察以往建制的学习小组作用发挥和学生之间相处关系的密切程度,建立较为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这是有效协作学习的基础。然后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方法和误差来源等方面的预设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教师作为小组临时成员,不时地参与各小组讨论,组织小组交流,与学生一起议定实验方案。再由各小组成员共同准备实验器材和搜索学习资料,按照实验方案合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适时点拨和纠正。最后,学生推举代表展示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不难看出,在这其中,师生之间始终缺少不了平等相待,伙伴协作和多频度互动。
2.组织全程评价,促进智能多元发展
在10多年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过程中,进入中专校的学生接受的还是偏多“师道尊严”教育理念,基本是直接全盘接受他人给予的评判结论,也没有多少机会进行自我评判,自然也就缺乏比较、判断的基本方法和水平,从而阻滞了自身的顺利发展。为此,笔者就通常思量着在物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将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促进学生逐步养成评判习惯,改善上进心、积极性和质量意识。比如,在完成“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实验时,可以编制一张定性《评价表》,设置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拟定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力、规范动手操作仪器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初步分析概括和推理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等定性评价指标。在揭示学习课题后,教师向学生说明《评价表》的功能、各评价指标内涵和评价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互动交流、动手操作和思考,并注意观察同伴表现。评价时,先由组长组织成员交流学习表现,然后进行个人自评和对同组其他成员评价,教师再以小组为单位总体定性评价和对表现突出学生进行评价,课后统计和分析,并与组长和个人进行反馈,提出改善建议。实施后发觉这样的定性评价具有可行性,学生能较好运用评价方法进行正确评判,产生相互赏识和促进提高效果,多元智能同步发展。
四、结束语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由于中职《物理》有着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的紧密联系,更有着在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服务专业课程和衔接高职《物理》的特征,教师需要结合中专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有效构建“体验式”物理课堂,让学生始终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中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互动,体验过程,也体验成功,让课堂时时处处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林海滨,“体验式”教学让物理课堂“动”起来,[J].高中数理化,2014,(14)
[2]李廷贤,体验式学习让中职学生也爱上学物理,[J].科学咨询.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