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学科,是小学教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小学教学中的基础词汇颇多,词汇之间的关联性比较低,如何更加高效、更加准确的让学生将单词、短语融会贯通就成为了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通过情境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词汇学习效率的方法,在近年来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将针对基于情境教学模式的小学英语教学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情景教学 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16-01
一、通过实物创设教学情境
因为小学生能够接触的事物比较少,并且习惯通过眼睛所看到的实物形象来建立思维观念,因此如果教师能够以实物作为辅助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看实物来加深记忆印象和培养学习兴趣,将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1]。
二、通过图片创建教学情境
通过实物创建的教学情境虽然直观、有效,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性词汇,或者受现实条件限制无法带到课堂上来的实物词汇,无法通过实物辅助来创建教学情境,这种时候可以用通过图片创建教学情境。通常来说,小学生对于绘画图片都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图片内容比较陌生的或者图片没有被完全展示的时候,将会激起学生极强的探究欲望,这将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保证教学质量。比如,小学五年级Easter is in Spring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些节日的图片对学生进行提问,借此激发学生对有关节日的学习兴趣。其课堂情景为:
Teacher:Good morning students. How do you know about the festivals?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ell me what festival it is.
之后教师指着一张图片,图片中是很多工人一起工作的画面,并让一名学生回答。
Student 1:Labor day.
Teacher: Very good.
然后教师换了一张图片,图片中都是一些搞怪的小玩具,并提问下一名同学。
Student 2:April Fools.
Teacher:Great!
通过对图片上不同节日的特色,让学生激发对西方节日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相关词汇的记忆,以此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通过动作创建教学情境
教师通过合理的肢体动作也能够在课堂上设计出很好的教学情境,通常小学生比较好动,让学生在玩耍中体会教学内容能够活跃教学气氛,加深师生间的感情。比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册中Unit 4 Hobbies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为学生简单的跳一段舞蹈,然后提问:What do I like doing?如果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可以假装很生气的说:I am dancing!一方面借“生气”的情绪来调节课堂氛围,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动作和词汇的关联和含义,通过动作来创建情境不仅能够提高情境教学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适应性,提高情境教学的广度,而且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创建一个囊括语言、动作交流的立体化教学形式。
四、通过表情创建教学情境
有些英文词汇,像是情绪中的happy、sad、angry、fear等等,与其通过图片来创建教学情境,通过表情来实现教学情境的创建能够更好的提升课堂效率。比如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的Unit 7 Whats the matter?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模仿不同情绪的表情让学生竞猜与教师表情对应的情绪词汇。教师可以假装很难过,然后问学生:Whats the matter with me?学生这时可能会回答:You are sad.通过这种表情的模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寓情于景,体会不同表情的不同含义。
综上所述,教育体制新课改的推行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学习参与能力得到提升,是国家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可以预见,随着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多,未来我国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将得到显著增强,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水平也将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祎.小学高年级英语学习效能感、归因方式与英语成绩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姜玉纯,女,湖南长沙人,汉族,现职称:小学英语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