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善理气的川楝子

2015-10-30 05:38:30高宾郭淑珍赵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金铃子苦楝川楝子

◆文 高宾 郭淑珍 赵丹

北京卫仁中药饮片厂

川楝子原名“楝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不分川楝、苦楝。苏颂谓:“楝实即金铃子也,生荆山山谷,今处处有之,以蜀川者为佳。……实如弹丸,生青熟黄,十二月采实”。参照历代本草著作所附诸图,可知古之楝包括川楝、苦楝两种同科同属不同种的植物。其果实性状、药效亦有不同,应加以区分,不宜混淆。川楝子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之功效。常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等症。苦楝子果实呈椭圆形,似酸枣而稍大且比川楝子约小一半。功善理气,止痛,清湿热、驱虫。常用于治疗疥癣、冻疮等症。

川楝子原植物为落叶乔木,野生、栽培均有。主产于四川绵阳、乐山、南充、温江;重庆地区的万州、涪陵、长寿、城口、壁山、巫山、巫溪、奉节;贵州务川、湄潭、凤冈、遵义。此外,湖南、湖北、云南等地亦产。

川楝子又名金铃子,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其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10~11月果实成熟呈黄色时采收。摘下成熟果实或收集掉落下的果实,晒干或烘干即得川楝子原药材。本品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川楝子以个大、饱满、外皮色金黄、果肉色黄白者为佳。取川楝子原药材,除去杂质,加工成碎块,筛去碎屑即得川楝子饮片。本品为不规则的碎块。外果皮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有深棕色小点。破碎面(果肉)淡黄色或浅棕色;果核坚硬,有纵棱,含黑棕色种子。

▲川楝子花序

▲川楝子饮片

▲川楝树上果实累累

猜你喜欢
金铃子苦楝川楝子
川楝子传统净制与切制法探讨
川楝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吉林中医药(2021年7期)2021-03-27 14:10:19
小村
大理文化(2020年3期)2020-06-11 00:41:51
心急吃不了金铃子
金铃子长出来啦
金铃子:我的内心是条奔腾的河
今日重庆(2019年3期)2019-04-15 07:56:20
苦楝
水鬼
诗潮(2015年1期)2015-01-23 02:23:50
川楝子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苦楝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节律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