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兀自巍峨
——记中国营养学泰斗陈学存

2015-10-30 05:42许方霄何天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王成营养学教授

◆文 许方霄 何天骄

刀锋般的冷气在冬日的大地上蔓延,人们所到之处皆是寒意,时值上午,太阳渐渐张开温柔的怀抱,将一切调成暖色。这是一个普通的冬天,老人如往常一样,缓慢行走在家到单位这一再熟悉不过的道路上。他身形清瘦,拄着拐杖,衣着整齐朴素。虽然一个月前刚做完手术,却仍旧精神矍铄。此刻,老人正来到一家健康中心拿药,也就在这里,他打开记忆的阀门,向记者讲述自己一生求学济世的故事。这位老人,就是中国营养学泰斗、中国营养缺乏病防治研究和中国妇幼营养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年近百岁的陈学存教授。

乱世求学,道阻且长

陈学存教授于1917年出生在福建福州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父亲是商店店员,母亲是家庭妇女,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另外还有四个兄弟和两个妹妹。虽说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可是陈学存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并不吝啬,凡是有关孩子读书上学之事都积极张罗,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将来能有所作为。在开明父母的关爱下,七个孩子中有三个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陈学存在幼时就被父母送入附近的一所私塾,课堂上的陈学存听话乖巧,是教书先生口中的好孩子。12岁时他又进入当地有名的福州英华中学。英华中学是一所由美国教会资助的私人学校,经常有美籍英语教师前来授课,陈学存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打下不错的英语基础,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帮助。

身逢乱世,心怀壮志。从英华中学毕业后,陈学存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面临着是否继续学习和去哪里学习的抉择。与父母商量再三,他选择了当地新成立的福建医学院。回忆当初的选择,陈学存说:“那时候很多学生去浙江、上海等外省市读书,但是去外地念书要花很多钱,家里供应不起。福建医学院刚刚成立,学费包括食宿在内一切都是免费的,而且离家比较近,也可以常回家看看。”经济的考虑是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陈学存心中有火热的理想和追求。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人多灾多难,他在心中树立了“行医救人,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的信念。去医学院充电便成为了陈学存实现这一理想的最佳途径。在福建医学院,陈学存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受到师长和同窗们的格外关注。与此同时,作为一名热血青年,陈学存思想先进、关心时局,感受到身为新一代青年人的重任,内心燃起熊熊的革命烈火。经过共产党地下组织一段时间的考查和培养,1940年,陈学存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陈学存的求学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国民党反动统治倒行逆施,热血青年们掀起一场场学生运动以示对时局的不满。福建医学院也闹起了学潮,陈学存置身其中,自己地下共产党员的身份也暴露了。福建医学院是不能再待下去了,学校勒令他退学。然而对于优秀人才来说,失之东隅必收之桑榆。“我的老师,他把我收留了。”陈学存如此笑呵呵地回忆道。陈学存的贵人就是我国著名的生化学家和营养学家王成发教授。王成发教授曾是福建医学院的教师,指导陈学存做过一些课题研究,对勤奋聪慧的陈学存十分欣赏和喜爱,二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王成发教授介绍陈学存去江西国立中正医学院,一段崭新的求学路就此再次启程。

▲陈学存(右一)当时任美国儿童发展中心主任(中)合照

▲陈学存年轻时期照片

▲陈学存(右一)与英国教授White·Head教授(左一)合照

然而,中正医学院是英美派学校,采用英语授课,含有大量的英语医学专业词汇,而且新旧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也大不相同,初来乍到的陈学存一时难以适应,压力之大不言而喻。但在挫折面前,陈学存并没有丧失信心。借助中学时期打下的良好英语基础,配合自身的不懈努力,加上新学校中遇到的许天禄、许汉光、齐续哲、米景贤四位教授的悉心帮助和热情关怀,陈学存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学业的深度与广度上迈进了一大步。在求学路上遇到的每一位恩师,都被陈学存以“我的老师”为开头反复提及,铭记至今。

调整方向,专攻营养

从上世纪40年代末至今,陈学存从事营养研究六十载,可谓大半生都贡献给了营养学研究事业。然而工作之初的陈学存从事的并不是营养方面的工作。

1944年,陈学存从江西国立中正医学院学成毕业后,便来到昆明空军医院,由于大学期间重点学习临床医学,他便自然而然地从事了临床工作。当时的中国,战乱不断,食物短缺,人们普遍营养不良,免疫力差,陈学存工作期间每天接触不少因营养缺乏而遭受病痛的患者。“如果说营养缺乏是国人患病的一大原因,那么改善国人营养、增强国人体质,是否就能减少疾病发生,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呢?如果说改善营养可以减少疾病,那么从事营养研究工作是不是比临床工作更有意义呢?”这样的问题越来越频繁地跳进陈学存的脑海,并不断拷问他的良知。其实早在福建医学院读书时,陈学存就在恩师王成发教授的指导下,做过居民膳食调查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可以说对营养学已经有一定了解,当年王成发教授也曾十分认真地拍着陈学存的肩膀说过:“你将来毕业以后啊,就跟着我搞营养好了!”在经历三年的临床工作后,陈学存决定听从心底的声音,从事营养研究工作。

随后,陈学存立刻前去拜见王成发教授,向其透露自己想要把工作方向转到营养方面的愿望。对于陈学存的决定,王成发教授倍感欣慰。当时,王成发教授是南京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实验所的所长,虽说将陈学存收入麾下是他多年心愿,但一直无合适机会。如今,陈学存主动前来,王成发教授便立即邀请他加入南京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实验所的队伍。但恰逢那段时间王成发教授要去美国哈佛大学营养研究所进修,便将陈学存推荐给学界另一权威——代理所长侯祥川教授。就这样,侯祥川教授成了陈学存营养研究工作的入门导师。在侯祥川指导下,陈学存在一个儿童保育院进行儿童营养改善的研究,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测量、生化测定和补充试验。聪明的陈学存学得很快,没过多久就能熟练地进行工作,侯祥川教授对他赞不绝口。1948年,王成发教授从美国进修归来,带回不少营养学研究的新成果,在两位老师的共同指导下,陈学存也在营养学的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随着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成立,各项工作更加井井有条地展开起来,陈学存的营养研究事业也迎来了春天。

亲自考察,探究病因

对生活环境优裕的当代人来讲,营养缺乏病乍听起来是跟感冒咳嗽一样容易治愈的小病,但成立之初的新中国还比较贫穷,普通人家吃不上饭、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国人营养不均衡事件总是呈区域性发生,患者的病痛更是无法言喻。而且在医疗条件有限、营养学不甚成熟的情况下,营养缺乏病的病因难以发现,治疗过程十分困难。为了改善国人健康状况,陈学存不辞劳苦,亲自考察,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相继解决了一系列营养缺乏病问题。

1950年,南京军区部队的战士们患上严重的流行性阴囊皮炎,陈学存便跟随王成发教授一起前往南京军区部队查探病因。经过与战士们的接触,陈学存了解到战士们之前所用的外敷消灭真菌的药膏根本就不起作用,同时,患者多伴有口舌炎症状。在对军区进行膳食深入调查和战士们的尿液测定后,陈学存终于找到了病因所在——核黄素摄入不足。找到病因,一切就好办了。在核黄素口服治疗后,战士们的病情迅速得以治愈。这种 “口腔生殖症候群”的病名也成为国际上第一次采用的名词。此后,陈学存继续对阴囊皮炎的防治方法及核黄素治疗剂量展开研究,为核黄素缺乏症研究奠定了基础,也获得了卫生部科学进步三等奖的荣誉。

之后,为了响应中央的援藏号召,陈学存主动要求随十八军前往拉萨,参加西藏科学工作队,这期间他组织队员对藏民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同时为藏民治病,这一去就是三年。完成任务后,陈学存才回到北京,回到时刻牵挂着他的家人的身边。但在得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前线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患上了夜盲症,战斗力大大下降后,刚与家人短暂团聚的陈学存便再次毅然离家,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来到前线后,陈学存发现志愿军战士的食物供应较困难,他们主要吃罐头,很少有蔬菜,长期缺乏维生素A。但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上哪去找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呢?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陈学存的目光被周围土地上生长的许多野草吸引住了,野草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而胡萝卜素在人体中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这样不就能治愈战士们的夜盲症了吗?这个巧妙方法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果然,按照陈学存的指导,战士们的夜盲症很快就痊愈了。此外,陈学存还设计了一种暗适应仪,达到了夜盲症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1959年,新疆发现一种“黑癣病”,有不少人患了皮炎,还经常腹泻,疑似为癞皮病,陈学存等人被指派前去新疆莎东县调查。经陈学存确认,此病确实是典型的癞皮病。“癞皮病是因为人体缺乏尼克酸造成的,要治疗癞皮病,就得补充尼克酸。”望着当地大量种植的玉米,陈学存有了主意,这些玉米中就含有结合性尼克酸,只要经过碱水煮食,结合性尼克酸就会变为游离性尼克酸,便可为人体所吸收,这样癞皮病也就随之消失了。在治愈癞皮病之后,陈学存又成功引进高色氨酸玉米,这种玉米的游离性尼克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得多,并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

1965年,江西抚州地区大规模爆发一种奇怪的病,患者四肢麻木,双脚无力,走不动路,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软脚病”。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委派陈学存和其他营养专家前去调查,他们对当地居民饮食情况、食物营养成分、居民饮食结构进行研究测定,历时两年终于找到病因。他们发现当地有一种加工非常精细的新型碾米机,会将稻米加工成精白米。“当时人们都觉得,大米不能糙,越细越好。但是精白米在制作过程中磨掉了米皮和胚芽,这是大米中维生素B1含量十分丰富的地方,营养成分就这样流失了。”此外,陈学存还发现当地人吃米饭喜欢用捞米饭的方式,他们将米放在水中煮熟,只吃米饭而将米汤喂猪。经化验,米饭中的水溶性维生素B1含量很低,而米汤中的维生素B1含量却较高,说明这种生活方式更加剧了人体维生素B1的缺乏。获得这一研究发现后,陈学存和工作组立即向上级作报告,建议修改碾米机的机构,不要把米碾得太细,以保留维生素B1。自此之后,软脚病的状况果然得到了显著改善。

沟通国际,搭建桥梁

走在营养研究的路上,陈学存教授从没想过要停下来。从成人营养研究到妇幼营养研究,从跟随前辈脚步到辛勤培育桃李,从国内研究到国际合作,陈学存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在工作中他既获得了无与伦比的科研乐趣,又培养了众多营养学的新生力量。而作为与国际营养学研究交流合作的先驱战士,陈学存也是促使中国营养学与国际接轨的强大助力者。

改革开放前,中国营养学界与国外的直接合作少之又少,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学存得知国际营养学界正在进行成人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在经过所领导同意并同国际营养学界商议后,陈学存带领课题小组顺利加入了此次国际合作课题,还获得了两万美元的资助经费。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数据代表性强,陈学存带领课题小组研究得出的中国成年男子蛋白质的需要量数据受到了重视,并为国际上制定蛋白质需要量标准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课题研究期间,陈学存教授结识了许多国际知名营养专家和官员,拓宽了中国营养学与国际学界联系的渠道。

陈学存教授将营养研究重点放在妇幼营养研究领域,是在国内成人营养缺乏症状获得改善之后。那时候对妇幼营养的研究较少,陈学存觉得改善国人体质需从孩子和孕妇、乳母抓起。当时,美国农业部的一所国家级儿童营养研究中心想要同中国合作研究儿童营养问题,与中国卫生部几番联系,却均未成功。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中国卫生部下属的营养研究所有一位儿童营养研究的知名专家叫陈学存,便主动找到陈学存教授,诚心邀请他去美国访问。陈学存教授意识到,这是向国际展示中国营养学界实力的好机会,必须要抓住机会。事实证明,陈学存教授的眼界是宽阔的。正是通过陈学存教授的这次访问,才促成了我国佝偻病大规模研究与防治工作的展开,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并获得了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成果奖。

上世纪80年代,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成立了儿童发展中心,聘陈学存教授为顾问。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机会,陈学存举办多期全国性妇幼营养培训班,并邀请英国White·Head教授、加拿大Chandra教授、美国Dallman教授等诸多国际知名专家前来主讲。此外,陈学存教授还不失时机地将营养研究所、青岛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和美国德州医学院相关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联系在一起,历时5年的“中国中学生锌缺乏防治”的研究成果最终获得国家科委的科技成果奖。

老有所为,不负此生

如今的陈学存教授虽已98岁高龄,但身体还算硬朗,他仍然习惯每天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个他奉献大半生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陈老的孙女说,老人年纪大了,待在家里当然最让人放心,但他总想去单位,怎么也劝不住。90多岁了却坚持每天爬到五楼。采访结束后旁边传来陈老和儿子“争执”的声音。只见陈老的儿子指着自行车说:“您坐上车,我推着您回家”而陈老断然拒绝:“不用不用!我自己走。”那不容干涉的架势甚是可爱。也许这股不以老为老、坚持运动的“执拗”劲儿,正是陈老长寿的原因之一吧。对于自己长寿的秘诀,陈学存教授说,要保持心情愉快,生活有规律。“大脑与内脏是相关的,心情不好,吸收、消化也都不好。一个人的生命很短暂,有什么过不去呢?退一步海阔天空,与人为善,人家自然也会用善心回报你。人都是好的,你对别人好,别人就对你好。”

纵观陈老大半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始终都是佼佼者,国际国内的奖项也获得了不少,老人对这一切却不以为意,他不记得曾获得的施瓦兹奖的名称,却对营养研究中每一个困难的攻关过程如数家珍。当问及如何评价自己这一生时,陈老掷地有声地说:“不辜负此生,活到老学到老。”的确是这样的,陈老一生都忙碌在营养研究的最前线,哪里的人民需要他,他就不由分说地奔赴哪里。他做人做事不争不抢,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却比任何浮于虚名的人得到的成果都多。

上世纪80年代,电脑刚刚进入中国,花甲之年的陈老紧跟时代潮流,学会了电脑的使用方法,一直到现在还在用电脑发英文邮件。陈学存教授撰写了《营养研究六十年》一书,里面都是过去研究的报告。陈老说:“希望这本书能留给年轻人当个参考,也算是我对自己有一个交代了。”

除了对工作的满腔热情,陈学存教授也是感情内敛而丰富的人。提到老伴,陈老说:“她已经去世六年了。”夫妻二人结识于中正医学院。“她是一个很正直、很诚实的人,热爱祖国,热爱工作。我们都是做医学工作,比较有共同语言,矛盾少。”言语间似乎拥有一腔未尽和难诉的深情。

看着此时陈学存教授慈祥的面庞,眼前的画面突然变得恍惚起来,40年代的英俊小伙与如今的和蔼老人相互叠映。岁月改变了太多的人和事,但永恒不变的是陈学存教授对营养研究事业的尽责与钟爱……

人物小传

陈学存,1917年出生于福建福州,营养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顾问,中国营养病防治研究和中国妇幼营养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致力于中国营养缺乏病的探索与防治研究,曾随军队进驻西藏和前往朝鲜解决部队营养缺乏的问题,研究领域涉及核黄素缺乏病、癞皮病、软脚病、克山病、佝偻病、缺铁性贫血及微量元素锌缺乏等。积极推动中国营养学研究与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发达国家营养研究间的合作交流,使中国的营养缺乏病防治研究达到国际同等水平。曾获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1980年度施瓦兹奖,Nutrition Research 1981年度最佳论文奖以及多项国家科技成果奖。主编和编著了多部营养学著作,包括《营养调查手册》《应用营养学》《维生素D与健康》《妇幼营养学》《中学生营养食谱手册》《孕产育全书》等。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和平解放西藏纪念章、抗美援朝胜利纪念章。

猜你喜欢
王成营养学教授
Nonlinear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microbubbles under acoustic and magnetic fields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奇妙的大自然
悦读之苑
悦·读·之·苑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0年《动物营养学报》审稿专家名单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