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伟
摘要:本文以日语微课为主题,讨论了日语微课与日语慕课以及传统日语课堂教学的异同,分析了日语微课教学的基本构成,希望能对此后的日语微课教学研究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日语;微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9-0004-02
1.引言
提到微课,我们就必须涉及到到一个最近几年发展得风生水起的授课方式--慕课(Massive Oline Open Course,简称慕课)。微课于美国起始,一般是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慕课以信息化、网络化这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冲击着中国的各所高校。可以说,慕课既代表着一种新型技术系统,也蕴含着一种新型的教学范式。 林蕙青指出,慕课模式的可贵价值在于: "使得大规模并且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使全球各国不同人群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 国内外的大量优秀的教学资源在同意平台展示出来,不但带来教学资源的共享,更带来的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慕课教学模式的出现,也引发了社会对于学术自由、教育公平、商业模式等深层问题的思考。有学者认为,常春藤名校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影响了其他大学教授的"学术自由"和"教学权利"。 从微观方面来看,慕课还存在诸如:高辍学率、身份认证、学分认可、制作和运营成本以及长期效应等问题。
2013 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Armando Fox 教授,提出了微课(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平台的教学模式。微课平台,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开设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落地性特点,体现出对于现有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因为具有弹性化学习、多元化授课、海量资源选择的特色,微课平台被称之为"下一代的教科书"。 也有专家认为,微课的出现,标志着"后慕课"时代的到来。
2.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与慕课有相似之处,例如:
2.1 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人的集中注意力规律,慕课和微课的教学视频时长一般为几分钟,最长的视频也不过十多分钟。时间不长,并在其中穿插小测试,类似"学游"的方式督促学生在学生过程中不跑偏,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注意力来进行学习。
2.2 教学内容较少。很自然的,相对于45分钟的传统课堂,慕课和微课的问题聚集于一个或及几个主要问题,主题突出,内容更加精简。这使得庞大的知识点可以得到细化的拆分,这样的分布可以使得更加容易查找复习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吃透一个知识点,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查漏补缺不走重复路。
2.3 学习形式灵活。由于慕课和微课的教学小视频长度多为几分钟内容,资源容量较小。学生可以以在线也可以以下载的模式在终端设备(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这种碎片化的学习形式更加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学习习惯,对于在校生以及对于校外不同年龄层人的学习也都更加便利。是很值得推广的学习途径。但是,相对于慕课的大规模而言,微课采取的是相对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开设的多为学分课程,对选课人数也有限制,有着微课不具备的特点,例如:
2.3.1 合理的学生人数。微课一般会把人数控制在合理的总量之内,使得教学与管理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并不到超出控制的地步。所以相对庞大注册人数高辍学率的慕课来说,微课相对来说更有利于管理。
2.3.2 设有一定的课程门槛。对所教授的课程并不是零门槛的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设置,有利于筛选出具备修习课程基础的学生,也有助于吸引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辍学率过高。
2.3.3 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实现了传统课堂与在线讨论区发贴交流的结合,讲授与讨论互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也使得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方法的探索成为可能。
2.3.4 充满个人风格的趣味创作。虽然微课视频也采用在线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往往和传统课堂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应用比较多,所以一般是授课教师自行开发,与微课课程多由名校教学团队完成不同,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就是那门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也决定了微课更加针对细化的对象来展开教学,更加因地制宜。
2.3.5 符合现今课程发展的实际。在现有课程体系和网络环境的基础之上,表现出了更为平稳的自我发展与调适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便于落地、可持续发展的低成本模式。
而事实上,edX 和 MITX慕课平台,在波士顿地区选取了两所社区学院,采用混合式学习和翻转课堂模式,开设了"计算机科学及编程导论"课程。考试结果显示,微课学生的分数,要比微课平台同伴的,高出 10 个百分点。 哈佛大学在 2013 年秋季学期,开始了微课平台的教学尝试。学术委员会主席Robert Lue 教授认为,相对于慕课而言,微课体现了"几乎不可避免的进化"。
3.日语微课教学的构成
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交软件,如QQ、微信、微博、Facebook、Youku、Tudou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日语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改变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日语微课教学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来构成:
3.1 日语微课视频录制。与日语慕课不同,日语微课视频的录制一般由一门课程的老师个人录制完成,由于参与微课学习的人数也受到限制,所以微课的运行管理也不需要庞大的教师团队,是可以适宜教师一人之力来完成录制、运行以及日常管理的课程。
与传统的日语课堂教学或公开课相比,日语微课的优势在于其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左右甚至更加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片段。微课视频本身会穿插多个小问题,贯穿始终的"以学为本",可以令学生始终注意力集中在视频本身的内容,并且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为了录制好每一个日语微课小视频,教师平时必须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作为日语教学小视频,可以灵活地在语法、语音、文化、听力等门类当中适当穿插,语法教学当中适当融入文化知识,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本动漫文化或偶像剧片段使得教学视频生动有趣,这样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学视频主要表现的知识点,才能录制出学生感兴趣,愿意看,并且愿意看完的视频。
同时,作为讲授日语微课的教师还需要掌握适当的信息技术,除了必要的拍摄、录制技术之外还需要学习适当的后期制作、剪辑技术以及录屏软件的使用方法等等。
3.2 日语微课视频学习。微课的核心在于强调一个"学"字,即学生的学习。 学生在日语微课的学习当中掌握了适当的主动权,比如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时间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由自己决定。互联网为日语微课的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源,一方面,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利用这些资源来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自己控制学习的进度和方式以及时间,不必受教师的约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从多渠道,多形式接触和了解日语知识、日本文化、跨文化交际等,从而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协作学习。但是,与此同时,学生要面对各类知识汇集成的网络,也会无从取舍,迷惘,甚至产生焦虑。而对于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来说,这种几乎不设限的学习模式也是一个对自我的很大挑战。
日语微课教学强调学习的互动,所以视频中除了教授和讲解,还穿插有小问题和小测验,能实现比较灵活的人机互动,并在过程中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视频提供后台数据。
3.3 日语微课教学的"翻转课堂+在线交流"模式。日语微课教学与日语慕课完全依靠在线方式进行交流和传统日语课堂教学完全依靠课堂进行师生交流都不一样,多采用"翻转课堂+在线交流"的模式来进行教学。
课堂互动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的诠释和交流,在对日语微课视频的学习当中遇到的难处、或感兴趣的地方都可以把问题带到课堂当中。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是面对面的,比在线视频或在讨论区发言反应更具真实感。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可以使得课堂转换成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感受、领悟以及诠释和交流等的集合。
在线互动交流强调的是问题解决和反映的及时性。学生的学习不再像传统日语课堂教学当中被动接受不同的语言训练或模仿,而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或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进行成对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在日语学习中既能够互相合作激发学习兴趣即时反映问题,又能增加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日语学习的兴趣,拓宽自己的视野,用更加生动的方式了解中日文化差异。
4.结语
伴随慕课而来的微课风潮来袭,使得现行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乃至教学体系都将面临冲击与挑战。广大日语教师应该关注微课给日语教学带来的挑战和变化,积极主动地迎接互联网新的信息技术给我们的课堂带来的变化和便利,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应该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必须适应微课时代的挑战。借鉴微课发展理念,深入研究,除了要传授基本日语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通用日语技能,还要开阔眼界,培养学生利用这些知识提高日语学习和研究能力。微课教育模式不仅是对传统日语教学的一种挑战,更为后日语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 1) : 3-7.
[2] 姜泓冰. 慕课,搅动大学课堂[N].人民日报,2013-07-15( 15).
[3] Kolowich S. Outsourced lectures raise concerns about academic freedom[OL].
[4] Wikipedia.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OL]. http://en.wikipedia.org/wiki/Small_private_online_course.><
[5] Coughlan S. Harvard plans to boldly go with "Spocs"[OL].http://www.bbc.com/news/business-24166247.
[6] 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N]. 光明日报,2013 - 08 - 21( 14) .
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