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以亳州一中南校为例
文/张丽娟
摘要:翻转课堂符合教学信息化的潮流。笔者结合亳州一中南校的实际情况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进步一探究寄宿制学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借以对其它学校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ZT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49-01
引言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信息化是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巨大变革,要建立以学为中心和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国内逐渐流行起来。笔者在研究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亳州一中南校的硬件、师资、生源等方面和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探究寄宿制学校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ZT教学模式,借以对其它学校的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Salman Khan 首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指出其本质特征是“学生在家学习新知识,在学校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内化”。国外的翻转课堂基本都属于这一模式,如艾尔蒙湖小学,克林顿戴尔高中河畔联合学区。在国内,重庆聚奎中学、山东昌乐二中率先搭建了视频学习管理平台。南京行知中学更是加盟全国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沪江网来保证学生的网上学习资源。那么,寄宿制学校该如何实施翻转课堂呢?
二、基于亳州一中南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亳州一中南校简介
亳州一中南校建校于2010年,是一所市直寄宿制学校。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具有交互式白板教学平台。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计算机水平相对较高。为了进一步的扩大生源、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亳州一中南校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翻转课堂教学。
2.基于亳州一中南校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ZT教学模式
笔者主要通过课程表设计、教师课前准备、课内教学环节等方面探讨ZT教学模式。
(1)课程表设计
学科课表都分为Z课和T课两大类课,即自学质疑课和拓展提升课。
(2)课前准备
a.任务清单的制作。开学前抽有经验的老师共同研讨任务清单并制作。任务清单分为Z课和T课,Z课的包括自主学习、达标练习。自主学习模块按照知识点的形式,或填空或问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T课包括拓展提升和进阶练习。拓展提升模块以例题的形式强调重点、并拓展所学知识。
b.视频制作。视频的制作是一个重要环节,经过各科教研组的讨论,然后由指定的技术较好的老师录制。原则上,视频短小、生动、有趣味性。通常每一个知识点制作一个视频。
(3)课堂实施环节
a.Z课四环节。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完成任务单的自主学习模块;微课助学: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进一步完善任务单的自主学习模块;组内互学:小组内讨论并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达标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达标练习,并将完成情况反馈给老师。
b.T课四环节。解释答难:教师针对学生的Z课上达标练习完成的情况,进行重难点突破;拓展提升:教师以例题的形式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拓展提升;达标练习:学生讨论并完成进阶练习;小组展示:学生代表到讲台上讲解进阶练习上的题目,之后其他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点评,老师进行适当的补充。
三、翻转课堂实践中的思考
笔者担任亳州一中南校高一年级的生物教学工作。自2014年9月开始,一直尝试翻转课堂的ZT教学模式。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自主学习效率低下
实施翻转课堂时学生不能完成Z课的第一阶段。分析原因,一方面学生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部分不能集中精力完成任务。在T课上,最初在展示评价阶段,学生只能说出选项,最多能说出解题的思路。因此,实施翻转课堂前期需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时间的有限性,展示思路的统一性。对于生物学科的展示环节,我们研究出1.选项、2.思路、3.考点、4.变式的展示评价“四步走”环节,拓宽学生的认知思维。
(2)基础知识“碎片化”现象严重
由于翻转课堂中基础知识主要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知识点的联系较少。学生统一观看视频学习知识点,基础薄弱的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对知识的系统性认识较差。对此,一方面学校最好提供一定的网络学习终端,如学习机、平板机等,使学生有机会反复观看视频,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知识体系的总结和构建,并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
翻转课堂使我们对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思考,我们似乎从中看到了未来教育的趋势。但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翻转课堂都必须要针对于学情、校情,不断的探究、摸索,从而进一步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一中南校)
参考文献: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9期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第4期
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