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流动儿童”教育中的运用

2015-10-24 08:42邹渝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差生流动

邹渝

【摘 要】关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流动儿童”这个群体面对的不单单是一个读书的问题;更有如何融入他们生活的城市社会的问题。因为;农民工的后代;将不再是“农民工第二代”;而是城市新一代;城市新公民。本文探讨了如何对流动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流动儿童;情感教育

根据流动儿童的个性特征。情感教育对于流动儿童更加重要,调控敏感脆弱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更加适应城市的生活,融入城市中,正视自己是城市的一员。而对于孩子责任感,感恩的教育,更加让他们意识到父母的艰辛以及自己作为子女与学生应该有的责任与义务。对流动儿童进行情感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流动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对策

1.关心学生,宽容学生的失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师对差生冷若冰霜,训斥、责骂,他们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反之,要是教师关心体贴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主动帮助他们,他们就会产生感激之情,并以同样的感情回报老师。对于差生所干的错事,教师做些必要的和一定程度上的掩护”或开脱,有利于引导差生自己下台阶,知错认错改错。表明了教师的一种体谅之情,信任之感,差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自觉地改正错误。

2.争取家长的支持。要转变“问题流动儿童”,争取家长的支持是很重要的。父母与子女的特殊关系,确定了他们在子女教育中的特殊关系。毕竟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在父母面前学生更容易发挥自己,所以家长更能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流动儿童说,如果家长能为其创建一个好的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其学习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教师只有与家长密切配合,才能收效显著。

3.肯定优点。一般说对于流动儿童的思想行为与城市学生确有差距,但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长处,对于他们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地予以赞扬。这对引导“流动儿童”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信心,培养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素质差的学生要重在情感教育,用真诚的爱心换取他们的信任,促”使“他们快速成长。

4.期望关注。期望关注法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差生寄予莫大的期望与关注,最终使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不因他们一时的失误和挫折便丧失对他们教育的信心。当然,对学生的期望也不能过大,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有的教师或家长对学生学习中碰到些许挫折,就作出“过剩的反应”——百般鼓励,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恰恰成了责难和批评,它只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失去了学习积极性。

5.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引导流动儿童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激发自我教育动机,培养流动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的教育是促使流动儿童转化的外部条件,能否转化,最终还得靠他们通过自我思想矛盾斗争才能成功。流动儿童是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其内在积极因素是自尊、自信、自强。这些积极因素在流动儿童身上是潜藏的、脆弱的,教师必须适时地激励,才能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因。

二、情感教育个案

我深深记得07年第一次踏进班的时候,上课铃声已经打了,可是一进入班级,班上孩子像没听见铃声一般.自己嬉戏打闹,甚至还有在班上大吼大叫的情况.我一颗心也凉了一大半,马上黑着一张脸,严肃地进入教室,生气地把书扔到讲桌上,大声地吼了声:“安静了,上课了。”孩子们也像没听到我的说话一样,自己玩自己的。这样持续了十多分钟,还是还稍微安静了下。我勉强着上完了我的课程,慢慢的我讨厌这个班上的孩子,看到他们也是非常的不快乐的。我也是除了上课以外,从来不和学生交流,也不私下到班上去找孩子们交流。他们考试成绩就当然不用说了。后来慢慢的,我发现我们这样不行。如果不能换学生,那么就要去适应学生,适应这样的教书环境。我调整了心态,平静的去教室上课。慢慢的脸上出现了笑容,慢慢的发现孩子们也开始接受我,对我也不那么不屑与顾。他们大多都是农民工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差。对金钱比较看重而忽略了感情,责任道德的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他们比较敏感,一句不经意的话也让他们受伤。我经常把课文中的内容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给他们讲道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父母社会的感恩之心。如我们做过了一道完型调空题。讲大象母亲与她的孩子在行进的过程,遇到一条河。母亲为了不让她孩子被水冲走顺利过河,就下到水的中间,用身体去挡住水的故事。讲到这个故事,我就联系到孩子们的父母亲,让孩子们想想父母对他们的爱。虽然他们也许不懂怎么爱他们,也许方法不对。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也许父母不能给他们优越的生活环境,可是他们已经很努力了,他们现在正在辛勤的工作着…….这样慢慢的,遇到一个问题,我就慢慢的联系着他们的实际生活。慢慢的发现孩子们爱笑了,同学们相处更加融洽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我要让孩子感受到我是爱他们的,与他们是一条战线的。我是他们的老师也更是他们的朋友,接近他们的心声,更加的去爱护这群流动儿童。让他们不安定的心,变得稳定,变得更加的坚强。去感受身边的美,去感激这个社会,感激父母给予了他们生命。记得我们班上有一个小男生叫代某某。他很腼腆,从不和同学打交道。上课也不大听讲,但是也不吵闹。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不管我怎么和他交流他都不理我,根本就进入不到孩子的心里。突然一天中午,我接到他父亲的电话,问我为什么昨天晚上是不是把孩子留下来讲习题了。我顿时一愣,然后沉着的对孩子的父亲说:“对呀,我把你儿子留下来了。不好意思,昨天没给你打电话”。和孩子父亲聊了下,知道孩子家里条件不好,孩子父亲年纪比较大了,是老来得子。对这个孩子很在乎,但是家庭条件很差,父亲没有工作,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庭。我了解这个情况后更加的对孩子给予关爱。首先把孩子叫出教室,私下来问了孩子昨天晚上干什么去了?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家?还偷偷的给孩子说,他父亲给了我电话,但是我没说实话,和他一个战线没有出卖他。孩子偷偷的抬头看看我,露出感激更多的是信任。没想到老师也会为了他撒谎。这个孩子我知道他是个老实的孩子,不会干坏事,但是害怕父亲,胆子比较小。所以我才决定撒谎,赢得孩子的信任。结果我这个赌注胜利了。从此孩子对我的英语非常的感兴趣。没事情就看着英语单词,做英语习题也变成了他最感兴趣的事情。从一开始的30几分,飞速的提高到100分。孩子对我也特别的喜欢,看到我每次都非常要礼貌,热情的打招呼。看到孩子从一个腼腆不爱学习的状态, 变成对我这科如此的感兴趣, 是我最欣慰的事情。我感谢当初我的一个善意的谎言,改变了一个孩子。

【参考文献】

[1]教师在情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钟启泉.后进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431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差生流动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我的关怀德育梦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