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超,王亦修,孟凡超,吕书玲,荆 钰,马正飞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9)
化石类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据较大份额,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将加剧能源的紧张局面,同时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1]。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既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又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天然气、煤层气[2]、沼气和垃圾填埋气等除含有主要成分CH4外,通常还含有一定量的CO2,如沼气φ(CO2)达约50%。酸性CO2气体的存在降低了燃气的热值,同时也会腐蚀管道,为了提高燃气的适用性和热值,必须除去CO2。
常用的提纯天然气、沼气等的方法有低温分离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变压吸附(PSA)法等[3]。低温分离法能耗较高;吸收法一般利用醇胺等溶液吸收CO2,但醇胺溶液会腐蚀管道,且再生能耗大;膜分离法投资省、能耗低,但仍缺乏经济耐用的高性能膜材料;PSA法已广泛用于各种气体分离领域[4],传统上利用炭基材料、沸石进行PSA分离CH4/CO2[5],但是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分离过程,对吸附剂材料结构与性质的精确控制的研究不充分,且吸附剂的选取需要兼顾高吸附容量、高选择性、低耗再生、化学与物理稳定性等特点,现有的吸附剂材料很难同时兼具以上几点。因此,开发新型的具有高吸附容量、高选择性、高稳定性、解吸性能好的吸附剂,是解决PSA法分离CH4/CO2技术工业化的核心问题。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由于拥有新颖的结构和独特性能得到广泛关注,并且可以兼顾以上优点。其中,MIL-101孔隙率高、稳定性好、制备简单,是理想的气体吸附分离材料[6]。由于CO2相比于CH4拥有较大的四极矩,因此CO2有更大的极化率,为了提升CH4/CO2吸附分离性能,在材料中引入亲CO2组分改性[7-9],通常在MOFs材料中引入碱性位,增加孔道极性,提升CO2吸附能力,实现CH4/CO2分离。因此本文利用聚乙烯亚胺改性MIL-101(Cr)材料并对其CH4/CO2吸附分离性能进行研究。
对苯二甲酸,≥99%,上海晶纯试剂有限公司;九水硝酸铬、无水醋酸钠和氟化铵,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去离子水(自制);无水甲醇,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乙烯亚胺(PEI),99%,西亚试剂。
MIL-101(Cr)合成与纯化步骤参照本课题组的方法[10]。聚乙烯亚胺(PEI)改性MIL-101(Cr)的步骤参考文献[9,11-12]:首先,MIL-101(Cr)在 200℃、真空干燥12h,去除Cr位上的配位水;然后,按质量比mPEI/mMIL-101(Cr)=0.5、0.6、0.7、0.8 将 PEI溶于 1mL 甲醇中,搅拌1h;最后,MIL-101(Cr)加入到PEI的甲醇溶液中,室温搅拌回流2h,过夜浸渍,真空干燥,获得不同负载量MIL-101(Cr)-PEI固体吸附剂,分别命名为 MIL-101-PEI-50、MIL-101-PEI-60、MIL-101-PEI-70和 MIL-101-PEI-80。
采用德国Bruker公司生产的D8 Advance 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样品进行物相分析,Cu Kα射线(λ=0.15406nm),镍单色器,管电压和电流分别为40kV 和 30mA,扫描速度 0.5°/min,扫描 2θ范围 2°~20°。
采用日本BEL公司BELSORP mini 2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在液氮温度下(77K)测定所合成样品的氮气吸附等温线,样品测定前在120℃、真空下脱气预处理12h。根据测试所得吸附等温线对样品进行孔结构及比表面积分析。由非定域密度泛函理论(NLDFT)计算样品的孔径分布。
采用AVATAR-360型红外光谱仪上进行样品的FT-IR分析,将样品与KBr烘干除水后混合压片,固定在样品池中摄取红外光谱,设定波数范围为400cm-1~1400cm-1。
采用Netzsch 409 PG/PC同步热分析仪考察样品的热稳定性,空气气氛,加热速率10℃/min,室温~500℃。
采用德国Elemental公司 Vario EL Cube元素分析仪对样品的C、H、N含量进行分析。
采用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生产的ASAP2020自动物理吸附仪进行常温 CH4、CO2吸附-脱附实验。测定前,样品在120℃、真空下处理12h。再生实验中,吸附剂80℃、真空下再生。
CH4/CO2两组分气体在吸附剂上的吸附选择性定义如下:
式中x和y分别为CO2、CH4在吸附相和气相中的物质的量分数。
为了获得CO2、CH4在吸附相和气相中的物质的量并进行吸附选择性的计算。首先,使用双Langmuir(DL)模型分别拟合 CO2、CH4的纯组分吸附等温线:
式中:qc/cm3·g-1、qi/cm3·g-1、Kc、Ki-DL 模型参数;q-总吸附量,cm3·g-1;p-体系压力,kPa。
然后,采用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13]预测两组分CH4/CO2的吸附选择性。IAST理论中的扩展压力pi为:
式中:π-扩张压力,kPa;A-单位质量吸附剂上的表面 积 ,cm2·g-1;R-气 体 常 数 ,J/(K·mol);T-体 系 温度,℃;pi0-纯组分 i的蒸汽压力,kPa;xi-吸附相组分i的物质的量分数;N(pi)-组分i的蒸气压力为pi时纯组分的吸附量,cm3·g-1。
IAST理论认:在主体相与吸附相平衡时,扩展压力是常数,即混合物吸附达到平衡时,CH4、CO2的扩张压力相等:
将(2)、(3)代入到(4)中,则有:
此时,在方程(6)中,对于给定的 p、y,未知的 x由MATLAB求解。将所得x、y分别代入式(1)即可得吸附选择性。
图1 样品的XRD图谱
样品的XRD谱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MIL-101(Cr)出峰的位置及强度与试验及理论值吻合,说明合成的产物为MIL-101(Cr)。随着氨基的改性,出峰位置没有变化,各峰强有所减弱,说明MIL-101(Cr)的骨架结构得以保持,同时 3.3°、4°~6°峰强下降,说明MIL-101(Cr)的孔道被部分占据[9]。
图2 样品在77K的N2吸附等温线
未改性的MIL-101(Cr)及氨基改性的MIL-101(Cr)的77K N2吸脱附等温线如图2所示。MIL-101(Cr)的N2吸脱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VI型等温线(IUPAC),即p/p0<0.2时,氮气吸附量随着相对压力的增加而急剧增加然后趋于平缓;而在p/p0>0.2时,氮气吸附量随相对压力的增加又有一定量的增加,但上升趋势相对平缓并最终形成吸附平台,这与文献[6,10]的报道一致。根据所测得的N2吸附等温线计算各样品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结果列于表1。由表1可见,未改性的MIL-101(Cr)的比表面积为3304cm2/g,孔容为 1.95cm3/g,氨基改性的 MIL-101(Cr)吸附剂77K N2吸脱附等温线与未改性的MIL-101(Cr)类似,随着氨基位逐步引入孔道中,比表面积、孔容、孔径随之下降。MIL-101-PEI-70样品比表面积、孔容分别下降为985cm2/g、0.72cm3/g,这是由于PEI的引入,占据了骨架部分孔道,阻碍N2的扩散及吸附。值得注意的是,氨基改性的MIL-101(Cr)吸附剂在p/p0=0.1处并未出现拐点,说明MIL-101材料中0.85 nm的微孔被氨基位占据,这与非定域密度泛函法(NLDFT)计算的结果一致,表明PEI成功引入到孔道中。
表1 样品的比表面积及孔容比较
使用非定域密度泛函法 (NLDFT)计算了MIL-101(Cr)、MIL-101-PEI-70的孔径分布,结果见图 3。由图3可以看出,MIL-101(Cr)拥有直径为0.85nm的微孔和2.35nm、3.41nm的介孔,这与文献报道[14]的类似,微孔源自铬三聚体和对苯二甲酸连接形成的微孔超四面体,介孔源自超四面体与对苯二甲酸连接形成具有MTN拓扑结构的三维骨架。而MIL-101-PEI-70由于氨基位的引入,0.85nm的微孔被氨基位占据,介孔分别减小为2.04nm、2.94nm,与77K N2吸脱附等温线结果一致。
图3 MIL-101(Cr)与MIL-101-PEI-70的孔径分布
图4 样品的红外图谱
FT-IR表征用来分析MIL-101(Cr)、氨基改性MIL-101(Cr)的基团,确定了PEI引入到MIL-101(Cr)中。如图 4所示,对 MIL-101而言,1550cm-1、1430cm-1分别为 vas(O-C-O)、vs(O-C-O),说明骨架中存在羧基基团,600cm-1~1600cm-1为苯环的吸收峰[6],1705cm-1为未反应的对苯二甲酸的羧基吸收峰;相比于MIL-101(Cr),氨基改性的MIL-101(Cr)出现新的吸收峰,1590cm-1、1039cm-1为脂肪族的v(CN),652cm-1为伯胺的 δ(N-H),2833cm-1、2950cm-1分别为 PEI链上亚甲基的 vs(C-H)、vas(C-H),说明骨架中出现了氨基及亚甲基,表明PEI成功引入到MIL-101(Cr)中,由于 2833cm-1、2950cm-1处的峰强明显变大,说明PEI与不饱和Cr结合,这与Hwang[15]的研究结果相似,氨基改性的MIL-101(Cr)材料在1705cm-1处的吸收峰消失,说明-COOH被氨基中和。
图5 样品的热重分析图谱
未改性的MIL-101(Cr)及氨基改性的MIL-101(Cr)的热重分析曲线如图5所示。未改性的MIL-101(Cr)主要有2个失重阶段:第一个失重阶段为室温~275℃,质量损失率5%~25%,主要是由孔外溶剂分子和客体水分子从MIL-101骨架中的脱除而引起的;第二个失重阶段发生在275℃~350℃,质量损失率为40%左右,主要是由骨架中羟基或氟离子的脱除以及骨架的坍塌而引起的。当PEI引入到MIL-101(Cr)后,MIL-101(Cr)样品中的水含量降低,PEI在200℃之后逐步发生分解,第一阶段的质量损失速率有所减缓,与文献[11]报道吻合,350℃之后,氨基改性的MIL-101(Cr)材料骨架逐渐发生坍塌,说明氨基改性的MIL-101(Cr)系列材料在空气中能够稳定至200℃。
图6 298K下的CH4/CO2吸附等温线
图6为未改性的MIL-101(Cr)及氨基改性MIL-101(Cr)吸附剂在25℃下对CO2、CH4的吸附平衡曲线。由图6可知,p/p0=1时,未改性的MIL-101(Cr)对CO2、CH4的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 50.55cm3/g和10.62cm3/g,说明其对CO2表现出优先吸附特性,这是因为MIL-101(Cr)中拥有大量(3mmol/g)不饱和Cr位,且CO2拥有较大四极矩,易被诱导极化,同时CO2分子直径更小,所以对易被极化的CO2分子的吸附能力强于CH4。从氨基改性MIL-101(Cr)系列吸附剂对CO2、CH4的吸附平衡曲线中可知,随着氨基位的引入,CO2吸附容量明显提升,而CH4吸附容量随之下降。CO2吸附容量的变化主要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竞争的结果。一方面氨基位的引入占据了MIL-101孔道中CO2吸附空间,使物理吸附量减少;另一方面,占据表面吸附空位的氨基位仅与CO2结合,使化学吸附量上升。因此在引入氨基位较少的阶段,MIL-101表面的吸附空位比较多,同时又增加了许多较强结合力的化学吸附位,氨基位对CO2的选择性吸附量变大,化学吸附占据优势,促使CO2吸附容量增加。MIL-101-PEI-70样品的比表面积下降70%,孔径减小为2.04nm、2.94nm,物理吸附量减少70%左右,但是PEI链上的碱性氨基位的引入,提供了更多的化学吸附位,如表2、3所示,氨基位比率为9.9%(7.07mmol/g),总化学吸附位提升1.58倍,增加到8.83mmol/g,碱性氨基位可以通过Lewis酸碱作用结合CO2,化学吸附量明显增加,综合作用CO2吸附容量提升77%,达到89.43cm3/g,吸附性能最优。氨基位引入过量时,化学吸附位增加,但是高密度的碱性氨基位在MIL-101(Cr)中分布不均匀,碱性氨基位之间发生部分重叠,阻碍了碱性氨基位与CO2的结合,化学吸附量并不增加,此时MIL-101-PEI-80样品的氨基位含量增加到11.86%(8.47mmol/g),总化学吸附位提升 2.38倍,增加到10.14mmol/g,同时由于比表面积下降81%,导致物理吸附量降低81%左右,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总吸附量减小,故p/p0=0.1时,MIL-101-PEI-80的CO2吸附能力与MIL-101-PEI-70相当,由于比表面积、孔容下降明显,压力升高时CO2吸附容量随之下降,p/p0=1时CO2吸附量下降到64.73cm3/g。
CH4的吸附容量随着氨基位的增加逐渐减少,这是由于增加的氨基位占据吸附剂表面的吸附空位,使可以吸附CH4的活性位变少,因此CH4吸附量不断下降,CH4在MIL-101-PEI-70中吸附量下降为5.91cm3/g。
表2 样品的元素含量分析
表3 样品中的化学吸附位
为了评估氨基改性MIL-101(Cr)吸附剂对天然气、沼气中CH4/CO2的分离性能,选取n(CH4)/n(CO2)=1的CH4/CO2混合气通过理想吸附溶液理论计算吸附选择性。在预测混合组分吸附分离前,使用双Langmuir(DL)模型对纯组分的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
通过非线性回归确定方程(2)中的4个参数和模型拟合相关参数R2,所得结果列于表4。由表4的拟合结果可以看出,DL模型对CH4/CO2在各吸附剂上的吸附平衡数据均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对平衡数据的偏差R2>0.999。
表4 由吸附等温线拟合得到的参数
图7 298K下物质的量分数相等的CH4/CO2混合气的吸附选择性
将DL-IAST模型用于预测不同压力下的n(CH4)/n(CO2)=1的CH4/CO2混合气在各吸附剂上的选择性,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7可见:在一定压力下,随着引入的氨基位数量的增加,CO2对CH4的吸附选择性上升;随着体系压力的增加,CH4/CO2在各吸附剂上的吸附选择性逐渐下降。0.1MPa、298K下,对CH4/CO2的吸附选择性,未改性的MIL-101(Cr)为11,而MIL-101-PEI-70大幅提升至255,具有良好的CH4/CO2吸附分离性能。
首先将MIL-101-PEI-70置于ASAP2020分析仪测试CO2吸附容量,然后,在80℃、真空下再生,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从图中可见,5次循环后,CO2吸附量没有下降,说明每次再生都脱附完全。因此,氨基改性MIL-101(Cr)材料不仅表现出高CO2吸附能力和高CH4/CO2选择性,同时还有良好CO2的再生性能,与醇胺溶液再生(127℃)相比,会有比较明显的节能效果。
图8 MIL-101-PEI-70的5次吸脱附循环曲线
考察了聚乙烯亚胺(PEI)改性对MIL-101(Cr)吸附剂对CH4/CO2气体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IL-101-PEI-70吸附剂的 CO2吸附容量由50.55cm3/g增加到89.43cm3/g,提升了76%,CH4/CO2吸附选择性提升到225。同时,CO2在80℃、真空下即可再生,脱附条件温和。因此,采用PEI改性提高MIL-101(Cr)吸附剂对CO2的吸附量及CH4/CO2分离效率是可行的,具有发展潜力。
[1]Tagliabue M,Farrusseng D,Valencia S,et al.Natural gas treating by selective adsorption:Material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interplay[J].Chem Eng J,2009,155(3):553-566.
[2]Flores R M.Coalbed methane:From hazard to resource[J].Int J Coal Geol,1998,35(1-4):3-26.
[3]江皓,吴全贵,周红军.沼气净化提纯制生物甲烷技术与应用[J].中国沼气,2012,30(2):8-13.
[4]刘志军,朱志敏,刘晓勤,等.变压吸附法制取高纯度一氧化碳置换特性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7,32(1):18-21.
[5]Collins J J.Bulk sepa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from natural gas[P].US:3751878,1973.
[6]Ferey G,Mellot-Draznieks C,Serre C,et al.A chromium terephthalate-based solid with unusually large pore volumes and surface area[J].Sci,2005,309(3):2040-2042.
[7]Liu J,Cheng D,Liu Y,et al.Adsorptive removal of carbon dioxide using polyethyleneimine supported on propanesulfonic-acid-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SBA-15[J].Energy Fuels,2013,27(9):5416-5422.
[8]Xu X C,Song C S,Andresen J M,et al.Novel polyethylenimine-modified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of MCM-41 type as high-capacity adsorbent for CO2capture[J].Energy Fuels,2002,16(6):1463-1469.
[9]Wang X,Li H,Hou X J,et al.Amine-functionalized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as a highly selective adsorbent for CO2over CO[J].J Phys Chem C,2012,116(37):19814-19821.
[10]郭金涛,陈勇,荆钰,等.以醋酸盐为矿化剂合成金属有机骨架MIL-101[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33(4):31-35.
[11]Lin Y,Yan Q,Kong C,et al.Polyethyleneimine incorpora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adsorbentforhighly selective CO2capture[J].Sci Rep,2013,3:1859.
[12]Sculley J P,Zhou H C.Enhancing amine-supported materials for ambient air capture[J].Angew Chem Int Ed,2012,51(51):12660-12661.
[13]Myers A L,Prausnitz J M.Thermodynamics of mixed-gas adsorption[J].AIChE J,1965,11(1):121-127.
[14]Hong D Y,Hwang Y K,Serre C,et al.Porous chromium terephthalate MIL-101 with coordinatively unsaturated sites: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encapsulation,sorption and catalysis[J].Adv Funct Mater,2009,19(10):1537-1552.
[15]Hwang Y K,Hong D Y,Chang J S,et al.Amine grafting on coordinatively unsaturated metal centers of MOFs:Consequences for catalysis and metal encapsulation[J].Angew Chem Int Ed,2008,47(22):414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