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晓敏
(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 广州 510410)
2013年暑假,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在央视首播。该节目一经推出,关于汉字书写能力的热议迅速占据了各大媒体,普通百姓、学者、媒体纷纷惊呼,在21世纪的今天“提笔忘字”的现象已经不胜枚举了。与“听写大会”的参赛选手相比,技工院校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更令人忧虑。翻看毕业班学生提交的《毕业生推荐表》,错字连篇、字迹潦草、笔画不规范的情况比比皆是。技校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缺失,已成为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问题。
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从“冰山理论”视角看,职业素养可看成是一座冰山,其中有1/8是属于显性职业素养,余下属于隐性职业素养。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
汉字书写能力属于技工院校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范畴。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彰显着技校生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是学生通过书面交流直接有效地解决工作问题的基本保证,是他们迈向社会顺利进行生活交往、工作交往、人际交往的必要条件,也是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基础。
2013年9月,笔者围绕着“技校生汉字书写状况”在某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进行了2项调研。
第一项为实地调研。统计学生上课带笔的情况。在教学楼随机选取50名学生进行抽查,其中13名学生上课没有带笔,所占比例为26%。
第二项调研——随机抽取5个专业40名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汉字书写能力”的分析。每一份作业文字量约为150~200字左右,来自3门不同的学科,分别是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应用文写作和秘书写作。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技校生汉字书写能力统计表
此次统计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汉字书写准确率与学生学历高低无明显关系;二是文秘会计专业汉字书写准确率高于其他专业,机械专业汉字书写错误率高于其他专业;三是女生汉字书写准确率高于男生;四是书写错误主要是别字错误,错字错误少;五是语言不规范,书写错误受地方方言(粤语)影响,如使用“泊车”一词。
种种迹象和数据表明,技工院校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现状确实令人堪忧。究竟造成技校生上述状况的原因何在呢?
《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2010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有这样一段叙述:要求学生在初中识记3 500个常用汉字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生字、生词的音、形、义,重点掌握词语的识记与使用,不断积累词语识记的数量和正确运用词语的经验。但在技工院校语文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这种对中国汉字掌握的要求未能真正贯彻落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技工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能满足就业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更强调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引下,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曾发函要求技工院校 “确保各公共课课时和教学内容保质、保量完成”,并随函附上语文课设置方案及相应课时,但能真正执行的技工院校很少。更普遍的情况是,弱化公共文化课程,语文课时被大量压缩,见表2。
表2 语文课时配置对照表
压缩课时的结果显而易见——承载汉字书写能力培养的课堂无法得到保证,对中国汉字形、声、义的理解、识记及运用更无从谈起。
随着教改工作的逐步推进,不少技工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在部分技工院校,语文、数学、德育等独立的公共课程被重新整合为“自我学习”、“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职业方法能力”、“职业社会能力”等相关课程,汉字书写的阵地日渐萎缩。
技工院校语文课改的另一结果是任务式教学法被广泛运用,教学效果的展示更关注学生的听说能力。公开课上,听课者常常会因为学生课堂上的精彩表述报以热烈的掌声,却很少因书写而赞不绝口。与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环节相比,书写汉字甚少出现在技校语文课改的课堂上。即便偶尔需要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教师的关注点也会集中在内容上,而非汉字的正误,甚至允许使用拼音代替汉字。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握笔书写的时间寥寥无几,语文课堂几乎没给汉字留下可以容身的空间。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技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劳动部门专门规定,要求技校学生须取得计算机办公软件中级证方能毕业。汉字书写方式从笔尖到键盘,这种变化对技校生汉字书写能力无疑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目前,汉字输入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走“形”路线的五笔输入法,一类是走“音”路线的拼音输入法。五笔输入法是根据汉字字形结构设计的,虽然保留了汉字的传统文化,但使用时需拆字、背字根,学习难度较大。相比之下,技校学生更愿意选用好学、易记的拼音输入法。但由于拼音输入法要求使用者只需记住字的读音即可,致使使用拼音输入法的技校学生经常提笔忘字。
2.不少技校生认为,人类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执笔写字一来费时麻烦,二来与时代脱节,沟通交流只要会敲打电脑键盘即可,无需规范书写,甚至觉得提高书写能力是多此一举。
随着技工院校软实力竞争的加剧,不少学校不断拓宽技校教师的来源渠道,从社会上、行业里、企业中广泛吸纳优秀人才。从这些渠道吸纳的这类人才实战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但也或多或少存在汉字书写能力较弱的短板。同时,技工学校普遍认同这种观点——“书写就是语文老师的事情”。因此,不少非语文学科的教师不注重汉字书写。此外,随着多媒体设备的广泛使用,教学课件大有取代板书之势。越来越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上课时不习惯板书,在学生作业、测验以及考试批改中不注重培养学生书写的习惯和能力。技工院校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技校老师的汉字书写水平。教师应尽到提醒学生规范书写的责任,更应该重视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
技工院校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具有鲜明的职教特色,但尚未完善。以广东省为例,不少技工学校已建立了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和以职业资格为标准、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立体式评价机制。但汉字书写能力并未被纳入学生的职业素养、文化素养、个人素质评价标准中。
在考试中,只有在语文试卷上出现错别字才会给予扣分处理。技工院校其他课程考试只要答对要点即可,汉字规范正确与否不在考量范围。这种考核评价标准常常导致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关注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国家已颁布 《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等法规,对现行汉字确立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但如何把汉字的规范和标准与技工院校的评价体系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技校生的职业素养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现在,错字、别字、不规范用字的现象随处可见。例如“招聘”写成“招骋”、“严禁倒垃圾”写成“严禁到拉极”、“刮痧”写成“刮莎”、“摩托车”写成“么托车”等。
打开网络媒体或是使用微信、QQ、飞信等软件聊天,错别字、谐音字、不规范的繁体字混杂在一起的现象愈演愈烈,如“妹子”写成“妹纸”、“非常”写成“灰常”。这些错误的文字表达在网络中广泛传播,无疑给技校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带来不良影响。
随着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的推行,全国各地全日制技工院校招收的农村学生比例显著提高。在义务教育阶段,多数农村学校由于资金、教学管理、师资等方面原因并没有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设书法课,导致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汉字书写水平不高。而到了技校阶段,语文教学中对汉字的书写要求又无法加以巩固和提高,致使更多学生汉字书写水平裹足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书写汉字教育的断层出现在技校阶段,所以加强技校阶段学生汉字书写规范教育尤为重要。
培根在《习惯论》中提出“思想决定行为”,毋庸置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
我们的祖先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开始,就对文字有着深厚的感情。汉字在几千年的演变中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积淀着祖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汉字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它可以展示自我、传递信息、反映事实、解决工作问题。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汉字书写体现着个人的素质、职业素养和发展潜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个重担,积极提高技校生对正确书写汉字重要性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发展、实际工作应用以及个人晋升途径等方面,强化技校生对汉字书写的重视。
世界上使用汉字的国家除了中国,还有日本。在百度上输入“日本”、“中文”或“汉字”等字样时,屏幕上会迅速弹出 “日本人对中文顶礼膜拜”、“当日本年度汉字书写成为一道风景”等标题。2013年8月18日《法制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寻找键盘上丢失的文字》的文章,该文章介绍了日本人对书写汉字的重视程度。在日本人眼中,短信等现代电子通讯手段只是电话的替代品,表示尊重、祝福的语言仍需要手写。在日本,很多人以会书法而自豪,每年都会选出用毛笔书写的“年度汉字”。此外,日本还组织专门的“汉字能力测试”,该测试分为10个级别,从4岁幼童至94岁老人均可参加。
比较而言,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反思,并努力找回对汉字书写的崇敬之情。只有怀着一颗对汉字的敬畏之心,才能从更深的层面上帮助技校学生重新确立汉字书写的重要位置,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让技校生正确地书写汉字是一个系统问题,不应简单地停留在语文教育上,应该成为全体教师的职责。
首先,营造汉字书写氛围的校园文化。在教学楼、实训楼、大师工作室、图书馆、课室等重要位置悬挂用规范字体书写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标语;注重板报文化建设,让每一面板报都带给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的熏陶和提示;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各类标志牌的书写工作,并定期举行“消灭校园错别字”的活动。良好的校园环境既提升了学生对规范书写汉字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写字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其次,加强规范书写汉字的宣传力度。在校内设置书法展示专栏,定期开展汉字书写作品展——教师板书展示、优秀教案展示、学生作业展示、师生书法联展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建立以书写汉字为荣的观念。
能否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教师须言传身教,做好示范表率作用。在汉字正误方面,语文教师对涉及专业方面的汉字不太确定时,要查阅字典、参考书,对错别字坚决做到“零容忍”。教师认真书写的态度时刻影响着学生,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教师,进而让“正确书写”这一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此外,要注意从教学层面上营造正确书写汉字的学习氛围。例如,举办板书比赛,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汉字书写能力;把规范汉字书写贯穿在教师备课、板书、批改作业的全过程中;在平常作业点评中,教师要及时表扬书写正确的学生同学,并给予分数上的鼓励;还可以组织有书法特长的教师给学生开展个性化艺术活动,让师生共同成长。总之,注意从方方面面给学生指导示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教师的书写魅力。
制度的保障力度远远要高于思想觉悟的力度。可以仿效日本的做法,构建汉字书写能力的职业准入制,按照不同的职业要求设置级别不同的职业门槛。例如,对文秘专业或技师层次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要求高一些;对汽车维修中级工的汉字书写能力要求相对低些。
书写能力的职业准入制一旦建立健全起来,将迫使技校生自觉强化学习。同时,技工院校也可以将规范书写汉字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一项标准。
中国人历来讲求书品、人品的和谐统一。练字就是练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就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一过程终将会使技校学生受益匪浅。
[1]鲍海君,冯科.隐性职业素养:失地农民培训的关键领域[J].成人教育,2010(4):33-34.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能力建设司.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2010)[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3]吴志毅.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N].南方日报,2014-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