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雪
摘 要: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培养国家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大量教学任务和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担。为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逐步加大了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投入,化学实验室迅速发展导致了安全问题的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现人才培养顺利进行,保障人员、设备安全的首要保证。该文对高校化学实验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角度出发,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管理和安全培训,切实提高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意识;安全规范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9-140-02
化学课程是高校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室是开展化学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平台。作为医学类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能力至关重要,特别是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年,接触基础化学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更是要熟悉化学实验的操作与安全实验能力的提高。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增多,实验室开放时间和使用频率的增加,实验室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化学实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1]。化学实验室涉及到的试剂种类繁多,许多试剂是易燃、易爆、具毒性或具腐蚀性;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使用到高温、高压反应条件、或者释放毒气的过程;各种仪器设备安全设备水平不一,安全防护标准复杂多样,对于实验操作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维护水平。综上所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旦发生化学事故,不但对实验者的施救难度大,对学校财产和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2]。因此,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化学实验安全培训,可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略显单一的安全教育课程并不能完全达到确保安全实验的目的,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是由于实验者缺乏良好的安全实验习惯导致操作失误而造成,或者是缺乏对实验的准确把握操控而造成安全事故。为了保证高校化学实验安全进行,一定要在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化学实验安全培训,规范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行操作为[3]。本文通过对现在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后结合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基础,在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和实验安全培训及规范实验操作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1 常见的化学实验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 实验室工作人员多,安全意识不强 实验室是实现教学、科研任务的重要场所,每年都有新同学进入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工作及学习。对于本科学生所开展的基础化学实验,其中包括有简单的无机化学实验,相对复杂危险的有机化学实验等,各自有不同的实验室,各自要开展不同的的化学实验,由于学生刚进入大学,对于安全实验的意识不强,并且不具备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所以在实验操作中会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老师在培训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应加强对安全实验的意识教育。
1.2 大型高端贵重仪器设备多,缺乏专业培训 随着国家对高校实验室的加大投入,实验室仪器设备不断更新,特别是高端贵重仪器逐步进入实验室,这些仪器的投入提高了科学实验水平,同时也增加了安全管理压力,各设备安全设备水平不一,安全防护标准复杂多样。为了让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高校对学生开放实验,但是学生缺乏专业培训,对于高端贵重仪器设备不具备使用和操作的能力。实验室管理需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通常实验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保管员、仪器维护、卫生等,导致仪器管理维护不够专一、规范[4]。并且高校缺乏对进入高端设备仪器室学生的统一培训及考核,大部分学生不能独立操作及维护仪器,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实验室或实验场所多种危险因素并存 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开展实验的场所[5],而化学实验所涉及的药品、仪器、反应条件都非常繁琐,许多药品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因此在使用时需特别注意用水、用电、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可燃易爆气体等多种情况共存,学会处理安全事故的突发情况。实验室存在药品过量发生危险、制取气体时实验装置不畅通、实验室空气不流通、实验用水、用电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针对老旧实验室,此情况更为明显,安全问题更趋于严重。
2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促进实验室稳定发展
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是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所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保障实验安全进行的基础[6]。通过借鉴其它高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一些有效做法,结合我校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情况,从安全教育发面进行深一步的改革探讨,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2.1 安全教育课前先导入 作为医学类高等院校,培养的是高尖端医学人才,在实验技术能力上的培训更是重中之重,而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展是为了让高校学生能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能够着实掌握基础的实验技能。而安全教育必须从一开始就导入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课堂教育让学生在实验前了解安全实验的重要性及危害性,切实从自身出发强化安全意识保障,确保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验室安全问题。
2.2 教学内容多样化,吸引学生注意力 化学实验虽内容丰富、变化有趣,确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因此除常规安全知识内容之外,必须根据化学实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相关安全培训内容,通过有趣的课堂导入,引入大量生动有趣的事例研究,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大安全培训的力度,着实提高安全意识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教师能力的培训上,我校积极开展教师能力培训,特别是对实验室教师的培训,不光是在专业知识上加强培训,同时加强教师上课素质能力的培训,能够有趣生动的讲解安全知识,让学生轻松掌握。
2.3 加强实验规范行为培训,保证化学实验安全 为了保证化学实验的安全,对于任何一个复杂的化学实验都需要一个个简单的基本操作组成,所以实验规范行为培训注重的是实验过程中规范行为的培养。如果不能规范的进行实验,那么实验安全就无从谈起,实验者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全也就无法得到保障。在实验教学中也应注意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面的安全知识,在任何一次实验规范行为培训中,都不能疏忽任何一个不规范的行为,例如:实验室中酒精灯必须用火柴点燃,不能用一个酒精灯点另一个酒精灯;加热盛有液体药品的试管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这些实验行为细节在整个课堂上进行全面教育。而任意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都可能是一个细节的忽略而导致,如:易燃易爆药品使用不当;打翻距热源过近的装有易燃有机试剂的器皿;为节省时间加快反应温度和速度,导致反应剧烈,造成容器爆裂等。因此在实验行为规范培训上不容有所疏忽,从根本上保障实验安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开展实验规范行为培训,力在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进一步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和成就感,继而启发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保障高校化学实验室能够安全进行,为学生提供安全理想的实验环境。
2.4 开展课后安全评价,巩固实验室安全环境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一项课后安全评价,在实验报告中突出安全知识考察一项,在实验结束后,对于实验室安全行为进行评估,让学生从安全角度审视自己的整个实验过程,包括每个简单的实验细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时刻意识到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对于没有按照实验规范行为进行的操作,即是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从整个实验严格来说是不合格的。通过实验后的安全评价能让他们进行这方面的自我批评和改正,真正在实验能力上得到提高。开展课后安全评价才能进一步巩固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的安全。
3 结论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较多,其安全不仅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财产、生命安全还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环境污染。因此,提高进入化学实验室的学生安全意识是对实验室安全的一道保证屏障,通过各种有趣生动的课堂教育和有效的课后安全评价方式,为高校化学实验安全进一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加大硬件投入,又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学生安全规范行为培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罗一帆,汤又文,孙峰,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04):147-149 .
[2]苑乃香,谢东坡.化学实验突发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应对措施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2:164-166 .
[3]刘浴辉.高校化学实验安全与实验规范行为培训[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02):182-185
[4]刘义全,鲍洪刚,宋世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01):173-175.
[5]吕明泉.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知识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05):116-118.
[6]邓留.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和管理教育改革的尝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09):195-199.
(责编:吴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