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优质课堂 有效性 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0006-02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下,许多中小学校积极尝试各种教学改革措施,一些学校逐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但也有一些学校在改革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又走回传统教学的老路,课堂教学出现低效或失效的现象。因此,打造高效优质课堂,仍然是我们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失效的原因
优质课堂最基本的体现就是课堂教学要有实效性。语文是一门强调独特理解和再创造的学科,课堂上应让学生获得独特的个人体验,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前,造成语文教学低效或失效的原因主要有:
(一)教学理念错位
当前一些教师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课堂上只要让学生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就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理念,认为气氛热烈的课堂就是优质的课堂。于是,每节课都安排学生讨论与交流,盲目迎合课堂“气氛浓”这个外在需要,致使一些教学目标未能达到,降低了教学效果。其实,课堂上不能一味地安排学生讨论与交流,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必要性。对于语文教材中一些情感性较丰富、生活气息较浓的课文,教师可以多让学生对其展开讨论,如《背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而对于那些内涵深刻、需要静心思考的课文,教师可让学生多独立思考,如《最后一课》《竹林深处人家》等。
还有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课堂上少讲便是“少教多学”的体现,讲多了就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学定教”原则,是传统型、应试型的课堂。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对于文章的核心部分应详讲,对于关键的学习方法要精讲,对于学生疑惑之处要透彻地讲,不能什么内容都“少教”。
(二)教学方式没有转变
一方面,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在行为上仍存在变相的“满堂灌”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利用教材向学生“灌”,认为只有多读才是回归文本,安排过长的时间让学生反复阅读或朗读课文,甚至完全地以“读”代“教”。二是利用学生向学生“灌”。上课时,教师提供导学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安排各个小组代表发表见解,让学生“兵”教“兵”,教师几乎放手不管。这实质上是利用优生向其他学生“灌”。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上课时直接使用集体备课生成的模版教案或从网上下载的现成教案,生搬硬套,教学方式、方法没能根据学生实际作出调整,致使教学失效。事实上,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断地摸索、学习、总结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科学合理是课堂教学优化的体现。教师应在科学的教学观念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或需求思考问题。既要考虑“怎么教、教什么”,更要考虑“怎么学、学什么”。这样,课堂教学就不会流于形式,也可减少教学失效状况的出现。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以下几方面工作经常被我们忽略,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做好备前思。所谓“备前思”,是指备课前的思考。教师应先进行“素读”,所谓“素读”是指教师在不阅读任何教学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单纯对教材进行的阅读。教师在“素读”课文之后,可随即进行独立思考: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什么?怎样使学生融入课文之中?怎样组织学生活动?怎样促使学生思考?等等。如在备《空城计》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环节:一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可以以课后问题为导引,让学生多读与课后问题相关的段落、语句。二是引导学生思考。①结合课后思考题前三个问题的提示,思考并弄清课文的编写意图,了解“兵临西城”“临危施计”“司马中计”“孔明释计”等故事情节,领悟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和《三国演义》“文不深,言不俗”的独特语言风格。②结合课后问题“一”,用讲故事、角色表演等形式使学生沉浸于课文之中。结合课后问题“二”和“三”,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施计成功”“中计失败”及诸葛亮“三笑”的原因。③结合课后问题“四”,让学生独立编写一段话,积累相关字、词的含义和人物心理的描写方法。
(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和措施,它的实施好坏能决定一节课的成败。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重做好三件事:一是合理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如在执教《美猴王》一课时,为了有效地展开美猴王是“猴”、是“人”还是“神”的人物形象分析讨论,教师可这样安排、搭配小组成员:由书写认真的学生做记录员,由善于表达的学生做小组发言人,由知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做“编导”,由性格活泼的学生做“演员”,其他学生从旁协助。这种组合方式能让学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二是让学生明确具体的任务和做法。如执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作者描写大自然的手法,教师可设计这么一个合作学习环节:“讨论并交流文中描写得最美的句子。”开始时就要向学生交待具体的做法:先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接着再作批注,然后进行小组交流选出大家认为最美的句子和最恰当的批注,最后比较各组提交上来的句子和批注并评出最好的几个供全班欣赏。这样,学生就会有条理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此期间,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有小组内的合作和小组间的竞争;既有思维上的碰撞也有情感上的交流,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很有帮助。三是进行有效评价。在交流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过程、合作效果等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各小组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激励性评价。
(三)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情感交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之间的地位、角色也要相应转变。课堂上,教师要富有激情,与学生真诚互动、平等对话。教师的职能不仅是传递知识、教育学生,更多的是激励和帮助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如在提问时,面对迟疑不决或紧张拘束的学生,教师应用鼓励的眼神、激励的话语来营造一个宽容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回答。
(四)反思要常态化。这里的反思不只是指教师的课后反思,也指学生的学后反思。现实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很少有学生主动对所学进行总结反思。其实,让学生进行课后反思也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重要一环,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因此,笔者建议每节课应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如在讲授《美猴王》一课后,笔者给学生留了5分钟的反思时间,先是投影出要反思的常规性内容:“哪些学习任务还未完成?还有什么疑惑?主动参与了哪些学习活动?学习效果与教师的要求有无差距?差距在哪儿?其他同学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借鉴?”接着让学生结合课文和笔记自行反思4分钟,自行修复知识或学习方法方面的漏洞,有效地巩固学习成果。最后引导学生思考:“《美猴王》和前一课《空城计》在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上有何不同?”通过对比,让学生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如果学生每节课都反思,就会大大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减少课堂教学的失效性是打造优质课堂的基础。因此,广大教师应不断努力,不断思考、研究,减少课堂失效情况的发生,争取每节课都是优质课堂。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