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军 汪学耀
1)陕西安康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安康 725000 2)陕西安康市汉滨区第三医院检验科 安康 7250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因致残率、致死率高、预后差而成为威胁当代人健康的最重要疾病类型之一[1]。有研究认为,血清胱抑素C(Cys C)表达失衡是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也在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新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2]。本研究对比分析了ACI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Cys C及凝血功能(Fg、AT-Ⅲ、PT)指标差异,并评价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01—2014-06收治的58 例ACI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3]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 或MR 确诊,排除动脉炎、出血和占位性等因素及急性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男37例,女21例;年龄48~78岁,平均(65.4±9.3)岁。另选择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排除心、肝、脑、肾及血液系统疾病,男30例,女15例;年龄47~76岁,平均(65.4±9.5)岁。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6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达高峰视为完全型脑梗死组(n=33),其余为进展型脑梗死组(n=25)。
1.2 检测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血3mL,分离血清,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Cys C,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纤维蛋白)Fg、抗血凝酶-Ⅲ(AT-Ⅲ)、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仪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有操作过程均严格依照试剂说明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Cys C、Fg、AT-Ⅲ、P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CI患者的Cys C 和凝血功能均与健康体检者存在差异,检测上述指标能够为ACI诊断提供参考;急性期进展型脑梗组与对照组的Cys C、Fg、AT-Ⅲ、PT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仅与对照组的Cys C有差异(P<0.05),表明凝血功能检查对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无临床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组别患者的Cys C、Fg、AT-Ⅲ、PT 比较
表1 不同组别患者的Cys C、Fg、AT-Ⅲ、PT 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比较,③P<0.05;与对照组比较,④P>0.05
组别 n Cys C(mg/L) Fg(g/L) AT-Ⅲ(s) PT(s)对照组 45 1.11±0.23 2.62±1.08 83.42±18.41 22.70±6.82观察组 58 1.48±0.32① 3.02±1.14① 66.75±18.75① 15.14±3.84①进展型脑梗死组 33 1.50±0.42② 3.07±1.20② 67.23±19.04② 15.24±3.82②完全型脑梗死组 25 1.47±0.53③ 2.54±1.06④ 84.62±17.92④ 23.56±7.63④
胱抑素C(Cys C)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在人体内部含量非常丰富,其主要作用是调控细胞内外蛋白质水解,并对胱氨酸蛋白酶活性进行调节,促进前激素蛋白水解,使其在靶细胞中得到释放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4]。研究结果[5-6]表明,Cys C和组织蛋白酶一起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显示了Cys C 生物学非肾性的特性。研究[7]显示,Cys C 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另有文献报道称[8],脑梗死早期的血清Cys C水平较正常值有较大幅度上升,且随着梗死程度的不断加深,血清Cys C 水平也出现对应上升。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ys 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血清Cys C水平高低是检测ACI的一个新指标。这主要是因为Cys C 参与了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以及动脉硬化的形成。一般认为,其具体作用机制是ACI患者在出现梗死前,其脑血管可能已经出现了病变,因为不论是动脉瘤还是动脉硬化,均存在了明显的组织蛋白酶的过表达,作为组织蛋白酶抑制物的Cys C必然会对应上调,进而出现血清Cys C水平的上升。另外,ACI患者的Cys C不易排出提出。ACI患者在出现梗死后,局部脑组织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水肿,并伴随着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会经过神经、内分泌紊乱机制导致患者肾功能异常,使得肾素血管紧张素以及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降低了肾脏的滤过能力和肾脏内部血流量,减少了Cys C 的排除量[9]。以上论述表明血清Cys C 水平的高低与ACI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
进展型脑梗死在发病后进行临床治疗仍呈进行性加重,病情进展一般会出现在病发后的6h乃至数天。由于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病数小时或数天内便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态势恶化,因此临床预后更差,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凝血功能变化在ACI的病情进展过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作用。凝血因子是构成凝血机制的基础,在二期止血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10]。在健康人体内,由于存在着完善的凝血和抗凝机制,血管内部流动的血液既不会渗出血管外导致出现,也不会在血管内凝固形成血管。但病理状态下,凝血和抗凝机制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出现抗凝血机制减退或者凝血机制亢进,就会出现血栓。ACI患者存在凝血机制亢进问题,血管内易有血栓形成,栓子进入脑动脉便会形成脑梗死;适当的治疗措施能够纠正凝血机制亢进问题,防止病情的恶化,限制血栓的形成。由于进展型脑梗死的病情进展速度快,早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不典型[10],及时检测其凝血功能能够为医者掌握患者病情提供一定参考,利于早期处置,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血浆纤维蛋白(Fg)、抗血凝酶-Ⅲ(AT-Ⅲ)、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是检测凝血功能的三个常用指标,其数值变化能够较好地体现ACI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有利于发现进展型脑梗死,对患者的病情预测和临床治疗均有较大价值。Fg是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中的共同因子,其增高提示血栓前状态;APTT 是检测肝素抗凝过程的重要指;PT 模拟内源性凝血过程,主要反映因子V、VII、X 的变化。Fg增高、PT 缩短提示血液呈高凝状态,AT-Ⅲ下降提示机体抗凝功能下降,三者综合分析,能够体现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综合情况。在本研究中,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Fg、AT-Ⅲ、PT 指标与对照组、完全型脑梗死组均有差异(P<0.5),提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综合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凝血功能(Fg、AT-Ⅲ、PT)在判断ACI患者病情、进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判断患者病情进展,利于及时施救,改善患者预后,但凝血功能检查对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无临床意义。
[1] 符布清,于顾然,彭丽晨,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变化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9):2 373-2 374.
[2] 鲁思文,符布清,罗君,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血脂水平的观察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0):2 394-2 395.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4):50-59;69.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
[5] 李京华,李江,曹宁,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神经免疫学及神经病学,2008,15(4):282-284.
[6] 沈兴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110-111.
[7] 冯素萍,荣爱国.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 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1):56-57.
[8] 陈武松.血清胱抑素C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32-33.
[9] 冯骏,秦皓,刘丽华,等.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脂蛋白(α)和血糖水平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1 536-1 538.
[10] 刘萍,罗本燕,张筱英.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肤抑素C水平与房颤的相关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12):7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