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吡肟治疗呼吸道细菌性感染60例临床分析

2015-10-21 19:58庞明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庞明江

【摘要】目的:观察头孢吡肟对呼吸道感染,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头孢吡肟,每次2g,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50min静脉点滴,每12h一次,每天两次,疗程7~14d不等。结果:治愈率58.33%(35/60);显效率21.67%(13/60);有效率15%(9/60);无效占5%(3/60),即总有效率95%(57/60)。7种病原菌清除率为87.5%(49/56),不良反应率为5%(3/60)。结论:头孢吡肟具有高度抗菌活性,治疗中重度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细菌感染;呼吸道感染;头孢吡肟

【中图分类号】R560.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50-01

头孢吡肟(Cefepime)是第4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用于中重度细菌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1]。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是人类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为了观察头孢吡肟对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我单位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头孢吡肟治疗呼吸道感染病人60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入选病例60例,年龄26~75岁,男37例,女23例,平均59岁。经临床观察和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有气促、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药敏检查为阳性,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皮试阴性。43例(71.67%)曾接受过其他抗生素治疗,但疗效不佳。感染情况:41例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8例支气管哮喘并感染,5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4例液气胸并感染,2例肺炎。

1.2 用药方法 头孢吡肟,每天总量4g,分2次静脉点滴,每次2g,溶于生理盐水100中,20min~30min滴定,间隔8h~12h1次,疗程7天~14天不等。均未合并使用其它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每日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治疗前后行血、尿、大便常规、胸部平片、肝肾功能、电解质测定及痰细菌检验,以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按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痊愈、显效、进步、无效 4级评定,痊愈与显效合计计算有效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胸部 X片、白细胞计数与分类以及痰细胞学检查结果,治愈率58.33%(35/60);显效率21.67%(13/60);有效率15%(9/60);无效占5%(3/60),即总有效率95%(57/60)。3例无效分别为1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2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2.2 细菌学疗效 各病原菌清除/检出及清除率(%)情况如下:金黄色葡萄球菌7/8(87.5%);肺炎链球菌9/10(90%);化脓性链球菌3/3(100%);溶血性链球菌6/6(100%);大肠杆菌4/5(80%);流感嗜血杆菌2/2(100%);变形杆菌2/3(66.67%);肺炎杆菌4/5(80%);清除痰致病性细菌7/8(87.5%);肺炎克雷伯杆菌5/6(83.33%)。合计7种病原菌清除/检出49/56,清除率为87.5%。

2.3 不良反应 观察过程中,有3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轻度不适,其中2例出现瘙痒、皮疹,1例出现滴注处静脉疼痛。不良反应率为5%(3/60)。全部患者于治疗前后化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改变。

3 讨论

头孢类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常用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类是治疗多种严重感染的主要抗生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有效性。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比较,头孢吡肟抗菌谱更广、抗菌作用更强,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它的平均血浆清除半衰期虽为2h,但血清药物浓度高、组织穿透能力强、药物分布广,尤以在支气管黏膜内的药物浓度高,故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头孢吡肟具有相当的优势。

因为头孢吡肟能很快穿过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膜,使致病菌失去保护屏障;对β-内酰胺酶的亲和力很低,可高度耐受多数β-内酰胺酶的水解;而对主要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有高度亲和力[2]。头孢吡肟在甲基头孢烯的3位上有一个四价N—甲基—吡咯烷(N—methylpyrrolidine NMP)基团,这一化学结构改善了原药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特点[3]。因此,头孢吡肟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

无诱导一内酰胺酶产生能力亦是头孢吡肟的特性之一。其对产超广谱一内酰胺酶(ESBLs)和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的细菌感染,疗效肯定,对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均优于第2、3代头孢菌素,且具有同样的安全性,耐药性低[4]。

本组织研究中60例患者均为中、重度感染。采用头孢吡肟治疗,治愈率58.33%(35/60),总有效率95%(57/60)。细菌清除率清除率为87.5%(49/56),不良反应率为5%(3/60)。这与国内外报道用头孢吡肟治疗呼吸道感染临床结果相近,且不良反应少。本组结果证明表明头孢吡肟治疗中重度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春,李大江,吕晓菊,等.国产头孢吡肟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2(8):580-585.

[2] 张瑞萍,龚淼. 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2):43.

[3] 彭蕻琳,陈小可,罗育新. 头孢吡肟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55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15):3606.

[4] 王赫宇. 头孢吡肟治疗小儿中重度肺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17):111-112 .

猜你喜欢
呼吸道感染
洛阳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及分析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早期预防干预对早产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莫西沙星与依替米星治疗32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对比研究
呼吸道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应用方案治疗11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