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2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1 19:58缪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缪伟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对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具有的效果,以期为今后此种病症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肩井、风池、肩贞、天宗、百会、晴明等穴位进行中医针灸治疗,统计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为期3至15天的中医针灸治疗后,本组2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中,19例治疗成功,7例有效,2例治疗失败,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在对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中医针灸法可获得显著疗效,且安全、简便,大大促进了患者病情的痊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颈椎小关节错缝;中医针灸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42-01

颈椎小关节错缝在中医学中被称为“骨错缝、筋出槽”,是颈椎小关节面之间发生微小错位,小关节超出了人们的正常活动范围的一项常见疾病,青壮年为此病的多发人群[1]。颈椎小关节错缝的病因包括外伤及睡眠姿势不当等,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疼痛。如果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或是治疗效果不理想,那么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后期极有可能出现双肩不平的现象,进而发展成为颈椎病,情况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迷走神经刺激症及颈髓压迫症等,对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2]。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2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探究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以期为今后此种病症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经过X线片确诊。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最大为63岁,最小为18岁;病程最长为1年,最短为1天。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形式及程度的临床反应,主要表现为颈肩部发生间歇性针扎疼痛或持续性酸痛,颈部一侧较为僵硬,手触有突起且患者的痛感增强,部分患者存在头晕、耳鸣、心神不宁、呼吸不畅及血压间接性升高等临床症状。本组28例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及其他类型的颈椎疾病。

1.2治疗方法

(1)治疗前的准备:在实施针灸治疗前,要求患者正坐,全身放松,颈部、肩部及背部打直。首先采用揉、捏等手法,力度以稍有一点疼痛为宜,将患者颈部肌肉进行放松,达到活络经脉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痛觉的变化过程进行高度关注,以便随时改变力度。准备工作进行20分钟左右即可。

(2)实施针灸治疗:完成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后,患者继续保持正坐姿势,医护人员选用长度约为40毫米的毫针,并选取患者的肩井、风池、肩骨禺、肩贞、天宗、百会、头维、晴明、大椎、列缺等穴位一次进行针灸,需要注意的是,需在患者颈部两侧对每个穴位进行为期35分钟左右的针灸,时间最长不得超出40分钟,保证针灸深度在0.8寸左右,最深不可超出1.2寸。在实际针灸过程中,施针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灵活控制与调整,对于患者痛感增加的相关穴位,可适当将扎针的力度减轻,并合理增加扎针时间。如患者出现耳鸣症状时,可增加听会穴与合谷穴的针灸;出现头晕头痛时可增加天宗穴及百会穴的针灸等。每次针灸治疗的时间应控制在45分钟至60分钟之间,并将患者的病情进展作为治疗依据,一日进行1至2次的针灸,7天为一疗程,疗程之间的间隔应控制在4天左右。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X线片的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成功:患者X线片显示颈椎体位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不良反应全部消失,患者可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有效:患者X线片显示颈椎体位有所恢复,且不良反应得到明显减少;

失败:患者X线片显示颈椎体位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不良反应未减轻甚至出现加重现象。

2.2治疗效果:经过为期3至15天的中医针灸治疗后,本组28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中,19例治疗成功,7例有效,2例治疗失败,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26/28)。

3.结论

颈椎小关节错缝主要由颈椎关节突较低,关节囊松弛,且颈椎横突间缺少必要的横突韧带,使得患者颈椎稳定性不强而导致[3]。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由于枕头过高、姿势不正确,对颈部的肌肉造成损伤;长期进行低头工作,使得颈部呈现出慢性劳损;或是快速转动及运动头部等,导致颈椎的小关节超出了人们正常的活动范围,从而引发了颈椎小关节错缝。对于此种病症,临床主要采用手术、牵引、针灸等手段进行治疗[4]。

作为我国一种具有历史性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的主要原因便是以患者具体症状为基础,选取相关的人体穴位,使用特殊的针灸毫针适当刺激穴位,通过将患者血脉进行疏通从而达到治疗的目标。在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时,采用中医针灸法不但安全简便,且疗效显著。在本研究中,28例患者经针灸治疗后,67%(19例)的患者在2个疗程内得到痊愈,且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减轻。

患者在整个针灸治疗及恢复期间内,应注意保护好颈部,避免做一些快速、大力转头的动作,并尽量保持平躺、仰卧的睡姿。同时,患者还应时常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尤其在长时间治疗且收获甚微的时候,切忌出现沮丧、消极等负面情绪。在日常饮食方面,患者需注重营养的摄取,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作息习惯。此外,患者还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选择一些活络经脉的药膏或药物进行外用或内服[5]。

综上所述,在对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中医针灸法可获得显著疗效,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病情的痊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晓斌.针刺加推拿治疗陈旧性颈椎小关节错缝[J].中国民间疗法,2013,11(03):16-17.

[2]哀晓辉.中医针灸治疗3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63-64.

[3]吕亚南.指针点穴颈椎仰卧牵拉复位整骨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54例[J].四月中医,2011,19(08):69-71.

[4]孫玉英,冯明明.针推结合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0,12(08):17-19.

[5]梁家伟,李国准,李家裕,等.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19(03):623-625.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