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嘉
【内容摘要】游戏应用在当今社会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当代儿童审美活动的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把游戏的视觉元素设计同儿童审美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对儿童游戏应用中的视觉元素设计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儿童审美 游戏应用 视觉元素设计 社会文化
一、儿童审美与儿童游戏应用的联系
(一)儿童审美活动的构成
儿童作为身体和心理尚未发育完全的群体,其对事物的认知大多是具象、直观、感性的。儿童对于身边新鲜事物的起初反应是其外部形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这是他们的感官认知。当儿童接收到新的信息后,借助已知的事物来消化理解,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对此事物掌握和评价时,这便是他们的心理认知。这两种认知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便是儿童的审美活动,每个儿童之间的审美差异决定着他们的个性、爱好和习惯。
(二)儿童审美活动与游戏的统一
儿童正处于对自然的认知和探索阶段,对于图像的处理能力远比对文字的处理能力要卓越的多。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法律篇》中就有关于早期教育的研究,认为学龄前儿童应该集中到游戏场上,让他们玩游戏。游戏应用作为当今儿童生活中的一种常见娱乐项目,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由游戏画面所引起的心理和情感上的波动,构成了儿童在审美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条件。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在其教育研究方面提出,审美活动和游戏活动是统一相关的。从理性层面出发,审美主体始终不脱离游戏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的直观表现形式。但由于主体具有自由与创造的本质,所以审美活动也包含感性的层面,使活动主体发挥其主观性来获取客体满足自身的欲求。因此,儿童审美的变化不仅决定着游戏中的视觉风格,而且这些游戏也是对儿童潜在审美灵性的激发,两者相互影响,对彼此的發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儿童审美对儿童游戏应用中视觉元素的启示
(一)现代儿童审美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儿童的学习和娱乐方式,因此每一代儿童的生活方式都具有不同的时代性。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儿童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图书和大人讲的童话,以及一些代表性的动画片,如《大闹天宫》《米老鼠和唐老鸭》《聪明的一休》等。而现在的儿童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不仅接受的知识更全面,而且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泛,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儿童在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消化学习的过程中,信息的多样化也使得儿童的审美产生了差异。
儿童的艺术作品往往是研究者深入了解儿童审美发展和变化的途径之一,从儿童在绘画上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可以了解,现代儿童的审美已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从色彩、造型以及表现技法等方面,相比以前的儿童艺术作品有了明显提升,并以多种创作形式让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综合发展。
1.从创作内容来看
题材上,不仅仅局限于花草动物或一些生活场景,而更多的是扩展到外太空,如星球争霸、外星人入侵等主题;还有未来世界,如各式各样的飞行器、人类进化等主题(图1)。
角色形象上,画面中不仅有拿着权杖的国王或是穿着花边裙子的公主,还出现了很多新的动漫形象,如具备各种技能的铁甲战士、身着制服的可爱女仆、形态迥异的怪兽等。
场景景观上,相比于生动形象的人物角色,场景的处理要简单明了。除了用具体的场景来表现,如森林、草原、海洋等,儿童还会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和线条组合来做背景装饰,让画面更富有想象力。
道具装饰上,儿童更偏爱造型具体且图案丰富的物品。除了有玩具熊、魔法棒等常见道具,还会有手机、电脑、耳机等电子科技类物品。这些物品的出现正是时代的变化给儿童带来了认识提升。
2.从创作形式来看
儿童在绘画时所采用的绘画方式不仅局限于用水彩笔、油画棒或是颜料涂色,还增加了更多有趣的创作技法。比如:以黑白线描为主的线描式绘画,用勾线笔以线条为主的形式进行创作,主要表现出物体的结构和细节;以剪纸为主的粘贴画,把彩色的卡纸剪成不同的形状进行拼贴组合,该技法讲究的是色彩运用及儿童的动手能力;以非常规材料为主的创意画,利用彩砂、纽扣、吸管、棉花、扭扭棒等材料创作出有特色的艺术作品,重点在于发挥儿童的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图2)。
由此可见,当代儿童对于艺术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相比以前有了明显进步,并且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所涉及维度也在不断扩大,儿童在绘画作品上所展现出的对于物体形状、造型、颜色等偏好与儿童审美是紧密相连的。研究发现,儿童这种审美喜好往往植根于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以及文化教育,都会对孩子的审美偏好产生影响。儿童游戏应用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游戏中的视觉元素与儿童的审美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联系紧密。因此,儿童审美的变化对游戏视觉元素的设计方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儿童审美对游戏应用中视觉元素的启示
从抽象的视觉元素来看,儿童游戏应用中的视觉元素是由色彩、形态、文字等内容组成;从具体的视觉元素来看,其视觉元素主要是角色形象、场景景观、道具、特效等。综合这些元素,设计师们需要根据游戏的类别将其融为一个整体,优秀的游戏应用不仅仅是视觉元素完美体现,也要对儿童的心理和智力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和塑造作用。
1.角色形象选择多样化
角色形象设计是儿童游戏应用中最主要也是表现力最强的视觉元素,从儿童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儿童对于卡通形象的表现在其画面中占主体部分。在现代互联网大环境下,儿童所了解的卡通角色类型相比于过去更加丰富多样,并且角色形象所涵盖的范围除了人和动物,还包括物品、食物、植物等一些拟人化角色,这对角色视觉元素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游戏的角色形象设计时,首先应以尊重儿童的个性为前提,尽可能多地为游戏中人物角色设定风格形象,供儿童选择。
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34名学生,实验主题是让学生们描述他们所吃过的汉堡并画下来,其中有15名学生对汉堡表示喜爱,13名学生对汉堡表示不喜欢,另外还有6名学生保持中立。为了使所有学生能接受这个课题,笔者提出在汉堡中可以加上任何自己喜爱的食物。由于选项范围的加大,并能满足学生们对于食物选择的个性需求时,课题接纳人数增加了7个名额,但仍然还有一小部分人不接受。为此,笔者又增加了一条方案,给汉堡赋予生命,让其变成学生各自喜爱的人物形象,这时所有学生的兴趣瞬间被激活,且认真快乐地投入到各自的绘画创作中(图3)。由此说明,儿童的思维不是单一死板的,尤其是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他们需要一种自由的、开放的世界,如果游戏中人物的角色形象只是固定的或者是无法选择的,那么这个游戏就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
以苹果应用商城里一款用户较多且评分较高的游戏《小哈换衣间》为例(图4),此款游戏设定了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两个人物角色,并且提供了上百件超可爱的表情、服装、饰品和背景供用户随意组合搭配,并且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可以以图片的形式保存下来。该游戏很好地运用了“选择多样化”的理念,让儿童能根据自己的审美偏好来设计自己喜欢的角色形象。所以角色形象的多样化不仅满足了儿童的个性和喜好,也把握了他们的审美方向。有了自己喜爱的卡通角色,儿童在使用游戏应用时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并为正确引导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和娱乐提供了保障。
2.场景景观简洁
场景景观作为儿童游戏应用中的另一重要视觉元素,其主要功能是烘托人物情感,渲染气氛。在儿童审美世界里,多以人物角色为主、场景为辅,场景大都倾向于广阔的空间,如海洋、天空、草原等户外场景,还有不少儿童在现代科学技术的熏陶下,青睞于外太空的宇宙世界。因此,在场景设计中应该多以大场景为主,根据儿童心理研究显示,开放的空间更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次,在游戏里,人物角色是主体,场景应该简洁明了,不能喧宾夺主,并对游戏的规则和进程起到有效的指示引导作用。最后,尽可能地为人物角色设置多一些场景景观或提供多向选择,使游戏视觉元素更丰富,并能让角色的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3.道具装饰功能明确
道具装饰在儿童艺术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游戏画面中的点睛之笔。从儿童在其审美活动的描述来看,每个道具都有他们独特的功能,并且多依附于人物角色而存在。人物如果是公主,手上必定有一根魔法棒,头上会有华丽的皇冠;如果是战士的角色,身上必定会有一个能击败敌人的武器;如果角色是一只小白兔,那么身边肯定就会出现胡萝卜。因此,在游戏中有角色形象的情况下,道具装饰需要与角色的身份相符合,并且要功能明确,不能误导儿童。在非角色扮演类游戏中,道具装饰可能会成为主体,这种情况在益智类游戏中出现较多,所以在同一个画面中道具的风格要统一,切忌杂乱无章,使用户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结语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儿童在生活中接收和处理的信息量也变得多种多样。作为儿童游戏设计师,不仅要从游戏本身的角度来研究游戏设计方案,更要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来审视游戏设计的初衷。斯宾塞的教育核心理念中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反对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儿童游戏应用作为现代儿童教学方式之一,与儿童的审美活动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在儿童游戏的视觉元素设计中,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儿童的审美趋向,把握正确的设计思路,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斯宾塞.心理学原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2]吴也显.小学游戏教学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7]黄石,李志远,陈洪.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易晓明.论美育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新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9]史忠翠.教育游戏的理论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9.
[10]李智雪.儿童学习型手机软件的探讨与设计[D].北京服装学院,2010.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