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茹
近年来,我国的戏剧教育机构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戏剧教育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随之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庞大的戏剧专业毕业生群体无法全部进入戏剧专业团体、文化管理单位及电影、电视媒体等领域,而其就业便成了问题。因此,一些高校在发展“艺术戏剧教育”的前提下,拓宽思路,开拓了“应用戏剧教育”,并为此增设了戏剧教育相关专业,这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戏剧人才的就业空间。
把戏剧应用到其他领域和学科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应该重视近几年建立的适用于我国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但对于具体实践更应该深入探索,如戏剧教育机构是否真正建立起戏剧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交融的学术平台?是否培养出了让戏剧在其他领域,如企业团队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心理疾病治疗等领域发挥作用的师资队伍?戏剧教育活动具体是怎样开展和传递的?为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到专门设置戏剧教育相关专业以及课程的几所艺术高校,分别采访了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以及云南艺术学院的几位专家。
战略角度思考下的专业设置
通常来讲,艺术高校开办戏剧教育专业,把戏剧教育应用到各个领域是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大发展的良好形势。我国教育领导部门大力推进高校的戏剧教育活动和戏剧教育的课堂、课程,如2014年北京海淀区的很多中小学要求开展戏剧教育的教学活动,很多学校被授予“戏剧教育基地校”。有些学校还要求每个班、每个学期都排出一个戏剧节目,以此作为对这门课程的汇报。整个教育形式打破了以往“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形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对于中央戏剧学院而言,其积极响应号召,为实现戏剧教育的意图来培养人才。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教育专业较有特点,学院把其放在导演系里去开办。“实践证明,导演系的学生相较于其他系的学生,综合能力更为全面。学生毕业后会深入到中小学当教师。至于如何让孩子能在游戏中成长,在角色中成长,培养其体验能力与观察能力,是教师的职责与能力的体现。”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姜涛说。以往,中央戏剧学院是为专业的戏剧院团和戏剧艺术创作的团体输送人才,而学院的戏剧教育专业有所不同,首先培养的是一名教师,而不是专业从业人员。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学生对于大学人文学科的课程以及中小学的课程都要有所了解,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一种能力,即无论是何种课程与知识,都会运用于形象思维中,并把文学素材转化为综合性的舞台呈现。另外,由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学习范围涉及较为广泛,有多年经验的积累,因此,学院决定把戏剧教育专业放在导演系实施教学。
上海戏剧学院在2005年招收了第一屆艺术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名称为“艺术教育”,放在“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目录下,而后的教育戏剧专业放在戏剧文学系实施教学。上海戏剧学院设置教育戏剧专业的初衷,首先是为把戏剧教育推广到中小学,使戏剧艺术成为和音乐、美术一样的艺术校本课程。对于戏剧艺术的应用,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党支部书记沈亮讲道:“首先,我们相信,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能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上做出无可替代的贡献,这也早就是很多国家教育界和戏剧界的共识,特别是欧美的一些国家;其次,对戏剧界来说,如果戏剧在中小学得到广泛推广,无疑是构造了中国戏剧金字塔的底部,这和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是一个道理;再次,戏剧从本质上来说,并不专属于专业舞台,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一两相对应关系,为戏剧在人格培养、社群建设、行业培训、心理疏导等社会各个层面的应用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因此,上海戏剧学院对于戏剧教育专业的设置意图,是从戏剧向社会、向大众拓展的战略角度上做考虑。总之,每个艺术高校对于戏剧教育专业的设置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考量,但相同的是,其都想让戏剧教育走出亘古不变的传统模式,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途径。
集结优秀教师,招收全能人才
相较于其他专业,戏剧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首先是教师,并非培养创造性工作的专业人才。因此,此专业需要学生具有更广泛、更牢固的知识面,在心理素质、教学方面,包括在师德方面都会有严格要求。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专业十分重视学生的人文基础,高考分数相比其他专业要求较高,除此之外,还会对学生的音乐、舞蹈才能进行考核,相对其他专业,考核的范围更为全面。
2014年,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专业招收了首批戏剧教育专业本科班。班里共26名学生,一位戏剧教育本科教研室主任和两位任课教师,一同负责戏剧教育专业的教学。关于学生对新成立专业的认知问题,姜涛讲道:“最初,学校担心学生不能清楚理解‘戏剧教育这个专业,但通过考核,我们排除了这个顾虑。因为近几年,戏剧教育已经渐渐深入中小学课程;其他国家开展戏剧教育活动的讯息也通过网络被人们所熟知,因此,没有做更多的广告以及宣传工作,学生已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戏剧教育的基本概念,以及此专业需要培养何种人才,就中央戏剧学院而言,报考戏剧教育专业的人员与报考其他专业的人员总数相差无几。”
对于各个艺术高校而言,戏剧教育并不等同于仅仅教学生如何演戏,也不等同于用戏剧来教育学生,而是一套自成体系,且包含不同思想流派的交叉学科。最初,一些高校派教师出国学习,在国外著名大学针对戏剧教育专业进修(如耶鲁大学、纽约大学);也有一部分在传统艺术课程教学中很有经验的教师在戏剧教育专业授课;还有很多曾经为中小学以及社会群体做过戏剧演剧活动且获过奖项的教师。“我们的戏剧教育专业对教师的需求,对教学工作岗位的需求都是开放的,且欢迎更多有志于从事这个方面的教师加入。”姜涛说。上海戏剧学院在国内尝试举办过一些教育戏剧项目,经过近10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今由戏文系来承担教育戏剧专业的建设,沈亮基于本校的师资情况说:“因为教育戏剧比较注重思想性和观念性,也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涉及戏剧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戏文系教师的科研力量比较强,精通英语的教师也比较多,也有能力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理论研究部主任杨俊霞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戏剧教育目前在国内尚不成熟,起步较晚,因此在戏剧教育专业的教师中,基本上没有专门学戏剧教育专业的教师,只是从艺术戏剧转到了应用戏剧领域。具体到云南艺术学院,即有的教师是在博士阶段才从其他专业跨到人类表演学。导演教师所学专业就是艺术导演;编剧教师就是艺术编剧出身;而表演教师所学专业也是艺术表演,他们只是后期转作了应用戏剧的教学和研究。这种情况带来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拓展新式课程,开展前瞻性教学
戏剧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作为教师必修的基础课程外,还有戏剧方面的课程。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实施教学,模拟课堂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进行综合呈现。姜涛谈到了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我们在教材和创作内容的选择上,让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人文学科的课程内容中选取创作素材,以此来让其尽早熟悉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快融入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与学校其他教师的教学进行互补。”教学的素材内容包括童话剧、课本剧等,从分析到创作,到排演,再到呈现,这些内容都贯穿于戏剧教育课程之中。在具体课程内容方面,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曹艳介绍:“目前戏剧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表演元素的训练。主要集中在‘动物观察与模拟和‘人物观察与模拟两个部分。第二部分,戏剧教育课堂。主要集中在童话寓言的讲述与练习上。第三部分,理论课。主要集中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有两个基础性论题,一个是戏剧艺术的特性;另一个是表演艺术的特性。”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专业的最大特点即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大力开展戏剧教育课堂,以经典的童话寓言的讲述与练习为主,形成表演片段,即小品。学生在把文学作品转变为舞台呈现的过程中,训练了假定性的艺术思维,从文学的艺术思维向舞台的行动思维上转变,了解到了戏剧艺术“综合”“集体”的艺术特性。学院致力于在教学方面让学生更多地与未来所面临的工作环境进行结合,培养出优秀的中小学授课教师。其戏剧教育专业理论课的行课与其他专业有所区别,首先采取了让学生扮演教师来讲述理论课的方式,而后让教师给予点评或总结。具体到课程中,学生运用PPT、表演、音乐等各种方式把授课主题鲜明地呈现出来。学院在理论课中采用此种授课方式是为学生以后就业着想,有助于让其学会生动地讲述理论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近半个学期对于学生行课的观察,发现他们对于表演训练十分积极投入,对于理论课的讲述也备感新鲜,有筛选、组织信息,准确寻找到理论要点的能力。特别是系里在入校时安排了初检,让学生做汇报。学生怀着对戏剧极大的憧憬来完成这次作业,并以此为开端,鲜明地体现出了其对于戏剧的热爱和对这个专业的责任感。”曹艳说。
专业建设必须依赖于学科建设。上海戏剧学院的教育戏剧本科专业的建设方向比较明确,即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戏剧推广方法和教育戏剧理论。目前专业有两大基础:一是人类表演学的中国学派——社会表演学,另一个是欧美教育戏剧的既有课程和理论。在课程建设上,学院紧紧抓住学生两种能力的培养:一是基础能力,即戏剧编剧、导演、表演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二是核心能力,即教育戏剧活动的设计、执行和管理能力。具体到学院教育戏剧专业的课程建设,沈亮介绍:“我们主要围绕两个课程系列展开:一个是编剧、表演、导演技能课程,例如‘元素训练‘独幕剧为编剧基础课,要求学生能自己编剧和改编。‘表导演基础课程行课两年,要求学生呈现一台自编自导自演的课程汇报。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艺术概论、戏剧概论、戏剧教育心理学、社会表演学等。另一个是教育戏剧的技能课程,主干课程包括应用戏剧的实践和理论以及戏剧教育工作坊,各行课一年。拓展的专业课程包括戏剧治疗、公司培训、社群戏剧等。”
云南艺术学院的戏剧教育专业十分有特色,以应用戏剧为核心,基于人类表演学,尤其是社会表演学来建设。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了云南的地域特点,融入了少数民族音乐、少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戏剧的成分,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艺术戏剧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如表演课程、导演课程、编剧课程,主要放在大学一、二年级。第二部分是应用戏剧的理论实践和研究,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1.专门针对个人的应用戏剧課程。2.专门针对团队的应用戏剧课程。3.专门针对社会的应用戏剧课程。主要放在大学二、三年级。第三部分即特色课程,除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戏剧等,还增加了对于中国戏曲的讲授。
关注社会人群,进行深入实践
对于戏剧教育的课内实践与课外实习,一些高校不但在校内开展了诸多戏剧教育活动,且与很多社会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上海戏剧学院“应用戏剧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考试就是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多所中小学和公益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往往课程考试就在这些中小学和公益组织内进行。在“戏剧教育工作坊”课程中,有些课程直接在所服务的人群中举办,如学院曾和美国“面包和木偶剧团”的艺术家在一个社区里集中上课三周,并创作了一个木偶巡游作品。学生的毕业作品基本上也都是在特定的社群中开展,如对于特殊人群关注的社群戏剧在一所聋哑人学校中举办,通过大量工作坊的工作以及和聋哑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得学生和聋哑学生同台演出,创作出了优秀的戏剧作品。“学生有机会进行课外实习,其三年级开始直接承担中小学的戏剧兴趣课程,直接将所学的技能和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另外,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团队一直在承担上海市的教师培训工作,对现有的教师开展教育戏剧技能和理论的培训。这些活动都是在试图创造出教育界对教育戏剧的需求。”沈亮说。
基于上海戏剧学院在戏剧教育领域做了最初的拓展,云南艺术学院戏剧教育专业在建设的时候得到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帮助。两所学校交流了在行课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云南艺术学院的戏剧教育专业从2011年开始建立,做了充分的准备,邀请了耶鲁大学戏剧教育领域的专家与本学院教师一起做了三个星期的应用戏剧工作坊。学院从二、三、四年级的导演系与表演系学生中抽调学生加入到此工作坊的研究中,开展了两个实践:一个是到高中进行实践;另一个是到极端人群中进行实践。由于有了工作坊的操作,学生和教师从一开就清楚该专业所做的实践以及问题,并达成了基本共识,让教学工作变得十分顺利。
云南艺术学院在国内较早提出了应用戏剧的概念,认为艺术高校不但要研究艺术戏剧,还应研究应用戏剧。学院的工作坊为了避免理论方面的模糊,努力进行实践,做了与学校相关的主题,如选择了高二、高三的人群,用了论坛戏剧的方式,做了三个小主题,让学生与工作坊的人群进行交流互动。对于应用戏剧与传统艺术戏剧的区别,曹艳的理解是:“应用戏剧是把观众变为观演者。二者的具体区别如下: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更多的是集体创作,从剧本的完成到演出的呈现,再到工作坊的实践,强调的原则都是叙事及其创作。2.应用戏剧强调‘一个都不能少。做艺术戏剧类似于做艺术精英教育,而应用戏剧更加强调深刻的体验与过程,即便是再差的学生,也能让其在此过程中改变原本生活的态度,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高校搭建了应用戏剧平台,建立了戏剧教育相关专业,有利于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总体上讲,学校的实践范围一部分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另一部分集中于特殊人群、企业教育、社区活动等。而教育戏剧只是应用戏剧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除了教育之外,还可以做戏剧治疗和社群戏剧等。云南艺术学院戏剧教育专业做了极端人群的实践,联系了敬老院、拘留所等地方,让学生对服刑人员、监狱干警等传递戏剧教育理念。而今年,此专业学生主要对于自闭症患者和自闭症患者的父母进行教育工作。
开辟应用型“工作间”,创造戏剧教育需求
当前,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条件下的戏剧团体越来越少,现今娱乐化的文化市场似乎已经容纳不下庞大的戏剧专门人才的毕业生群体,而一些艺术高校的理念是:就业不仅一条出路,要引领学生离开艺术戏剧的“象牙塔”,另起炉灶,开辟出应用戏剧的“工作间”。戏剧艺术不应只流于表面,而是应该真正“致用”,深入到更加实用的领域中。记者了解到,中央戏剧学院的具体情况,即现今需要戏剧教育专业人才的中小学很多,想与学院签订协议,邀请戏剧专业教师的单位也很多。目前的形势是教师、表演系和导演系的研究生都供不應求。学院每年都会为学生的就业做大量工作,院领导对此也越来越重视。学院每年都会与各个学校、企业建立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戏剧教育专业的教师也会努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教学能力、创作能力和综合能力,戏剧教育专业会成为很有就业前景的专业。
上海戏剧学院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认为教育戏剧专业具有前瞻性,但目前社会上还少有直接对口的职位,因此本科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戏剧工作的人并不太多。每届毕业生一部分会到青少年活动中心、私立学校担任戏剧教师;一部分进入剧团,在剧团里担任戏剧推广的工作;也有的毕业后进入公益性组织中,在弱势群体中开展各项戏剧活动。另外,有很多学生考入了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比如上海戏剧学院社会表演学专业的研究生,他们毕业后很多在高校从事教育戏剧工作。近段时间,也有学生开始自主创业,尝试成立教育戏剧的专门艺术团体。
高校在建设戏剧教育专业时,都会考虑到毕业生将来的就业情况,往往会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并紧紧围绕这一专业进行建设。沈亮结合上海戏剧学院近10年的实践经验指出:“我们试图创造出社会对教育戏剧的需求,而不是试图去满足或适应现有的市场需求。其实20年前,戏剧基本没有市场,当时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编剧、导演、表演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碰到过就业问题,可20年后,经历了一届届的毕业生后,已形成了一个兴旺而成熟的戏剧市场。”当然,这些艺术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非常注重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戏剧行业里,学生依然能胜任基本的编、导、演工作。而戏剧教育专业的教师更期待学生成为戏剧教育的种子,在良好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传递戏剧教育,进行“致用型”探索
对于戏剧教育未来的发展,我们一直抱有很大期望。所有有志于此的学校、机构等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努力去做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推进戏剧进入中小学,进入校本课程。二是共同推动教育戏剧列为本科招生目录,并共同规范专业的招生、培养。三是互相交流专业建设的经验,并吸引更多的院校加入,特别是师范类院校的加入。对此,上海戏剧学院的做法是:培养更多的教育戏剧人才,不仅是培养本科生,更重要的是培养更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的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沈亮说:“社会上对教育戏剧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往往还是跟不上。经过十年的耕耘,教育戏剧的需求已被激发,这个需求是巨大的。现在的情况是社会需要人才,同时需要规范的运作模式。”
结合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姜涛认为,要把教育抓得更准确、更到位,要让中央戏剧学院培养出的毕业生真正深入到学校中,拥有从事戏剧教育活动的能力。很多高校认为,戏剧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为专业除了对基础课程的训练外,还注重与学生未来工作进行衔接,是非常实用型的专业。目前,中央戏剧学院已经与北京市东城区的4所小学与昌平区的3所小学作为戏剧共建单位。这些小学每周安排一个下午展开戏剧课堂。“这些小学配合着学校基本的课程教育,增加了戏剧课堂。而戏剧的进入对学生的舞蹈、音乐、诗歌等其他课程都有很大的帮助与补充。”曹艳说。的确如此,戏剧是人的艺术,有更多的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本身就有很大意义。艺术高校往往通过从事戏剧艺术本身而把人文关怀传递出去,这会影响到生活中的诸多方面。
我国教育事业的道路漫长而久远,而教育戏剧能否顺利开展,应用戏剧有无用武之地,这取决于我们是否具备戏剧教育展开的条件和应用戏剧生存的环境。而这多来自于我国的戏剧教育机构是否意识到了应用戏剧与艺术戏剧并存的必要性;取决于我国大、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和社会群体是否真正意识到了戏剧活动以及戏剧文化传递的感染力和重要性。我国的教育体制能否提供戏剧教育的生存环境,我们是否能真正把应用戏剧中的戏剧教育看做是人成长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与培养方式,都是需要思考的。
我国的几大艺术高校均已迈出了从艺术戏剧向应用戏剧探索的步伐,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2014年新增设了戏剧教育专业,招收了第一批优秀学员;上海戏剧学院于2005年创办了与戏剧教育相关的专业,并进行了近10年的深入探索;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在戏剧教育方面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这表明,很多艺术高校已改变了原有的教育观念,不再一味追求艺术戏剧活动中的表演艺术,而是力图把戏剧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生活中,更加注重对于人们形象、精神、内在的培养以及能力的发挥。而戏剧艺术是否能在未来真正得以“致用”,还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植以及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究。
(责任编辑: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