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东胜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隨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观察对象接受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血糖水平,以及自我监测、药物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等遵医行为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有助于其血糖水平的改善,以及遵医行为的转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老年糖尿病;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24-01
糖尿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还应接受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的护理干预,从而巩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另一方面,糖尿病作为一种长期慢性疾病,治疗依从性和遵医行为的改善也会对其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近年来我国临床护理模式的逐步转变,个性化护理模式逐渐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理想效果。本次医学研究就对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30例,女性70例,患者年龄在60岁至83岁之间,平均(75.5±4.5)岁。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观察对象接受个性化护理,具体措施:第一,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兴趣爱好,从而转移对于疾病的关注力,缓解其紧张和焦虑情绪。另一方面,患者的亲人和朋友也应辅助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获得社会关系带来的帮助和温暖,嘱患者定时定量运动、健康饮食、合理用药。患者出院前需要记录患者及其家属电话,通过电话方式对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随访跟踪。第二,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向患者介绍糖尿病自我监测、定时定量用药、适当运动、控制饮食等重要作用,向患者说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使其形成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消除恐惧心理,通过交流与沟通,使患者了解到遵从医嘱接受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第三,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还应时刻关注患者心理方面发生的变化,鼓励患者主动表达自身情绪和不安,体现人文关怀的积极作用,从而及时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第四,建立责任护理制度,实施一对一的临床护理服务,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温馨、轻松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热情轻松的交流,以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以及自我监测、药物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等遵医行为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表示,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果所得分析结果P<0.05,可以证实两组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两组观察对象护理干预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代谢紊乱综合征的一种,该疾病的发生会受到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诱发原因就在于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糖尿病具有并发症多、病程较长等特征,严重者还会诱发周围神经血管、视网膜、心、肾、脑等系统疾病,进而诱发抑郁、忧虑等心理问题[1]。
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身特征,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跟踪随访老年患者治疗和恢复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从而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2]。第二,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身存在容易遗忘、接受能力差等特征,因而需要反复进行嘱咐和强调,且血糖控制效果较差。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进而巩固血糖控制效果,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自身行为[3]。第三,一对一的个性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心理问题的消除,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外界交流。另一方面,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还有助于患者了解更多的社会和家庭信息,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树立面对治疗的信心,获得周围人的关爱,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性[4]。
参考文献
[1]钱红英.程序式居家护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4):156-157.
[2] 刘洪英,刘希华.程序式居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控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26(18):11-13.
[3]金麒麟,胡冬根,崔明等.老年人介护士居家护理实践与体会[J].上海医药,2012,22(2):27-29.
[4]杨秀兰,张晓燕.程序式居家护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大家健康,2013,13(23):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