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苏彬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于我院使用阿奇霉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用药1至5天后,显效80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114/120);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10/120)。结论:阿奇霉素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同时,阿奇霉素拥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应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加强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监测,以此来尽可能地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关键词】阿奇霉素;临床作用;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71-02
阿奇霉素是一种半合成的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1]。与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不仅抗菌作用更强,而且其抗菌谱也更广。同时,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基于此,阿奇霉素现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之中。随着阿奇霉素在临床上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因此,如何减少或预防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选取120例于我院就诊的使用阿奇霉素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使用阿奇霉素的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18至60岁,平均年龄(36.9±6.7)岁。所有入选患者均已确诊,且无严重心、肝、肾等疾病。排除妇女哺乳期、免疫力低下以及全身衰竭者。120例使用阿奇霉素患者中,35例为支气管肺炎,10例为急性支气管炎,25例为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29例为急性化脓扁桃体炎,11例为急性咽炎,其他10例。
1.2用药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使用10mg/(kg·d)阿奇霉素(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0970041)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1次/d。用药时间1至5d。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1个月。
1.3评价标准
①显效:症状体征完全消除或明显缓解;②有效:病情有所好转,但不是很明显;③无效:病情加重或无任何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
2結果
2.1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用药1至5天后,显效80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114/120)。
2.2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用药1至5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10/120)。其中,胃肠道反应者4例,肝损害者1例,过敏反应者2例,伪膜性肠炎者1例,听力损伤者1例,肾功能损害者1例。
3讨论
阿奇霉素是一种新的半合成的氮质类酯类抗生素,呈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味苦且无臭,具有较低的引湿性。阿奇霉素基本上不溶于水,但易与甲醇、稀盐酸、丙酮以及无水乙醇等相融。在临床作用机制方面,和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样,阿奇霉素是通过和敏感微生物的核糖体50s中的亚单位相结合来达到干扰其蛋白质合成的目的[2],以此来实现抗菌的效果。
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具有交叉耐药性。但与之相比,阿奇霉素的抗菌效果更好、抗菌谱的范围更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更低。加之,阿奇霉素具有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口服不受胃酸影响、半衰期长、组织液浓度高、疗程短以及用药方便等优点。近年来,阿奇霉素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领域之中,且其临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在临床应用方面,阿奇霉素主要被应用于肺部、呼吸道炎性反应、囊性纤维化、非淋病奈瑟球菌性沙眼和尿道炎等疾病的治疗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2]。据以往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阿奇霉素因其独特的药动学特性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用药1至5天后,显效80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114/120)。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因此,阿奇霉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随着阿奇霉素在临床应用上的范围越来越广,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重视。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10/120)。其具体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如下:①胃肠道反应:最常见也是最多见的不良反应,主要症状为恶心、腹痛以及呕吐等。使用止疼药或者进餐后即可缓解这一不良反应。②肝损害: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肝功能异常以及尿色加深等。若患者是初次使用阿奇霉素,则应在使用前详细询问其病史;若患者长期服用此药,则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若发现患者肝功能出现损害,则应立即停药。③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四肢冰冷、干咳以及面色苍白等。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初次使用此药患者的情况,若发现异常,则应立即停药,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在静滴过程中,应严格对滴速进行控制;为了避免因药物的降解而导致过多致敏性物质的产生,应在用药前临时对药液进行配制。④听力损伤:主要表现为耳鸣、耳聋以及听力丧失。有听力障碍的患者应慎用此药;禁止和同对听力有损害的药物合用;若患者静脉滴注此药半个小时后出现耳鸣现象,则应立即停药。⑤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腰部突然剧烈疼痛以及尿蛋白异常等;肾功能异常患者慎用;定期对肾功能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药。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临床疗效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因此,此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虽然如此,但是其不良反应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而随之增多,且其涉及面也较广。故而,在使用此药的过程中,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此来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龚南朝,龚斌,张兴平等.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8):97.
[2]华冬梅.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4):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