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腰穿术后腰背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5-10-21 20:03余宜兰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平卧腰背体位

余宜兰

腰椎穿刺术是在局麻下要进行的有创性检查,是诊断儿科神经系统疾病重要手段之一。腰穿术中易引起患儿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其中腰穿后腰背部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数患儿在腰穿后1-2天内发生。为减轻患儿腰穿后腰背部的疼痛,提高患儿舒适性,我科对2010年8月-2013年10月行腰穿的68例患儿进行观察,其中有46名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3年10月进行腰穿的的患儿;男36例,女32例,年龄2-14歲,平均年龄5.8岁,其中手足口病28例,病毒性脑炎22例,化脓性脑膜炎8例,发热待查10例。

方法患儿左取侧卧位,在第3-4腰椎间隙常规消毒皮肤,医生戴手套,铺洞巾,将一次性针头垂直穿入,见脑脊液流出,留取送检常规、生化,培养,拔出针头,局部消毒后包扎。

原因分析

心理因素腰穿为有创检查,患儿害怕疼痛。另外家长对腰穿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害怕腰穿会留下后遗症,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在决定是否要做时表现得过于紧张。以至于影响患儿,增加压力、恐惧感,造成穿刺过程不顺利。

穿刺因素操作者的经验不足,穿刺困难、反复穿刺,引起肌肉或韧带的损伤。穿刺部位及穿刺针的选择不合适,损伤马尾神经或脊上韧带,引起反射性痉挛。穿刺针的大小不当,穿刺针大小对韧带的损伤程度不同,大号针的损伤大,愈合也慢些,疼痛会增加。同时脑脊液的部分渗出,刺激穿刺点,也会引起腰背疼痛。

体位不当穿刺时使得患儿脊椎过度弯曲,加重组织损伤引起腰背痛。一般患儿在术后去枕平卧2小时,可以保持侧卧位、屈膝卧位,等随意体位,只要做到头部腰部同一水平位即可。但是有家长认为时间越长越好,要求患儿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这样容易使患儿腰背部酸胀。另外,由于有些患儿腰穿后哭吵,家长用力按压患儿双脚及头部,被迫保持平卧。还有为了患儿不哭吵,家属双手悬空抱患儿,会用力按住手脚和头部。这样长时间的特殊体位,会使腰部肌肉及韧带损伤,致使腰背疼痛。

护理干预

环境设立一个单独房间做腰穿,应当室内空气新鲜,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60%左右,光线柔和,减少人员走动,室内保持安静。术后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安静,较少探陪人员,给与患儿生活上照料,床单位舒适整洁,以利于患儿休息。

心理护理穿刺前要做好家属及患儿的解释工作,减轻焦虑紧张,提高术中的依从性。术后及时的安慰,表扬患儿,减轻其恐惧心理。同时要告知家长给与患儿正面言语,不可过于紧张,否则会加剧患儿的紧张。满足患儿的要求,讲故事,玩玩具,转移其注意力,多数患儿的恐惧感都会减轻。

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者应选择操作准确熟练,穿刺技术精湛,心理素质好,临床经验丰富者,避免因穿刺造成对患儿的损害。穿刺部位及穿刺针选择合适,做到创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体位应当向家长及患儿讲清术后体位的重要性。建议去枕平卧2小时,如有腰部酸胀时,可以适当的给与侧卧位、屈膝位,但不可以提高头部或者坐起。特殊体位不必过长,有些家长以为平卧时间越长越好,那样腰部肌肉也会酸痛。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儿有无其他的并发症,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予以用药及护理。

小结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干预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言语,态度,行为去影响患儿及家属,改变他们对腰穿的错误理解,通过患儿及家长在患儿腰穿前后的依从性。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患儿的焦虑与恐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腰背疼痛。

猜你喜欢
平卧腰背体位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腰背酸痛抖小腹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怎样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手术体位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平卧菊三七叶中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术后别再“去枕平卧”“自由体位”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