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华
【摘要】经口气管插管是临床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常用手段,但其作为侵入性操作,会对上呼吸道屏障造成破坏,改变口腔内环境,从而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疾病等并發症发生风险,所以做好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口腔护理方法、护理频次、护理液选择等方面,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护理干预;经口气管插管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73-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导致重症患者院内感染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其在ICU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9~28%,其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更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其病死率可达到24~50%。积极预防VAP的发生,是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的关键,而良好的卫生状况对于预防VAP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1]。下文就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干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1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方法
1.1擦洗
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口腔护理方法就是棉球擦洗法。该方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但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而言,受牙垫、管路的阻挡,故很难彻底清洁牙缝、牙内面、咽喉、舌根部、舌下等部位。有文献报道在麻醉喉镜明视下进行口腔擦洗,让整个操作过程在明亮清晰的状态实施,有助于彻底清洁牙缝、牙内面、咽喉、舌下等死角部位。并且麻醉喉镜可替代开口器,其镜片弯度很很好地贴合口腔弯度,在下压舌部时不会引起恶心反应。擦洗法经此改良后,能有效提高口腔护理质量,同时也能节省护理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2]。
1.2冲洗
冲洗法是指应用过氧化氢、碳酸氢钠、醋酸氯已定、生理盐水等溶液冲洗口腔的一种护理方法。关于冲洗法口腔护理的文献报道也较多,有学者认为对口腔进行冲洗能有效预防真菌感染及VAP,其预防效果比擦洗法更好,但冲洗法与擦洗法在预防口腔炎方面无明显差异,同时应用擦洗法和冲洗法也未能明显提高口腔炎预防效果。另有文献报道[3],冲洗法仅能将牙齿表面的牙垢清除,而不能将牙菌斑清除,并且在冲洗过程中可能将含有细菌的冲洗液冲入气管导管气囊间隙中,从而增加吸入性肺炎发病风险,同时也会增加清醒患者的不适感。还有学者认为刷牙能有效减少牙菌斑,使用醋酸氯已定溶液冲洗则无法清除牙菌斑。有学者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中,联合应用了含氟牙膏刷、电动牙刷和无菌水冲洗法,结果显示患者的口腔溃疡、口腔炎、口臭发生率显著降低,牙菌斑清除率显著提高。
1.3机械干预
国外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多使用泡沫棉签,但泡沫棉签不具有擦洗作用,所以难以有效清除牙菌斑,故患者发生致命性院内感染的风险较高。与泡沫棉签相比,牙刷对牙菌斑的去除效果更好,但是牙刷容易造成插管移位,且操作难度大,对于血小板减低、牙龈出血者,应慎用此法。
2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频次
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最佳口腔护理频次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据国外研究显示,超过70%的护理人员都认为气管插管患者每日的口腔护理次数不应少于5次,非气管插管患者每日的口腔护理次数为2~3次。国内有文献报道,气管插管4小时后,口咽部的细菌数量与插管前相当,故建议缩短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间隔时间,以降低口咽部污染。有学者提出,对气管插管患者每4小时进行1次口腔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的微环境,降低VAP发生风险。有文献报道[4],对脑外伤气管插管患者使用氯已定棉球擦洗法、生理盐水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护理频次越高者,口腔清洁度越高,口腔真菌感染率以及口腔溃疡、VAP发生率越低。
3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液选择
选用恰当的口腔护理液,有助于保持口腔湿润,降低口腔定植菌数量。醋酸氯已定溶液是临床常用的口腔护理液,醋酸氯已定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其对真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部分亲脂性病毒均有较好的杀灭及抑制作用。对于重症监护期内实施心脏手术的患者,应用醋酸氯已定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对于其在非心脏手术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目前还存有争议。有研究表明每天使用醋酸氯已定溶液进行2~4次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牙菌斑。但也有学者认为醋酸氯已定仅能在插管早期(5~10d)降低牙菌斑发生率,在插管中晚期则无明显效果[5]。研究发现浓度为0.2%的醋酸氯已定比0.12%的牙菌斑抑制效果更高,但二者在降低牙龈炎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药物不良反应、研究异质性、药物成本-效益等因素,推荐使用浓度为0.12%的醋酸氯已定。
除了醋酸氯已定,用于口腔护理的其他护理液还有聚维酮碘、生理盐水、多粘菌素液、呋喃西林液、制霉菌素液等。有文献报道,在气管插管前,使用聚维酮碘(0.1%)进行口腔冲洗或口咽含漱,能有效减少细菌粘附定植。还有学者将过氧化氢与碳酸氢钠混合后用于口腔护理,结果显示患者的口腔pH值显著提高,口腔分泌物菌落数量明显减少。但是,碳酸氢钠、过氧化氢容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且口感不佳,清醒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较少。
4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临床上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但能够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的循证医学证据仍较少。有必要通过更加科学、严谨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来评估各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有效性,以寻找出最佳的口腔护理方案,从而为提高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质量,降低VAP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进文,陈幻,何芳等.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4-65.
[2]刘春香,祝立阳,黎冬梅等.三种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677-679.
[3]孙娅妮,李青,胡欣等.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病人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11):1354-1355.
[4]冯娥,殷艳玲,郭新荣等.刷洗负压吸引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1280-1282.
[5]赵益,彭巧君,周文华等.不同护理方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19):232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