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阑尾炎手术患者2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01例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阑尾炎的围术期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护理阑尾炎手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20-01
急性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3O岁为发病高峰。急性阑尾炎是腹部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治疗。但是,有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处理不当,则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O.5%的死亡率。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相当重要。要求护理人员要发挥其主动性,针对每一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术前解释及准备,积极提高患者合作意识,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另外,术后的密切监测,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不适。由于存在解剖及生理的个人差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全面分析出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本文旨在探讨探讨护理干预对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治療的阑尾炎患者202例,其中男106例,女96例,平均年龄42.5岁。其中单纯性的阑尾炎9O例,化脓性的阑尾炎75例,坏疽穿孔性的阑尾炎34例,阑尾脓肿1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两组患者存年龄、性别、病例类型、临床表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患者腹部症状及体征。及时测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此时切忌镇静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相关病情。如果患者出现腹痛加剧、发热,应及早告知医生,防止肠内压力的增加。在观察期间,要求患者禁食、禁泻药和灌肠,避免肠蠕动加快,阑尾穿孔及炎症的扩散。另外,术前心理护理同样重要。患者多伴疼痛,加上对陌生环境常出现精神紧张,恐惧。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及早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建立良好医护患关系,多安慰患者,稳定情绪。可介绍该手术的基本操作过程及手术必要性,使患者保持放松,并取得手术中的配合,主动接受手术。
术后需根据麻醉方式,选择合适体位,如腰椎麻醉最好去枕平卧,以避免脑脊液的外漏导致头痛。硬膜外麻醉可选择低枕平卧。严密观测生命体征,直至平稳。若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以及时采取措施。据报道,一般术后2d或更长,给予持续低流量氧可有效预防心律失常。一般术后1d后即可起床少量活动,以加快肠蠕动,避免发生肠粘连,也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对于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多因术中污染,在坏疽性阑尾炎中发生尤多。若于术后3~5d发生体温持续性升高或是先下降后升高,且患者伤口疼痛,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则多数有切口的感染。术后用双氧水冲洗切口及周围,可有效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腹腔脓肿病例多表现为术后的持续性高热,腹痛、腹胀,里急后重,严重出现中毒相关症状。要注意半卧位引流,以减轻中毒症状,配合抗生素治疗,严重者行引流手术。若出现粪瘘,一般为手术误伤肠管或阑尾残端的结扎线脱落,通常是结肠瘘,抗生素治疗有效。
对于术后疼痛患者,采取有效镇痛,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像心肌缺血。还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且患者易于接受,无并发症。若患者因疼痛导致睡眠不好,可减慢病情恢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降低社会效益。良好的睡眠可有效解除疲劳,缩短住院的时间,减少感染机会。总体上,护理人员要发挥主动作用,针对每个患者情况,及时做好准备,增加患者合作意识,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术后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尽量减轻患者不适,达到患者满意。
1.3效果评价: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患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3例,粪瘘l例,护理满意率95.1%;对照组切口感染4例,腹腔脓肿3例,粪瘘3例;护理满意率为81.9%;术后并发症经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3讨论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逐渐发生的上腹部或脐周同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有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急性阑尾炎若不早期治疗,可以发展为阑尾坏疽及穿孔,并发限局或弥漫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为5-10%。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治疗与护理。早期诊治,患者多可短期内康复,死亡率极低;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逐渐发生的下腹部或脐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有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急性阑尾炎若不早期治疗,可以发展为阑尾坏疽及穿孔,并发限局或弥漫性腹膜。阑尾炎手术虽然只是个小手术,但是,如果不注意围手术期的护理,也是会出问题的。只有保证成功的手术,加上完善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双管齐下,方可尽早恢复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阑尾炎的围术期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于占武,刘顺寿,王寒冰等.外科治疗老年肺癌4O例的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l1(2):126. [2]王斌金赵晓云.人性化护理的历史背景[J].护理研究2010,22(11):93. [3]曲丽萍.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2010,68(12):1186. [4]陈兰,莫珍,赵明锦.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及护理[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15(3):76. [5]郝姝睿.180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J].中外医疗,2009,12:1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