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屏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氢氧化钙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88例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调和氢氧化钙成糊剂实施治疗过程,研究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氢氧化钙成糊剂治疗方式实施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窦道闭合时间和平均就诊次数。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窦道闭合时间和平均就诊次数结果分别是(6.37±0.55)天和(1.39±1.02)次,对照组患者的窦道闭合时间和平均就诊次数结果分别是(9.75±0.73)天和(3.63±1.19)次,两组结果对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的治疗方式对窦道型根尖周炎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的缩短窦道闭合时间,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盐酸米诺环素;氢氧化钙;窦道型根尖周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73-01
在临床中常规的根管预备和消毒换药治疗对于窦道型根尖炎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1],经常在窦道位置出现久治不愈的情况,因此临床中要想彻底治愈窦道型根尖周炎是一种比较复杂且持久的治疗过程。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分别采用生理盐水调和氢氧化钙成糊剂的治疗方式以及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氢氧化钙成糊剂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窦道闭合时间和平均就诊次数,現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2年9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每组各44例。研究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7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35.57±4.45)岁,其中按照发病部位进行划分,包括前牙患者14例,前磨牙患者20例,磨牙患者1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7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35.42±4.89)岁,其中按照发病部位进行划分,包括前牙患者13例,前磨牙患者19例,磨牙患者12例。两组患者按照窦道部位进行划分,其中唇颊侧患者74例,舌腭侧患者10例
[2]。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开始治疗时,都进行常规的开髓治疗,将坏死的牙髓组织进行拔除干净,在治疗过程中,按照准确的根管长度作为根管预备,然后采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进行根管交替冲洗,等到冲洗干净后,晾干处理[3]。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调和氢氧化钙成糊剂实施治疗过程,研究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氢氧化钙成糊剂治疗方式实施治疗,封存两周后进行复诊,同时进行根管充填,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窦道闭合时间和平均就诊次数。
1.3疗效判断依据
患者治疗痊愈表现为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咀嚼功能正常,同时X线下诊断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根尖骨质稀松区域恢复正常[4];治疗显效表现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同时X线下诊断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根尖骨质稀松区域明显缩小;患者治疗有效表现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咀嚼功能也有所好转,同时X线下诊断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根尖骨质稀松区域出现部分好转;患者治疗无效表现为临床症状没有消失,咀嚼功能不正常,同时X线下诊断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根尖骨质稀松区域没有恢复正常;术后患者出现了持续的胀痛、咀嚼痛等临床症状。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窦道闭合时间和平均就诊次数结果对比
3.讨论
窦道型根尖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根尖周区出现的慢性化脓性炎症,这种疾病患者通常情况下没有自觉症状,在咀嚼过程中会出现轻微的疼痛感,患者的口腔黏膜通常情况会有窦道形成,同时在窦道处会有脓液排出[5]。
盐酸米诺环素的主要成分是二甲胺四环素,这种药物能够对厌氧细菌和需氧细菌都产生较好的抑制效果,这类药物除了上述作用外,还能够很好的抑制胶原酶活性,避免人体骨骼吸收,因此在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疾病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融合在牙根的表面,等到释放后,就可以通过发挥抑制胶原酶的活性,从而保护血凝块收到细菌蛋白酶的破坏,进一步能够促进牙周再生,在用药过程中,由于其通常情况下用药量较小,因此可以很好的减少毒副作用,更好的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疾病。再加上利用氢氧化钙来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疾病,使得其治疗过程更加安全简便,成为了临床中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疾病的一种高效治疗手段。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分别采用生理盐水调和氢氧化钙成糊剂的治疗方式以及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氢氧化钙成糊剂的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前后血清蛋白和肾功能变化情况的结果对比,结果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64%,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窦道闭合时间和平均就诊次数结果分别是(6.37±0.55)天和(1.39±1.02)次,其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证明了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的治疗方式对窦道型根尖周炎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的缩短窦道闭合时间,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东伟.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氢氧化钙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12,07:1205+1207.
[2]朱坚强,于晓萍.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J].中国临床医学,2011,03:378-380.
[3]李汉玲,陈然然.氢氧化钙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062-2063.
[4]蒋丽娅.盐酸米诺环素与氢氧化钙治疗窦道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34:82-83.
[5]于琼琼,周亚丽.盐酸米诺环素治疗难治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0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