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艺术语言表达技巧在中国艺术歌曲中的体现

2015-10-21 20:07朱玲莹
艺术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表达技巧朗诵艺术语言

朱玲莹

【内容摘要】歌唱的美妙,在于语言和音乐的融合。音乐升华了语言内在的感染力,同时语言也更准确地诠释了音乐的内在精神。朗诵歌词,作为歌唱训练的手段之一,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快地体会诗人笔下的精神世界,同时有助于对歌曲情感基调及各音乐语汇的完整诠释。作为声乐演唱者,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声音的控制上,而忽略对朗诵表达技巧的认识。文章以几首中国艺术歌曲为研究载体,细究艺术语言的表达技巧在其中的体现,即表达的内部技巧在歌词中的体现和运用,表达的外部技巧与歌曲旋律节奏的类比。

【关键词】艺术歌曲  声乐  朗诵  艺术语言  表达技巧

作为文学性强、思想深刻、以诗歌为歌词的艺术歌曲,应做到音乐与诗歌完美结合,因此已有诸多专家提出需要对艺术歌曲的歌词进行朗诵。然而,相对于我们赖以生存并自小熟悉的生活语言而言,艺术语言是源于生活语言,同时又高于生活艺术。而相对于声乐艺术而言,艺术语言又因为没有明确的音高节奏的要求而显得相对自由化、生活化。因此,对表达技巧的了解与掌握,能够更好地能帮助演唱者在艺术语言层面上理解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

一、积极调动语言艺术的内部技巧,准确诠释歌词的情感基调

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而艺术的演绎最终是要让人们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这份审美体验则需要强大的内心情感的支撑,才能由内而外地传递出作者以及表演者二度创作的精神内涵。离开内心的支撑,一切为技术而技术的表现则显得有些空淡,缺少触动心弦的体验。在艺术歌曲的演唱中,不仅仅要有良好的音乐修养,还需运用扎实的演唱技巧准确地驾驭音乐,同时更要注重歌词本身情感基调的把握以及文学色彩的渲染,才会给整个演唱过程增加诸多新鲜的情感体验。

(一)如诗如画,情景再现

朱自清先生曾在《朗读论》一文中提到,将那些不自然的语言的口气慢慢显示出来,让人们好捉摸着,就好像电影里的慢镜头。①那么,要丰富这语言的“慢镜头”,充满想象力的“视觉感、听觉感、嗅觉感、触觉感、时间感、空间感、运动感以及综合感知”的开发与蒙太奇式的交错关联,则是情景再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满“慢镜头”的新鲜力量。

例如《山行》这首古诗词作品,诗人杜牧用诗词描绘出一幅色彩浓艳的深秋山林之图,整首诗便是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无论是“绵长蜿蜒的山路”“缭绕山间的白云”“炊烟袅袅的人家”“艳胜春花的霜叶等”,都让人感受到了由淡到浓,由浅至深的视觉层次,仿佛一幅绝美画卷在眼前缓缓打开,惊喜连连;而“远上寒山”“白云深(生)处”,也带来了强烈的空间感;同时,远处的“人家”也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的情景,带来了听觉感和嗅觉感。又如中国抗战时期的艺术歌曲《故乡》,其中描写的这些山山水水,春景秋色,斜阳月夜的画面,鲜活地为我们描绘出故乡昔日的美好。而作为表演者,不但是要朗诵、歌唱出这些语句,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内心感受到,发挥想象力,积极调动感官能力进行心中眼前的情景再现,做到真的看到、听到、感受到、感动到、触摸到等,才能调动最真挚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更好的表达。

(二)若隐若现,内在之语

对于生活语言而言,艺术语言要求夸张又不失自然地将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表现出来,这需要演唱者具备对作品的主观分析与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准确地感知出词前句后的“内在语”,也叫“潜台词”,并做准确的处理,从而表现出文字背后丰富的情感色彩。当然,这些内在语的挖掘以及处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每个演唱者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因此,内在语既是若隐若现,又可色彩斑斓。

在《爱人送我向日葵》这首动人的艺术歌曲中,“一团圆圆的向日葵”“在他手中放光辉”“他叫我种在窗边”“爱人送我向日葵”这四句歌词的旋律是一样的,但是这几句歌词背后则反映出主人公丰富的思想起伏,丰富其内在之语,则能更灵动地表现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一团圆圆的向日葵”的内在语为“为什么会是向日葵”,因为这与象征着浪漫和爱情的玫瑰相比,似乎更显得有些木讷,要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诧异和小小的失望,同时又充满了疑问。“在他手中放光辉”的内在语则为“这样的向日葵,这样的他,是最好的”,一个态度的转变,手中的向日葵的特殊性和唯一性让主人公体会到了爱人的甜蜜用心,此处是充满了爱情的光辉憧憬。“他叫我种在窗边”的内在语则是“爱情就在这里,幸福就在这里”,同样旋律,这句却应表现得最为直接、热烈的一句。而“爱人送我向日葵”这句最终应题,也是对整个故事的综合描绘,在内在语的体会上则多了回味,或者说是意犹未尽的情感体验。再看陆华柏的《故乡》,在歌曲的开头和末段分别出现了三个“故乡”,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内在之语。第一个“故乡”,因在描写昔日故乡的美好画面,因此是充满爱与赞美的,而第二个“故乡”则是处在故乡沦为野兽屠場后的恨与控诉之中,同时其旋律与开头一致,则隐现出对美好故乡的无限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在紧接着的第三个“故乡”中得以延续,同时也弥漫着绝望的气氛。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相同的旋律不同的歌词,还是相同的歌词不同的旋律,我们都应仔细挖掘其背后的内在之语,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础上,丰富二度创作的主观色彩。如此,对于诠释作品的情感基调并发挥其精神感染力,都是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的。

(三)如影随形,对象感之

伟大的戏剧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没有对象,这些话就不可能说得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说出的实际必要。”②这句话不仅仅对戏剧表演艺术有着深远的指导作用,对于声乐表演艺术,同样适用。从作品出发,表达的对象或是人,或是物,或是事件,或是一种情感和态度。如《山行》中那惹人爱的晚秋枫林,《岁月悠悠》中那已分手的情人以及那份逝去的恋情,《故乡》中的故乡及对侵略者的控诉之恨等。从表演出发,无论是朗诵还是歌唱,都需要有交代对象。这个对象可能是真实存在于眼前的观众,也可能是想象出的观众。当站在真实的舞台上的表演者,面对台下的观众,一定要具有强烈的诉说感和交流感。这需要不断地积累情感体验,当单独面对作品时,无论是朗诵还是歌唱,都要想象有观众在倾听、在感受、在共鸣,这样才能激起演唱者表达的冲动,将对作品最强烈的感受化作艺术形式传递出去。

二、从语言艺术的外部技巧出发,细究歌词与音乐的关系

对于拥有诗歌作为载体的艺术歌曲的歌词来说,其音乐性的体现无非立足于其语调的变化上。也有学者认为“音乐从语调中来,是语调的深化”③。那么,要细究歌词与音乐的关系,则分别要将语气及其组成元素和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色彩等元素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朗诵和歌唱的相仿之处,即朗诵的音乐性体现。

(一)语言语调中声调、语势与音乐旋律的类比

汉语是有声调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在声调的记录方法上则展现出声调与旋律的相似之处。普通话四声声调的调值图(图1),有着五度的相对音高。其中,阴平为(5-5),阳平为(3-5),上声为(2-1-4),去声为(5-1)。而这些相对音高,仔细斟酌,在琴键上也可找到相对的音高。

语势则是语调中的抑扬对比,高低升降。④它是字词组合后根据不同声调不同意群的结合形成的语言的走势。这种语言的走势,在诗歌与音乐相互交融的艺术歌曲中,与其旋律走向尤为明显。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诗词的语势和音乐旋律的走势更达到了相当程度的融合。

为了进行更形象地类比,笔者就《爱人送我向日葵》的第一段及《南陵道中》做了有关声调、基本语势、朗诵语势、歌唱旋律的图析(图2)。

声调图中在相对的五度音高内,以实线标出每个字的具体调值;基本语势图是在相对五度调值范围内的语势形态;朗诵语势图则是根据朗诵时情感及表现力的需要,相应地、随即地拉宽或缩窄五度调值的范围,从而得到行云流水般的语势形态;歌唱旋律图,是根据作品原谱中每个歌词所在的具体音高,以及歌唱时的乐感律动描绘出的旋律走势,相对语势而言,此处也可称之为“乐势”。

根据图表,首先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四声语言具有的音乐性,就算是最基本声调,也是具有优美的旋律感的。每个字声调的连读形成了基本语势,而念、读的语调就建立在基本语势上,可以看出,它的语势波动相对有限而缺乏张力。从图表上看,似乎朗诵语势和歌唱旋律的波动较平,但是,细细观察可以发现朗诵语势的波动已超出相对有限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张力。在具体表达中,可根据情绪的上涨、情感的增强、状态的夸张等来描绘出更具张力的朗诵语势。而歌唱旋律的走势看似平稳,但在实际演唱中还是能够强烈地体会出音程距离,从而更清晰地感受到乐势的动态。

通过图表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朗诵的语势较前两者而言,更接近歌唱的旋律,同時也可以感受到歌唱中语感的无处不在。语势和乐势行云流水般的线条波动,充分体现出语感和乐感相互渗透、相互升华的魅力所在。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乐势更多地体现在语势中,从而达到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如《铁蹄下的歌女》中“可怜是铁蹄下的歌女”,朗诵与歌唱都会在“铁”字上上扬并拉宽;《故乡》中“那儿有清澈的河流……那儿有茂密的松林”,“清澈”和“茂密”都会点送出上扬的语势和乐势。那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语”“乐”同一感则更为鲜明,不但是语势上,甚至细腻到声调,都在音乐中得以体现,如《山行》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就做到了语势和乐势高度统一。总之,在中国艺术歌曲中,歌词的朗诵语势和音乐的歌唱旋律有着一定的相似程度。

(二)音乐中体现的艺术语言节奏、停顿与重音

艺术语言中的节奏,是指其快慢以及强弱的对比。一般可分为“轻快节奏、沉稳节奏、舒缓节奏和强疾节奏”⑤,特定的语言节奏也为音乐的情感基调给出了明确的指向。如《铁蹄下的歌女》的情感基调,则属于悲痛沉稳的节奏类型,同时又充满着压抑感。其宣叙调式的旋律更凸显出歌词的朗诵性。《爱人送我向日葵》乐句也较悠长唯美,清新舒缓的节奏,无不反映出恋爱的美好。《故乡》则为先舒缓、后沉重的混合型节奏,同样在音乐的表现上也通过强烈的间奏音效划破舒缓的基调进入沉重的控诉部分,结合偏暗的和弦色彩和跳进式的旋律,进一步刻画出悲愤的情感主题。

停顿和重音是语言艺术外部技巧的组成部分,停顿分为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⑥生理停顿的安排无非是在避免破句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气息控制,设计换气的点。语法式的停顿和重音,则是停留在标点符号以及逻辑内容上的安排。而强调式停顿和重音,则具有较强的表现能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能在音乐中运用不同的手法得以体现。停顿最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则是旋律中的休止或是气口;而强调重音则会通过旋律上行或力度加强以及延长或缩短时值来体现。例如《故乡》中的“现在一切都改变了!现在已经是野兽的屠场!”在音乐的表现则于两个“现在”上运用了十六分弱起加f的音强记号,于“改”和“野兽”上运用了强音记号,同时在“改”上运用的延长记号以及在“野兽”上运用的长音,无论是音乐表达还是语言表达,都体现出“现在”“改变”“野兽”这几个词的强调式重音效果。而在两个“现在”之后又出现了四分之三拍的休止,这种突然停顿,在引起对前者关注的同时,又强调了即将出现的内容。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故乡遭受侵略之后的巨变,渲染了主人公对之的控诉之恨。同样,之后的“我的母亲我的家呢?”一句话中,音乐分别于“我的母亲”和“我的家呢”之后戛然而止,回荡着伴奏回声式的呼应,这种强调式的停顿,描绘出一双充满仇恨血泪的眼睛,不禁让人屏住呼吸,等待之后情感大宣泄的到来。因此“亲”“呢”二字需要顿然收住,不可拖泥带水。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生动刻画出主人公失去母亲失去家的绝望,以及对故乡昔日美好的无限留恋。

当然,也有音乐并没有明确给出休止式的停顿或强调式的重音,但是表演者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进行大胆的二度创作以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如《爱人送我向日葵》中“没有玫瑰没有玫瑰,一团圆圆的向日葵”,这两句话之间,在音乐上没有给出停顿的处理,但是从语言艺术出发,笔者则会在前半句之后加入一个心理停顿,来强调之后所表现出的诧异和小失望。又如之后的“那是他的脸儿对我来盼望”,此处的“那是”没有用休止符,但这个弱起加第四拍后若加入一个心理停顿,则能强调出主人公对向日葵爱不释手、细细端望的神情,同时与之后那个“那是他向我把手挥”的均分律动表现的想象延续形成对比。这些心理停顿在朗诵时可自然地停顿对待,但在音乐律动的作用下,则可利用气口和速度之间的时值微调来达到效果。当然,现实的停顿感可能不明显,但是心理停顿更大的效果则是填满表演者内心的感受,从而达到更好地传递情感。

猜你喜欢
表达技巧朗诵艺术语言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职业能力大赛视角下辅导员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探析
感悟平淡中生命的精彩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