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纠纷的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2015-10-21 19:58施小杰李广荣王婷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

施小杰 李广荣 王婷

【摘要】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并对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640例产妇(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产妇护理进行相应的总结,分析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将相应的措施应用到2013年4月-2014年4月(观察组)妇产科护理中,比较两年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通过相应的治疗措施,2013年4月-2014年4月妇产科护理纠纷事件有所改善,发生率明显低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护理纠纷发生率。结论:正确认识护理纠纷所产生的原因,增加预防措施的手段,并以此来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纠纷;分析及预防措施;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16-01

妇产科护理的工作较为繁杂,其产妇住院时间较短,前来就诊的人群通常都是健康者。然而妊娠以及分娩都屬于生理过程,因此一旦发生意外则不会认为是疾病造成的,而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技术失误而造成的,进而形成纠纷事件[1]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医护人员的服务技术水平与就医环境都具有较高的标准,如果未能满足则会引起产妇及家属的不满,最终导致医疗纠纷发生。所以需要对妇产科护理产生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减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以及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各收治的640例产妇,产妇年龄均在26-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6±.32)岁,对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并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护理纠纷事件进行相应的总结,并归纳出护理纠纷事件产生的类型以及次数,对其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其对照组(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发生的纠纷事件总数为18例,百分比为2.81%,通过总结发生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其观察组(2013年4月-2014年4月)所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总数为8件,百分比为1.25%,两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想要减少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发生率,需要创建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技术操作流程和护理体制,并且还需要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此同时还需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增加责任心,且还需要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此成为具备职业道德的医护人员[2] 。与此同时还需要增加护理人员的法律常识。

3.1 产生纠纷事件的原因

3.1.1 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到位

在护理纠纷事件中,引发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护理人员没有规范其自身的操作技术。因为护理人员没有较强的护理工作责任心,同时其自身的作风也不严格,而或是对业务较为熟悉,以及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3] 。尤其是新进的护理人员,缺少及时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发生产后大出血、昏迷以及暂时性休克等相应情况时,因为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致使自己无法解决上述情况。同时还有一些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新进的护理设备没有熟练的操作能力,使产妇以及产妇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产生了怀疑,并为纠纷事件埋下了祸患。比如在妇产科中,一旦对产程没有进行仔细观察,则会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从而引发护理纠纷。

3.1.2 护理人员服务态度

伴随医疗体制的不断发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妇产科本身则是一个技术要求较高的科室,其手术风险也大于其他科室,因此护理人员由于存在较大的压力,或护理人数较少,则是致使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造成身心疲惫的现象[4] 。然而在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下,则会产生焦虑及急躁等不良情绪,所以在对待产妇上则会呈现出一种不耐烦的状态,展现出不尊重以及不关心,更有甚者讲话较为随便,以上因素都可能引起产妇的不满,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3.2 解决措施

3.2.1 提升总体护理质量

因为妇产科中孕产妇较多,会形成工作较为繁忙的状态,所以应该采取弹性制排班,增加护理人员以及人员的班次,促使护理人员可以做到有秩序,不烦躁,有调理;严格按照相关制度以及操作流程执行,加大对无菌技术操作制度的检查力度,以免出现因为差错而引起的事故[5] 。其护理文书要做到干净整洁,一旦发生纠纷事件时,可以做到举证有据,以此来对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主动的参加院内院外组织的学习活动,同时不定期的对新调入以及刚分配的工作人员实行岗前培训,进而完善考核制度。

3.2.2 增加护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及技术能力

医院需要为护理人员创造一定的条件,进而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养,提倡护理人员需要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加强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不定期的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抓住其护理人员的基本功,将所获得的成绩和这个月的工资相挂钩,进而提升护理人员的总体技术水准[6] 。除此之外,还需增加护理人员的修养,以此来促进护理人员良好形象的养成,同时在日常的护理中,其护理人员还需要抱以较好的态度对待产妇,多采用礼貌性的语言建设护患关系。且需要顾全大局,其产妇以及护理人员需要相互谅解和配合。护理人员要学会和产妇沟通的技巧。如若发生护患纠纷事件,护理人员应该实事求是,站在公平的角度处理问题。

3.2.3 加强法律意识

对于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而言,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基本的法律知识进行相应的了解,完善其法律意识。同时在处理护理纠纷事件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相关的法律知识来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归纳总结别人在办事过程中的经验,并累计处理事故的经验。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安排护理人员学习与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每个护士可以从根本上认识到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隐患,同时对护理准则进行了解,以此来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和自身道德修养,以此来维护产妇的自身利益,有效的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 缪爱华.从和谐社会构建角度看妇产科护理纠纷的防范[J].吉林医学,2013,34(26):5515-5516.

[2]兰剑青.基于当前妇产科护理纠纷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02(7):234-234.

[3]叶红英.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纠纷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4(16):189-189.

[4]王玉洁.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4(10):61-62.

[5]崔建华.探讨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医药前沿,2012(20):56-57.

[6]李俊.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21(2):44-44.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钢筋混凝土裂缝预防及处治措施研究
韩语教师焦虑感产生原因分析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汉代美术中的云气纹
论城市防涝设施规划建设与内涝防治
浅析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