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防涝设施规划建设与内涝防治

2016-07-15 10:17邢丞张健
科技视界 2016年17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防治对策内涝

邢丞+张健

【摘 要】近年来多地接连遭受暴雨袭击,其短期降水量大大超出城市地下水管网规划排水量。由于缺乏综合的内涝治理体系,让各大城市扣上了“逢雨必淹”的帽子,由此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给我国多省市居民带来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这一现象暴露了我国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表象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的隐患。由此可见,对城市内涝进行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关键词】内涝;产生原因;防治对策

1 我国目前内涝现状

近几年,我国城市发展的城市内涝已经越来越成为一大软肋。每年雨季来临,总有不少城市也加入“水城”行列。以西安为例,2013年5月28日西安遭暴雨袭击,雨量最大时正逢上班高峰期,多条马路积水成河,人们出行受困。2015年8月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西安,导致西安市团结南路、科技路与唐延路交汇处、西二环西侧等路段积水严重,车辆被堵。市政抢险工作人员及时摸找撬开雨水、污水井盖,紧急排涝……

2 近年来内涝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方面,频次增加造成城区暴雨产、汇流时间缩短,内涝洪水的峰、量显著加大。洪水来得快,影响范围广。另一方面,道路及老城区积水情况普遍,对交通影响较大。“暴雨致北京多处积水交通瘫痪”、 “西安大雨倾盆,古城变水上堵城” ……同时,城市内涝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1年9月中旬,局部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四川、陕西、河南、重庆、湖北、贵州等省份的部分地区普降暴雨,受暴雨影响较为严重的川、陕、豫三个省份出现了这个季节很少甚至不发生的洪涝灾害。这场灾害导致57人死亡,受灾人1229万,损失经济高达173亿元……

3 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剖析

(1)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气气流季节性异常,极端天气频发,降雨量增加,很多地方出现特大暴雨,有些城市甚至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再加上我国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每年夏季大部分城市都会遭遇强降雨的袭击。短时内大量降雨,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瘫痪。

(2)河道行洪能力缩减,雨水调蓄能力减小。城市水系不断萎缩,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随着城市逐渐向周边扩展,以往城外的行洪河道演变成城市的内河,行洪能力减弱。城市原本不多的河流湖泊被填埋,降低了对雨水的调蓄能力,同时打破了原有的城市自然排水系统,延长了雨水的排河距离,特别是平原地区雨水出水口自然出流往往难以做到,排水不畅是因为采用了大量淹没式出流。

(3)城市内硬地面积增加,蓄水面积减少,加快了雨水汇流速度,阻断了地下水补给,加大了城市地区的径流,即雨水向低洼地更快汇集,使得径流形成规律发生变化,同量级暴雨的产流系数增大,这造成雨水基本上需通过管道排放,同时提高了径流系数,城市雨水管道的压力大大增加。

(4)竖向标高不合理,形成低洼地,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产生内涝。一方面,地面自然沉降,形成低洼地。按照城市防洪标准,为了适应防洪需求,只能在一次次市政建设中抬高路面和桥梁高度,而在城市发展中,这样做的弊端越来越大。道路和地面抬高之后,居民区相形之下就成了“低洼地”,雨天排水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另一方面,缺乏系统的竖向规划,造成个别地块建设标高不合理,或迁就现状,个别高地工程为减少土方量,标高高于周边地块,形成低洼地或高地。这使得部分道路及用地竖向不符合排水要求,地面积水难以快速汇集到排涝站,排涝站与雨水系统不配套,引起低洼地积水,雨水泵站一抽就干,间歇工作,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5)沿海地区受潮汐顶托和台风影响,造成内涝,这是沿海城市台风期内涝的主要原因。海水顶托作用,首潮汐海水水位上升从入海口灌入河道内,在顶托作用下,河水水位会上升易发生洪涝灾害。

4 对策措施——构建多层次防涝体系

(1)改变排水理念,把留住雨水放在第一位

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城市治水理念,把留住雨水放在第一位。把对待城市雨洪的措施排个队,“排”字应从排头拿到排尾,“渗”字应当放在排头,重新排队顺序为:渗一(回)灌一蓄一用一排。万不得已才排,更准确地说是超过设计标准雨水才能排 。

(2)完善城市竖向规划体系,提升城市的整体排涝能力

对无法通过抬高道路和地坪的高度的大面积建成区的城市来说,要满足竖向规划标准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最佳出路是:①降低涝水位;②通过改造排水管道,改变出水口位置,令其排入涝水位较低的河道;③局部强排的方法。

(3)合理的规划用地功能分区

城市的扩展应避免填湖造地,且应尽可能扩大城区湖泊,通过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达到有效地减轻城市洪灾的目的。城市建成区建议至少要有50%的面积为可渗水面积,这意味着整个城市都要有雨水收集储存系统。对城区(包括城郊)河湖实行统一调度管理,使城区与城郊河湖发挥最大除涝作用。

(4)合理确定绿地率

绿地的径流系数比硬地低很多,因此应大量建设绿地草坪。小区绿地在考虑适当草种耐淹能力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下凹式或带围埂的绿地形式为好,周边的雨水可以适当的接入绿地,增加绿地的地下水含量,减少灌溉水量。建议城市建设时尽量增加绿地率。老城改造绿地率不低于25%,新建小区不低于30%。

(5)选用合适的工程材料,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各种开敞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指一个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该系统自身可以自然地管理暴雨,改善水的质量,减少洪水的危害,节约城市管理成本。如雨水罐可收集场地雨水进行直接利用,兴建绿色屋面可减量、截污建筑屋面的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可对各种源头汇水面的雨水径流截污、弃流;以渗透功能为主的是下凹式绿地属于生物滞留设施;具有渗透、净化等多种功能的雨水花园是有景观功能的生物滞留设施;渗透铺装具有对多种硬化汇水面径流进行源头减量、截污功能;植被浅沟兼具径流输送、净化和渗透等功能。

(6)加强排水管道管理养护

排水设施的管理应先从治理低洼地区等脆弱点入手,随后整体推开,尽快理顺标准,进行扩建补建工作,建立长效防范机制。首先水利、市政、城建等部门要对整个城市排污、排涝情况进行一次大排查。其次应加强排水管道的建设养护,每月对排水管道养护和设施完好情况进行常规检查和抽检,并制订排水管道养护疏通和设施维护的养护计划,积泥的立即清淤,损坏的及时进行修复,杜绝安全隐患。

(7)增加资金投入,减少城市内涝

政府应加大对排水管网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排水基础设施,增加排水系统的养护和资金的投入。同时全面开展城市低洼易淹片区调查,制定各片区解决方案和排涝工程年度实施计划,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易涝地区改造,按照轻重缓急有序推进。

5 结语

这一现象暴露了我国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表象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的隐患。由此可见,对城市内涝进行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车伍,杨正,赵杨,李俊奇.中国城市内涝防治与大小排水系统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3(16).

[2]车伍,马震,王思思,等.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雨洪控制利用专项规划[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2)::8-12.

[3]韩洋.城市内涝控制与排水管网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4.

[4]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5]GB50201-2014防洪标准[S].中国计划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防治对策内涝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
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预防
我国城镇内涝防治:由理念到标准体系建立
哈尔滨推进九大排水工程 发力抵御城市内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