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考改革的面纱终于揭开,开启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大幕。沪、浙的新高考方案出台,如同任何新事物的出现一样,新方案一出台,立即引起社会各届的强烈反响,有的叫好,有的担忧,也有的坚决反对。对于新方案的实施,必然会带来一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此做理性的思考,以促进其在操作过程中能扬长避短,发挥最大功效,是为本文之目的。
【关 键 词】 高考;新方案;特点;消极影响;建议
【作者简介】 李广水,特级教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徐州市劳动模范、徐州市名师、徐州市学科带头人、徐州市優秀骨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07-0017-04
一、新高考方案的特点
高考的改革,不但会对高中阶段的教育产生影响,有利于高中阶段课程设置的改革,有利于体现高考的公平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且对整个基础教育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方案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
新高考方案打破了此前人们固有的高考概念。高考不再意味着“2~3天决定一生命运”、“一张试卷定终身”,而是一个过程,一个能让你总能找到更好状态的体验。比如参加统一高考招生,除了语文、数学2门,其他科目都可以在两年内考2次。既可选择选考科目,又可选择考试时间,为的是给每个学生更多争取更好结果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发挥所长的机会,并把过程拉长,减少偶然因素干扰,高校依据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表现选拔学生,学生不必老是与自己的短处较劲,这正是新高考的价值追求。
新高考方案的“新”,还意味着今后没有一本、二本学生的类别;状元也没了,如果非得找状元,一个省会有30多个状元,而且状元之间所考科目不同,社会认同度低,学生再也不用“望状元而自卑”、“非得用状元量自己”。 教育公平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此方案提高了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并有明确目标:到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要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此外,还要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实行优质普通高校招生名额的合理分配,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等措施。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也在其列。
2.体现了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每位学生必考语文、数学和外语, 3门选考科目的选择重视了学生特长、优势、兴趣等个性特点和终身发展的要求,扩大了学生选择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新高考方案与新课程计划完全吻合。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学生的能力提升,各个大学特色化、个性化的一些要求,应该伴随着高考改革的出台逐步明确,学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思考和准备,避免盲目。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向都需要调整,学生要方向更清晰地去学习,而不是盲目地去应试。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有利于学校相对集中的组织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在高考选报附加科目时有更大的适应性,有利于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打破了文理分科,使学习更为灵活主动
原来,一些学校为了提高高考“效率”,从高一起就分文理班,这种“高高举起素质教育大旗,扎扎实实落实应试教育”的现象令人揪心。在此背景下,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提出坚持素质教育导向,令人振奋、令人期待。原来的高考,高一下学期学生就开始选报文理班,因此,有这样一种情况,直至高二下学期仍然有因为不适合而重新选择的情况,或是文转理,或是理转文。实践证明,仅有高中一年的学习,学生对理与文的认识还不够,因此选择往往会出现偏差,即便如此,也耽搁了很长的学习时间。另外,教师教学难度的选择也会影响学生的判断和最终选择,比如从上届高三下来的教师喜欢教学一步到位,结果在高一的开始教学难度就很大,致使部分学生不适应。学生也会根据分数或排名进行判断,这样就不会是因为兴趣而选择了。在选择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偏科现象,本来选择了文科,这位同学喜欢地理和历史,但却非常不喜欢政治,成绩很差,学习成绩怎么也上不来。选择了理科的,理化生中有一个学科特别差,一直拉分,一考试就不及格。因为是高考学科,无论怎么差也得硬着头皮学。高考改革后,学生有两年的时间可以进行学习和体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选择,因为学业水平测试的难度较高考低得多,调整起来相对容易,这样选择中会更多地考虑兴趣。从选报科目来看,去除了文理的分类,打破了捆挷式选择,而是六个学科中任意选择三科,这三个学科必然是自己最喜欢的或相对喜欢的,不会出现自己讨厌的学科,偏科现象也极少出现。这样一来,原来的文理科的界限会被打破了,新的组合格局就会出现了:如化学与政治、历史的组合也有可能出现。在高考的三个学科中,英语是社会化考试,可以一年两考,也具有选择性。
4.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高中生活质量
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各学科认真学习体验之后,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兴趣和特长。面对同一张考卷,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展现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在笔者看来,高考综合改革的终极目的,不是提升录取率,而是让学生的三年高中生活提升质量,发生质变,这也许是高考改革最大的红利。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高考科目由原来的六个学科(语数英政史地或理化生),变为三个学科(语数英),虽然最后计入成绩的也是六个学科,但构成却大不一样。高三一年只学语数英,较原来的六个学科都学,学习负担特别是习题负担肯定是小多了,高一高二的任务有两个,一是为语数英打基础,二是学业水平测试,并争取选考科目成绩的优异。学生需要从政史地理化生六个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根据报考院校要求选择三门计入高考成绩。相比于高考选拔,学业水平测试更倾向于知识立意,高考是能力立意,因此难度实际上是降低了,学生的负担相应地也会减小。
5.新高考方案改革还将引发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
实行新方案后,必将对现有的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从观念上进一步更新,从而带动了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它要求学校在上好必修课的同时,必须上好选修课,安排好活动课。由于高考新方案改革引发了高中的课程改革,打破了学校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班级管理、老师任课等“大一统”的格局,这给高中尤其是高三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认真加强课程和教学管理,开足开齐高中必修课,逐步建立起适应新的课程计划的教学管理机制。
二、新方案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中國教育问题的严重有目共睹,因此也无人否认高考应当改革。教育是“百年树人”之大计,教改的“实验品”实际是千百万学生,稍有不慎便会影响一代人的发展和命运。因此与其有关的改革应当理性思考,尽可能全面筹划,要“谋定而后动”,而不是“轻举妄动”。尽管新方案有许多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它将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1.新高考方案可能会导致学生心理负担的加重
新高考方案使高考科目由9门减至6门,从表面上看学生的考试负担比原来有所减轻,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教育仍然是“短缺型”(高等教育的普及尚不能满足人们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超前预期),那么考试科目减少一门或几门对学校和考生的竞争压力就不会有根本性改观,备考的时间也不会因此减少,相反还会导致考生心理负担的加重。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这样会使大多数学生还要不断地折腾,刷新自己的考试成绩,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2.客观上对高中教学有所冲击,可能会引发新的偏科现象
过去的文理分科,基本上是语数外为基本科目,然后是在文科类和理科类中选择相应的学科进行组合,最大缺点在只分文理,“让学生在中学阶段有偏科的现象,造成先天的知识缺陷和素质缺陷”。这话固然有道理,然而现在的方案是不分文理科了,也可能会形成比文理分科更严重的情形。按照上海浙江的方案,语数外必考,然后在其余六门学科中选择相应的三门,作为高考的搭配科目。这在本质上和文理分科是一样的,即共同存在一个“分”字,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更多、更细的分法,不仅原来文理分科的现象还存在,而且增加了“新高考”的N种分法,按照排列组合的原理,至少可以分20种,而按照原来江苏高考方案的做法,也只有11种。这种分法有意无意地强化了原来“偏科”意味。毋庸讳言,高考绝对是指挥棒,“考什么学什么”,“怎样便于得高分”然后就“怎样分班”,是高中的基本做法。这样在新的高考方案的指引下,高中阶段的学科组合将出现“百舸争流”的壮观场面,这消除了文理分科的弊端了么?
3.新高考方案还会带来一种隐性的不公平
物理成为大多数名校选考的科目,这显然会将相当一部分未选择物理的尖子生挡在名校大门之外。如:清华、浙大、中国科技大等一些著名的高校对此均作了必须选考物理的要求。
按照历年高考的规律,理科的本科投档分总要高于文科20~30分。那么在新高考选科方案中,选择偏文科目,即选择历史、政治或者地理的考生会不会吃亏呢?不少家长认为是肯定的。如:一考生选择了历史和政治的组合,且成绩一直排在年级的前列,有意冲刺北大,但是从公布的招生方案来看,选考物理的学生也可以报考北大文科类专业,这样一来,这位即使在同类考生中考得很好,也难免比不过选考理科的考生,这不明摆着吃亏吗?再如:某学生选择了历史和地理,由于高校选科方案中有不少学校对文理科不作限制,不论你选何类型组合,均可报考,这势必造成选考史地政的考生报考文科专业会吃亏,而选考理化生的考生报考文科则占优势。目前的方案还无法解决这种文理总分差异而带来的“不公平”现象。还有一些科目在命题中的难易程度也不可能把握一样,而最终又是用分数来说话,这难道是公平的吗?
4.中学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班级管理等提出了新要求
怎么分班的问题,现在不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大家都在关注如何分班的问题。学校不能因为哪门学科选的学生太多就不准别的学生选;也不能因为哪门科目选的学生太少就逼着学生去选。再则,对学校组织教学冲击太大。假如,选物理的学生太多,物理师资必然跟不上;而其他学科,如地理,今年就只有十几位同学选,如果明年选的人更少,那又如何开班呢?这实际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此外,频繁的分班也使得学校多年来形成的良好班风荡然无存,由于新班级同学不熟悉,还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凝聚力,这对同学的学习成绩和素质提高都会产生影响。诸如这些均给学校在师资配置、组织教学、上课场地安排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英语在高考中的比例偏重
虽然一段时间内社会舆论一直对中学英语的教学权重诟病较多,也都认为英语高考需要大力度改革。遗憾的是在新方案中,英语仍然占据了强势的地位。从“大刀向外语头上砍去”到此次外语教学界的人兴奋不已,确实有点蹊跷。从比分所占比重看,它仍然和语文、数学一样,而人们期待的稍微弱化一点的意愿基本没有体现。那种一年两考的方式,也有可能是有意无意的强化,因为还有什么比一年两次考试更重要的东西呢。某省曾拿出一个讨论方案,所谓两次是一次口语测试,一次笔试,这不是典型的强化么?现在只期待在实施过程中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降低难度,减少分差(如分等级赋分),侧重对水平的测试,而不能让英语成为高校录取的难以跨越的门槛。
弱化外语教学和考试,也正好有利于中小学进一步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占据大量时间学习外语,肯定影响中国古典诗词和散文的学习,也是一种去中国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强化外语教学是错误的,也是悲哀的。高考不利用其指挥棒的作用解决这个问题,近乎变本加厉地过于突出外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三、完善新高考方案的建议
1.提高“综合科目考试”的信度
教育部关于“综合科目考试”的指导思想是这样规定的:“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六个学科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高考選拔考试一部分的“综合科目考试”,应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本着为高校选拔人才的服务宗旨,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潜能,而不应出现考题过易、题量过少等问题。如果这样,不仅失去了考试的意义,也会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2.要有配套的招生录取办法
一些学校采取自主招生的办法,以便于有特长、专长的特殊学生不被埋没,但到目前为止,考试和考分仍然是重要的录取手段和依据。高校要有像当年录取华罗庚、臧克家、钱锺书那样的胆识和举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选拔到特殊的优秀人才。因此要赋予高校自主权,高校也要有诚信举措和监督措施。同时还要考虑各学科在试题命制中的难易度,因难度不同而造成不同组合之间的分数差异,会给考生带来不公,也会给高校录取带来不便。
3.加强高考内容的改革
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一大弊端就是考试内容还基本属于背诵识记型,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不利于高校考查学生的潜在能力。高考改革的重点应该是考试内容改革,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实现高考改革的目标。而新方案的改革目标还只是停留在形式方面的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方面的改革,还未改革其根本内容。虽然目前教育部已对综合考试作出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六个学科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规定,但在现实的考试中却又难以实现。
4.要利于高中组织教学
此次新高考方案有一点值得肯定,就是将自主招生安排在统考之后,改变了过去自主招生这项事关少数人的事却影响大多数人学习的情形。但是“一科多考”、“三门选考科目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的形式出现,随教随考随清”,对高中的教学安排也会有影响。比如现行教学大纲一般按三年安排教学内容,而有些科目要在两年内完成,或者有些学科两年就完成了,第三年的科目必然会减少,这就给学校人力资源配置、学科教学内容配置带来影响,“前紧后松,前有后空,前后不适”让高中教学举步维艰,这就要在各学科的教材和课时安排上进行新的安排。
无论如何改革,一种高考制度一旦出台就会对教学起到导向作用,并最终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指挥棒”。“指挥棒”并不可怕,关键是这种“指挥棒”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能否引导教育教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真心期待着新高考方案不断走向成熟,走向完善。高考改革毕竟是一件万众瞩目的大事,我们希望改革朝着既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又有助于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的教育行政决策部门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