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坛,仍笼罩在“应试化实用主义”和“泛人文化”的浓霾之中,只把语文教学折腾得面目全非,既不是本真的语文教学,也绝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首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施行文学教育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其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施行文学教育根本就无法回避。第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施行文学教育必须坚守“语文姓语”这个大前提。
【关 键 词】 文学教育;重要课题
【作者简介】 董旭午, 江苏省泰州中学, 中学正高级教师,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全国模范教师, 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江苏师范大学语文学科教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07-0014-03
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坛,仍笼罩在“应试化实用主义”和“泛人文化”的浓霾之中,只把语文教学折腾得面目全非,既不是本真的语文教学,也绝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建国以来,由于受政治背景、应试观念、教师素养等因素的严重干扰,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内一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教育实践。当今社会,道德与理想滑坡、人格与尊严跌份、美丑与善恶不辨等不良现象可谓愈演愈烈,以至于整个民族都亟需好好补补道德、理想、人性、人格、精神等生命之“钙”。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施行文学教育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著名文艺理论家钱谷融教授曾讲:“文学即人学。” 文学是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认识和情感的。文学教育应该是以人性、人品和人格的教育为宗旨的,好的文学教育就是好的人性、人品和人格教育。可见,对正处于人性、人格发育、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进行文学教育有其独特的、极为重要的价值。
1. 进行文学教育能够为中学生打开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美育环境,能够使人性、人格、精神、情感等人文教育深入学生心灵,并能够使之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发育和提升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进行文学教育有助于不断充实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和水平,对学生终生接受文学教育,享受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十分有益。
3. 进行正规的文学教育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精品阅读意识、优秀文化传承意识和健康的审美心理,从而使他们能够做到正确选择、合理吸收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避免因凭兴趣盲目阅读,视含有不健康因素的读物为精神食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讲:“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取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施行文学教育无法回避
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所凭依的唯一介质就是语文教材,而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又不可能避开文学作品(甚至大多数范文都是文学作品),因而也就根本不可能回避文学教育。所以,既要教好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又要依照文学自身特点和规律教好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发育和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等,这理应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选择的功课。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根本就无法避开,只有两者和谐相融才会共进双赢;如果搞得势不两立,那就只能是两败俱伤。事实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超越语文教学的纯文学教育,也同样不可能存在彻底避开文学教育的绝对化的语文教学,最关键的是我们教者的态度和做法。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坛,应试化、功利化、泛人文化等风潮正盛,严重挤压甚至根本就漠视文学教育,这都是错误的。因为,这种片面甚至极端的教学风潮不仅于文学教育十分不利,也只会导致中学语文教学混沌低效。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施行文学教育必须坚守“语文姓语”这个大前提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必须坚守“语文姓语”这个大前提,必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机、合理地渗透文学教育。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生活化语文”教学实践再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是要高度重视原真性阅读。原真性阅读,即没有功利目的,全凭个人兴趣爱好,由内在动力驱使所选择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这是最本真、自然的文学经典阅读,是学生接受文学教育、人文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林语堂讲:“阅读是灵魂的壮游。”因为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以物化的方式延续下来的终究是少部分,祖先留給我们更多的就是文学经典。这些文学经典精深地触及、思考并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大多为后世难以超越,因而保持着永恒的魅力。文学经典中包含着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以及得失荣辱、贫富贵贱、安危穷达、爱恨善恶的深刻思考,积淀着人类几千年关于生命、人生、人性的思索和生活的智慧,能很好地抚慰、滋养、丰厚、提升人类单薄的生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生命体验和生活阅历更是狭小的,这是很难支撑起我们自己的精神大厦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等发育、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独立地大量进行经典文学作品的原真性阅读,这对他们美好人性、独立人格、自主精神和高尚品格等人文素养的发育和提升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文学教育的基本过程是感悟形象,即走近形象,体验形象、感受形象、思辩形象和理解形象,最终达到情感共鸣,实现情操陶冶、精神提升。要达到这样的文学教育的目的,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对文学形象的理解和感悟。为此,文学教育必须要做到“五个统一”: (1)文学作品整体的统一。特别是节选自长篇作品的课文,要让学生了解原作的全貌。 (2)各要素之间的统一。无论以课文中哪方面为教学重点,文学教育的任务都不可忽视,要特别注意文学教育与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3)现象与本质的统一。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学作品中形象的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在实质。比如,透过“套中人”的种种外部特征来揭示其保守、反动的精神实质。 (4)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体裁、结构及语言运用等对表现思想内容的作用。比如,通过小说《祝福》的倒叙结构来品析这样的布局对突出小说思想主题和祥林嫂悲惨命运的作用。 (5)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要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进行客观冷静、理性的品析,以便准确而深入地理解作品内容与表现艺术。比如,读莫泊桑的《项链》、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契诃夫《变色龙》等,学生在为小说主人公的命运而激动不已时,还必须得冷静下来,理性地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刻、辨证的品析,透过现象来发现其向真向善向美的本质,进而在内心深处建构起终生不泯的理性宝塔。有了这种坚实的理性宝塔,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也就奠定了向真向善向美的根基。
三是要高度重视与生活的深度对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一样,都必须要回归生活,要与生活作深度对接。所谓的深度对接生活,主要指与作者生活(包括作者的生活环境 、写作背景和内心世界等)、课文生活(包括课文的情节、语境、情境、意境等)、读者生活(包括读者的生活积累、文化素养、阅读心理等)、学生生活(包括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积淀、阅读心理等——这几个“生活”后文均不再特别标注——作者)和生活情理深度对接和高度融合。
众所周知,进行散文、小说、诗歌等的创作,作者都是有其写作意图的,或抒发真情,或表达理想,或传达心绪等等。所以要想真正读懂文学作品的主旨,就必须得先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走进作者生活,与作者的生活环境 、写作背景和内心世界等深度对接。不仅如此,文学作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等,也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表达好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旨。再有,文学作品里的人物、环境、景物、情节、情境等也都不会是纯自然状态下的,都是受作者意志支配的。比如,《祝福》中的“鲁镇”、“祥林嫂”、“除夕雪”等都是受鲁迅的意志支配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月色”、“杨柳”,哪怕就是“蝉”与“蛙”等,也都是受朱自清的意志支配的。这些人物、环境、景物等都在传达着作者的意志、理想、愿望和情感等。换句话说,小说、散文和论说文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在表达作者的意志、理想、愿望和情感等,只是表现形式和手法不同而已。下面,就以教材中常出现的散文、小说和诗歌为例来进一步阐述这个道理。
所谓散文创作,实质就是作者在用心地写情文。写人记事也好,绘景状物也罢,其宗旨就是为了抒情表意。因此,散文中的人、事、景、物也就都成了作者抒情表意的介质。通俗点讲,散文中的人、事、景、物都浸透着作者的情与意。为此,教读时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先走进作者的生活和生命,感受他的呼吸,切准他的脉搏,接着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生活,也就是读进字缝、读透字背,真正钻进课文的语境情境和意境等。只有读懂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与意,才有可能真正领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真正享受到一篇篇散文独特的文学艺术美。散文教学效果长期不佳的症结就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深读”、“品味”得很不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迷信“快节奏、高效率”,架空或绕越这个过程来走马观花地欣赏什么散文艺术美。
所谓小说创作,无外乎作者想要通过小说主人公的命运以及小说中的种种矛盾来表达自己的认识、观念、意志、理想等。鉴于此,教读小说时教师就不能不先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心灵世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只有这样做好,我们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走进真正的小说世界,即作者意志下的小说环境、情节、情境、语境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切准作者意志下的小说主人公的脉搏,进而深层次地、准确地把握住作者塑造这个主人公的真意图。当下的小说教学,最致命的弊端就在于盲视作者的心灵世界和创作意图,本末倒置、自以为是地在那里轻慢情节,忽视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
所谓诗歌创作,就是诗人运用意象和意境的密码来传达自己的心志,即诗人的真情和理想等。教读诗歌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把握住这真情和理想等,同时也欣赏到诗歌的艺术美。而要做到这样,首先必须引导学生深入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与诗人同呼吸共悲欢。只有切实做好这一点,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听懂诗人的心跳,解开诗之密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意象不过就是意之象,即融入诗人意志和情感等的那个物象。这个物象绝非诗人随意拾取的,而是依照生活情理精心选择的,是必须要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志、情感等具有相似性的,如圆月往往蕴含着人团圆之意。意境也不过就是意之境,即多种意象朝着一个方向用力,合力而形成的一个类似“场”的表意之境,如“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合力渲染成一个断肠之境。当下,一些教师总是应试化、功利化地去教读诗歌,长期与作者的心灵绝缘,就诗讲诗,又长期盲视生活情理,不把意象、意境之所以成为意象和意境的道理与生活情理对接,结果只能是越讲越干巴,越教越死。
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必须要坚守“语文姓语”这个重要前提,必须要在真教语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真正实现与作者生活、课文生活、读者生活、学生生活和生活情理深度对接和高度融合。只有长期这样教和学,学生才会既学好语文,又提升好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