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捷
“以生为本”是课程改革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的重要观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将“以师为本”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生为本”,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因此,本文就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语文课堂进行概述。
一、实施小组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自主性
小组学习是指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后,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同学进行交流,目的就是在思维碰撞中得到不断完善,进而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实施小组学习模式,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小组学习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年的味道是什么?②腊八的时候人们都做些什么?③文章中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哪一天,说一说理由。④文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独立思考上述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法,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的手段之一,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的动力。众所周知,多媒体集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动画和影片等多功能于一体。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价值,以促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语文课堂中找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进而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作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为了展现文本中所描绘的景色美,也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相关的景色图,进而使学生愿意主动走进语文课堂,愿意自主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之中。
总之,在自主性的语文课堂构建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进而在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同时,也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献:
刘亚芹.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4(1).
?誗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