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春 张厚荣
【关键词】胰腺炎个体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7.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87-01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逐渐多样化,饮食不规律,不节制,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多种疾病的根本原因,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跟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急性胰腺炎是近几年病历上出现频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它是由于胰腺管被堵塞而不能正常排遣体内物质,导致因素多而复杂,需要更多此方面的考究。急性胰腺患病症状分轻重两种,轻者出现胰腺浮肿病症,有腹部疼痛、头晕、呕吐等不良病状,严重患者甚至发生胰腺损伤,胰腺内部出血等危险症状,很可能引发腹膜炎疾病,导致病情恶化,提高死亡几率。在临床腹部外科中,急性胰腺炎特别是重型胰腺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就胰腺炎的病因,胰腺炎的个体化治疗做一总结,探讨。
一、胰腺炎的病因;
1.胆道系统疾病以胆管结石最为常见,此外,胆道炎症时,细菌毒素释放出激肽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激活胰腺消化酶引起急性胰腺炎。此外,胆管蛔虫,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纤维狭窄,畸形,肿瘤等均可造成胆总管下端及胰管梗阻,从而导致慢性胰腺炎。
2.酒精或药物长期酗酒可刺激胰液内蛋白含量增加,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同时,酒精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使乳头发生水肿,妨碍胰液排出。有些药物和毒物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如硫唑嘌呤、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噻嗪类利尿药、L-天门冬酰胺酶、有机磷杀虫剂等。
3.感染很多传染病可并发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原发病愈合后,胰腺炎自行消退,常见的有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败血症等。
4.其他疾病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合并胰腺炎的机会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及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均可致动脉管腔狭窄,胰腺供血不足。十二指肠克罗恩病波及胰腺时,可使胰腺腺泡破坏释放并激活胰酶引起胰腺炎。胰管阻塞,胰管结石、狭窄、肿瘤等可引起胰液分泌旺盛,胰管内压增高,胰管小分支和胰腺腺泡破裂,胰液与消化酶渗入间质,引起急性胰腺炎。少数胰腺分离时主胰管和副胰管分流且引流不畅,也可能与急性胰腺炎有关。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皮质素可增加胰腺的分泌量及黏稠度,导致胰液排泄障碍,压力增高引起胰腺炎。
5.营养障碍低蛋白饮食可导致慢性胰腺炎,多见于东南亚、非洲及拉丁美洲各国。近年发现高脂摄入与胰腺炎发病间存在相关性,动物实验亦证明,高脂摄入使胰腺敏感而易发生慢性胰腺炎。欧美、日本的病人常与高脂摄入量有关。
6.遗传因素遗传性胰腺炎(hereditarypancreatitis)較少见,属染色体显性遗传。精神、遗传、过敏和变态反应、糖尿病昏迷和尿毒症时也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因素。
7.外伤与手术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只有在创伤严重或损伤主胰管后方可能引起慢性胰腺炎。
二、胰腺炎的个体化治疗
胰腺炎的主要治疗方式为保守和手术:随着人们对胰腺炎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医疗技术的巨大提高,治疗方案也几经变迁。现阶段则以“个体化治疗方案”为主,“胰腺炎的治愈率显著提高,病死率明显下降。个体化治疗”指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胰腺炎的不同病因、不同病期、感染与否,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疾病等情况而采取的不同治疗措施,做到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个体化治疗”。
2.1保守治疗;非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患者,则须采取“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我们主张先保守治,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如患者病情仍得不到缓解与控制,则需手术治。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为抑酸和抑酶,禁食,充分胃肠减压减轻患者呕吐和腹胀症状,营养支持,抗感染,解痉,镇痛,和镇静,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的失衡,预防感染。采用丹参、低分子右旋糖苷或前列腺素E1等血管活性药物来改善胰腺血流,保护胰腺组织活力,针对患者不同的并发症情况做针对性治疗。如控制血糖,止痛药物的应用,补钙、降血脂等。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患者病情仍得不到缓解与控制,病情加重则需手术治疗。
2.2手术治疗;;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治疗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对梗阻情况进行解除,无梗阻的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可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择期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急性期手术,延期手术,晚期手术,临床医生要正确把握手术指证和手术时机。
综上所述,外科医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胰腺炎的治疗,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从病程,病因方面考虑,遵循个体化原则,正确选择保守和手术治疗方式,才能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备、张太平.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免疫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8)
[2]孙备,张太平,王春友.重症急性胰腺炎液体治疗推荐方案,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