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荣军 王爱燕
【摘 要】医院药房对药物的储藏和管理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比如药品合理分类和药物有效期管理等,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否等。目前很多医院由于药物使用错误或者服用了过期的药物而诱导了医疗事故,激化了医患关系。近几年大量引进进口药物,同种药物品牌很多,加大了药房管理的难度。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药物储藏和管理经验,以一些特殊的药物为例说明药物储藏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药物储藏和管理合适的条件等。
【关键词】药品储藏;药品管理;安全用药
医院药房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分为中药药房和西药药房,但是现在大部分医院以西药药房为主,药房服务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医院的发展[1]。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发现,中国现在虽然对医院药房储藏和管理作出了相应的法律和制度规定,但是每年都会有报道因为用错药或者使用过期药而引发医疗事故的案例[2],本文对现阶段药房药品储藏和管理的相关情况进行概述,并且提出存在的问题,作为以后医务人员工作的参考依据。
1 不同药品不同储藏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药事业的不断更新,药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不同性质药物储藏条件也不相同。比如见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容易潮湿失效,需要放于干燥处,并且都需要放于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最新药典规定药物储藏条件为:①阴凉处:不超过20℃;②凉暗处:避免阳光直射,不超过20℃;③冷处:2~10℃;④常温:10~30℃;⑤避光处:不透光容器包装(黑色包装材料、棕色容器包裹的半透明、透明无色容器),而并不是指非阳光直射处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需要适用所有的条件,不同药物需要根据生产药物说明书具体储藏[3]。我们医院药房药物品种有301种,其中明确具体温度储藏的有105种,约占35%;温度需要10℃以下的有28种,约占9.3%等等。
2 藥品分类原则
内服药和外服药需分开存放,易串味的药品与一般药品应分开存放等。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4]对药品分类做了规定,规定如下:化学药品(H表示),生物制品(S表示),进口分装药品(J表示),体外药品(T),药用辅料(F),保健药品(B)和中药(Z)。根据处方药分类原则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