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琨
摘 要:诗歌是抒写心灵的艺术,诗歌之美,不仅源于它所表达出的内容,还表现在它所呈现出的形式上。然而,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对诗歌清晰的认识,缺乏解读欣赏不同风格流派的诗歌的能力,所以,也就更不能在不同风格诗歌的学习比较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了。故以一篇诗歌教学为例,研究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歌;教学案例;江城子
【教学设计】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作为中国词坛的第一首悼亡词,它抒发了苏轼对亡妻深沉的思念和哀悼的心情,因而学习此课,教学重点是追求教学情意,体会诗人情感,感悟人生多味。所以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词的相关知识,把握诗词的鉴赏方法。
情感目标: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诗词的感情。
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运用想象、联想等多种方式表述诗歌意境。
在教学苏轼的这首词时,我抛弃了以往诵读、翻译、背诵这一简单机械的过程,采用了新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先请学生回顾了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在复习背诵之后,温习豪放词与婉约词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等,填入苏轼的文学常识,让学生通过回顾,对苏轼生平为人有一个较为系统感性的认识,从而引出课文中苏轼“一往情深”的另一面。
在初步感知阶段,先放配乐朗诵,让学生初步了解词所表达的情感。然后在本首词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让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诵、集体朗诵这首词,对于自己喜欢的词句尝试着把它背出来。
在深入分析部分,主要以情感为分析主线,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利用对比另外两位婉约词代表人物的诗句,发现不同年龄阶段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再比如,让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以作者的口吻,描绘词中所表现的场景。通过此项练习,训练学生的概括、联想思维、口语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并在学生的讨论交流、教师的诵读范文过程中开拓思路,更好地把握本首词的情感色彩。
在朗诵阶段,主要以学生自读、比较分析、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几种方式,并且配乐,充分创设情境。
最后,作业的布置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技能目标,有感情地背诵全词和展开联想,用细腻的语言描绘词中的画面。
【教后反思】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认为诗歌教学首先在于一个字——读,诗歌教学更应通过反复吟咏、背诵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琢磨、想象、理解。在读与背的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所领悟,在脑海里有一个朦胧的意象,等到再讲课的时候,他们就有所共鸣了,这样对诗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在学生反复诵读之后,进入到深入分析部分。在我看来,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不能脱离学生自身的感悟。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开展让学生自己品读诗歌的研究性学习,通过诗歌作品以及相关内容的阅读,从而形成自己對诗人及其诗作的独特观点,然后在班上交流,教师进行相应的点评。
在学生深入理解词句后,重新回到朗诵阶段。整堂课以情感为主线,以朗诵为纽带,让学生在初读中识字,在范读中激趣,在精读中感悟,在赛读中表演,在表演中体验。
另外,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联想与想象的空间,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的情感与生活体验介入读诗当中来。在教学中既尊重文本,又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比如,在课堂上,我设计了一段口头小作文,让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以作者的口吻,描绘“夜来幽梦忽还乡……惟有泪千行”中所表现的场景。首先让学生充分思考后自由发言,最初学生的回答基本以翻译原词为主,然后我引导学生对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和环境等多方面展开联想,学生的描绘越来越细致、有画面感,表达也越来越流畅。最后我诵读自己描绘的场景作为示范,并配以柔美的音乐,学生都沉浸在教师所营造的氛围中。通过这项练习,训练了学生的联想、想象、总结、概括等多方面能力,并在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教师的诵读范文过程中开拓了思路,更好地把握本首词的情感色彩。
最后,作业布置,一是有感情地背诵全词,二是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细腻的语言描绘词中最后一句的画面,作业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三是附加题,写一首以思念为题材的抒情诗,不限古体、近体,不强求完成,量力而行。结果,第二天的作业绝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第三项作业,而且不少学生的诗句中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这让我喜出望外。这样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学生能够写诗,是语文教学的胜利,是诗歌的胜利,更是塑造学生人文素质的胜利。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虽然这是一首饱含着凄凉与悲伤的悼念词,学生或许难以引起共鸣,但教师如能创设零距离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独特的情境之中,就能感染学生,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语文教师不一定是诗人,但他(她)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和情怀。而教学诗歌也不必把诗中的一点一滴都灌输给学生,也无须着急学生的淡漠,因为这是一个漫长而又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学生真正为诗所感动,他们才能置身诗歌之中,自然而然、淋漓尽致地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对诗歌有所感悟,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审美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