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静
【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科近2年4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43例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6例。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后尽早诊断,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有助于提高疗效及治愈率。
【關键词】突发性耳聋;病因;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46-01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部分伴随有耳鸣或眩晕症状[1]。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学最具有争议的疾病之一,确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听力多在3天内急剧下降,一般定义为在听力曲线3个连续频率上平均下降30dB以上[2]。我科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4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现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患者,男25例,女18例;年龄16-74岁;单耳发病42例,双耳发病1例;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行耳鼻喉专科检查,符合 2005年济南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1)激素治疗:09%氯化钠溶液100+甲强龙m80mg,1次/d,静脉滴注,连用5d;(2)营养神经:如ATP、Co-A、脑活素等,补充维生素B1、B6、B12;(3)改善微循环: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4)抗病毒治疗:疑为病毒感染者,治疗上加用抗病毒药物,清开灵或病毒灵加入5%葡萄糖液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5)高压氧治疗:采用大型高压氧舱,0.25MPa,舱内空气加压,稳压后吸纯氧60min,中间吸舱内空气10 min,每天1次,10-30次为1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进行临床疗效评价[3],痊愈:患耳改善至健耳水平或患病前水平,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20dB 以内;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在30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不符合上述指标者。
2结果
43例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
3讨论
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耳胀满或阻塞感,同时可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及眩晕等,如未及时有效治疗,有发展成永久性耳聋的危险。多数认为在现代生活环境中由于精神紧张、失控、工作压力大、疲劳过度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发内耳毛细血管痉挛,内耳迷路水肿,在原有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度、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更易诱发本病。现代医学认为突发性耳聋于血管因素、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及蜗窗膜破裂等因素有关。其中病毒感染和急性血管堵塞是引起本病的最常见病因。很多学者认为,内耳血管功能障碍(出血、血栓、栓塞、动脉炎、血管痉挛等)是引起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因素之一,循环障碍学说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4]。一旦内听动脉痉挛,血栓引发血管腔狭窄,血流受阻,内耳血液供应不及时,导致耳蜗毛细胞缺氧,从而引起内耳神经细胞病变、坏死。由于突发性耳聋起病急,损伤较重,可造成全聋,引起听力残疾。因其治疗效果及预后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所以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内耳血循环障碍可能是主要病因,内耳缺氧,缺血是导致本病发病的重要环节,故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供氧是治疗本病的基础。高压氧治疗可以迅速提高人体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增加内耳的内外淋巴液氧分压,改善螺旋器内外毛细胞和壶腹脊、囊斑的毛细胞获的缺氧状态,产生较多能量增多,改善内耳毛细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及内耳因缺氧而致的水肿;充分的氧供可促进听力功能恢复,改善耳鸣的情况。复方丹参注射液通过扩张血管可增加血流量而改善供氧,还能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神经细胞代谢。目前,激素被公认为是治疗突发性聋标准方案,应用糖皮质激素是降低免疫介导自身免疫机能失调的炎症反应,或是对内耳神经上皮的直接效应。激素类药物对内耳组织有抗炎、消除水肿、改善内耳微循环、增加内耳血液量、改善电解质紊乱、免疫抑制等作用。应用类固醇的基础是降低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功能失调的炎症反应,或是对内耳神经上皮的直接效应。对突发性耳聋伴有病毒感染者,临床严格抗病毒治疗,积极消除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的病因。
综上所述,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要从多方面着手,单一方面的治疗效果不理想,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才能有助于提高疗效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于多娇,管国芳,张德军,等.穴位注射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12,33(6):69.
[2]Penido Nde O, Ramos HV, Barros FA, et al. Clinical, etiological and progression factors of hearing in sudden deafness[J]. Rev Bras Otorrinolaringol,2005,71(5):633-638.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8):569.
[4]董和霞,王晓辉.纤溶酶治疗全聋型或接近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9(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