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凌
摘 要:高年段的小学生已经完成了从无意识学习到有意识接受的初步思想转变。老师作为一个引路人,将每个懵懵懂懂的孩童慢慢地培养、引导,直至他们成长为对社会能作出贡献的人。阅读能力是老师教给学生的一个重要认识世界的工具。阅读是对文字信息的处理与整合,挖掘出文中的思想内涵,从而给人以深刻启迪。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对他阅读文章的理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阅读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而高年段小学生正是形成阅读习惯的初级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文章最好要一气呵成,不是说非得快速阅读,但也不能间断,不能说先读几段,然后停下来干别的事,过一会儿再接着读,前后有时都不衔接,这根本就达不到真正的阅读效果。另外,阅读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静下心来,仔细研读。尤其是小学生更要一字一句地读,因为小学生本身现有的知识相对较少,有时对字音字形,文字的意义理解还不到位,所以要培养他们精细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一字一句的阅读中把握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在课堂中,老师要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以及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努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集思广益,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的目的就是理解,将阅读的东西理解成自己的东西,将
阅读的思想精华吸纳到自己脑中,取长补短。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合作化教学模式,老师先让学生阅读文章,然后进行一定启发,比如说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理解,毕竟一堂课45分钟不能让每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例如,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孔子和学生》,老师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阅读完之后,老师可以提出与课文有关的问题,类似于“总结一下孔子受到敬重的原因;从孔子与学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可以从孔子身上学到什么”这样的问题。这虽然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这些问题也是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和思想的感悟。在小组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接纳吸收别人的意见,总结出学生表达的有价值信息,在老师最后总结指导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思考上的偏差,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在与同学交流讨论的时候,踊跃发言的同学也会带动其他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也会激发他们也去挖掘不同的思想切入点。营造一种开放的、活跃的课堂阅读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思考。
三、在积累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阅读积累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阅读积累多了,有时候就不用老师指导,自己自然而然地就懂了。这就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体现。老师可以为学生适当地提供阅读练习的机会,组织一些有趣的阅读课堂活动。例如,每天让一个学生在上语文课前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分享给同学们。然后谈一谈自己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懂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再例如,约定读完一本书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让学生选定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阅读,最后让每个学生介绍一下自己阅读的书,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在同学生动有趣的介绍中也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阅读同学介绍的书,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增强阅读的乐趣,留下阅读的痕迹
书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学生可以在书海中畅游。读书可以教会我们很多道理,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读完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我们肯定会有很多思想感悟,不妨让我们的阅读留下特有的痕迹。小学语文老师可以给每个学生一个笔记本,让学生养成阅读后随手做笔记的习惯,可以是摘抄优美词句,也可以是让自己受到思想启迪的一句或一段话。更重要的是写下自己的感悟,进行思想升华。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小学语文版的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生可以通过对此名著的阅读,感受到保尔·柯察金坚强的意志,他对革命做出的巨大努力,也会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保尔为榜样,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好地进行自我塑造。一些好的名言警句都可以在阅读中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
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语文老师要注重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在开始时就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老师要积极地引导,让学生领略到阅读的美妙,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让阅读伴随他们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晶晶.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技视界,2014(14).
[2]张惠芝.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
[3]雪金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考[J].才智,2011(21).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