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2015-10-21 18:44刘万明刘永恒邱太和汪长道
家禽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雏鸭鸭群病毒性

刘万明 刘永恒 邱太和 汪长道

发病情况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一般多在冬春季因饲养管理不善、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鸭舍潮湿、拥挤等不良应激因素而刺激本病发生。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且在雏鸭群中传播很快。病愈康复鸭能继续排毒1~2个月,经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饲养用具而传播。一旦发生此病,将给养鸭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萎顿,眼睛流泪,眼眶湿润,眼神无力,呈半闭或闭眼状态,食欲减退,喙端和爪尖淤血呈暗紫色,有的排灰绿色或灰白色稀粪,羽毛逆立,缩头向上仰,不愿下水,两腿无力,步行不稳,跟不上鸭群,身体倒向一侧,加以驱赶即卧地不起,拍动双翼边走边歪倒,驱赶到阳光下极易猝死,死前常呈二脚抽搐如游泳状或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苦闷状或翻身死亡,从发病症状出现到死亡往往不到1h。

病理剖检  剖检病死鸭,可见肝脏肿大、质脆,有时褪色呈黄色或白色,表面有点状、斑状、块状出血灶。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充满褐色、淡茶色胆汁。脾肿大,呈淡黄色、大理石斑状,包膜下可见针尖大的出血点。肾略微肿胀并有小出血点,十二指肠出血,气囊浑浊。

实验室检验  ①免疫荧光试验:取病死雏鸭的肝脏直接涂片,固定后滴加雏鸭肝炎病毒的荧光抗体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镜检,发现在肝细胞内有颗粒状的荧光,证明病死雏鸭的肝脏细胞内有鸭肝炎病毒存在;②动物接种试验:取病死鸭的肝脏,经无菌处理制成乳剂,然后到其他健康鸭场选择10日龄未免雏鸭和已免雏鸭,进行接种,皮下注射0.5ml/只,其中未免雏鸭于36h后陆续开始发病,表现出上述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已免雏鸭几乎不表现症状。为此,可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

防治措施  立即隔离病鸭:将病鸭和未表现症状的鸭全部分开,隔离饲养,以避免相互传染。

无害化处理病死鸭:对病死鸭进行深埋、焚烧处理,以消除传染源,防止病原扩散。

紧急接种血清:对发病鸭群采用病毒性肝炎血清紧急接种,鸭群中未发病鸭注射0.5ml/只,发病鸭注射1ml/只,每10只鸭换1次针头。

辅助开展药物治疗:为防止继发感染,在饲料中加泰乐菌素,按50mg/kg拌料,连用3d,并用电解多维全天候饮水。

开展全面消毒: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切实加强对饲养用具、鸭舍垫料及进出车辆和人员的消毒。每天都要坚持用百毒杀对鸭舍及场内环境进行全面喷雾消毒,疫情控制后,喷雾消毒改为每周一次;对食槽、水槽用具用2%氢氧化钠溶液洗刷,然后再用清水冲洗。

规范引种:严禁从疫区引进雏鸭,禁止鸭到疫病流行地区活动,严格做好引进鸭的检疫工作。

加强饲养管理:为雏鸭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做到防寒保暖、清洁卫生,通风换气,减少应激,并提供全价日粮,保证营养需求,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常饮用0.1%复合维生素B溶液,以提高抵抗力,提高鸭群健康水平。

及早做好预防。①免疫接种:新进雏鸭必须及时进行免疫接种,肌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或颈部皮下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液,可使雏鸭获得良好的免疫力。种用母鸭产蛋前2~4周用病毒鸭胚液(0.5ml)预防注射,以后每3~4个月免疫一次。免疫母鴨所产蛋孵出的雏鸭具有较高的免疫效力,能安全度过易感期;②注射血清预防:初出壳雏鸭,每羽肌肉注射抗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0.5ml,防治效果在95%以上。

小结  因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达90%,严重危害养鸭业,故应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而及早采取规范引种、适时疫苗预防、严格消毒、强化饲养管理等应对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雏鸭鸭群病毒性
一例鸭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过程和诊治
鸭坦布苏病毒病最新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鸭浆膜炎的防治措施
一例鸭感染鸭瘟病毒的诊治
樱桃谷鸭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