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强
摘 要:哈佛大学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只有拥有问题意识,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和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提出可能通过探究解决的问题。然而,在高中地理教学实际中,甚至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甚至缺失的同感。就从创设问题氛围,激发提问动机;开展探究学习,激发问题意识;培养提问习惯,提高提问效率三个方面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氛围;问题意识
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不问问题,不敢问问题,不会问问题甚至于没有问题可问;教师习惯于“一言堂”,设置问题,抛出问题,点名回答,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情况都甚是少见,更不用说是自己提出问题了;老师抛出问题,却没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看似在引导学生回答,实则就是自问自答;即便是老师问,学生答,教师的问题也是依照教材大纲,顺应标准答案,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思路和意愿来引导学生,学生的回答,也是在尽量揣摩标准答案,而并非自己的真实看法。久而久之,学生接受并习惯了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问的兴趣、习惯和权益也随之消失殆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进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设问题氛围,激发提问动机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缺乏提问的氛围是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根源之一。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早已习惯了教师的自问自答,依赖性也越发大了,即便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也懒得思考,坐等答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问题氛围,让学生想问、敢问、愿问。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创设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壮胆”,让他们敢问。在课堂上提出具有启发性、难度适宜的问题,既要有挑战性,又要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问,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给予详细的解答或者没有恰当的评论,都会影响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发挥应有的价值。因此,对于那些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勵,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满足,为他们树立自信,提高成就感。
二、开展探究学习,激发问题意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尝试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从学生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就成为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所在。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思路让学生探究,方法让学生寻找,结论让学生检验。期间,教师应注重引入开放性的问题,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情境,着眼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地理探究学习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并学会用地理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
三、培养提问习惯,提高提问效率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能活跃氛围,启发思维,激发兴趣,集中精力,提高参与度,增强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陷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状态中,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要想培养学生的爱问习惯,教师必须在日常的课堂上,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即便是最为浅显的问题,也应耐心地给予回答,慢慢地让学生养成提问习惯。之后,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
编辑 薄跃华